A股三大股指集體收漲 農業板塊掀起漲停潮

A股三大股指集體收漲 農業板塊掀起漲停潮

A股三大股指集體收漲 農業板塊掀起漲停潮
A股三大股指集體收漲 農業板塊掀起漲停潮A股三大股指集體收漲 農業板塊掀起漲停潮

A股三大股指今日集體震盪收漲,滬指、深成指、創業板指日K線都是五連漲,深成指與創業板指漲逾1%,創業板指再創2016年12月以來的逾三年新高。兩市合計成交8858億元,行業板塊呈現普漲態勢,農業板塊掀起漲停潮,醫藥板塊逆市回調。

具體來看,滬指收盤上漲0.51%,收報2890.49點;深成指上漲1.10%,收報10728.46點;創業板指上漲1.31%,收報2042.18點。

北向資金今日小幅淨流出3.83億元。(點擊查看>>滬深港通資金流

對於後市大盤走向,機構紛紛發表看法。

中信證券:2月“黃金坑”就是今年底部

全年的“黃金坑”明確之後,市場關注點從疫情脈衝轉向疫情演化和節後復工。一方面,決定市場短期風險偏好的核心依然是疫情,而返程高峰壓力下,非湖北地區的疫情演化成為焦點;另一方面,節後復工進度可能導致基本面預期再修正。由於復工進程和疫情壓力正相關,具體發展還需要密切觀察。

2月的“黃金坑”就是2020年的市場底部。首先,疫情對市場和基本面的一次性脈衝影響逐步成為共識;其次,短期波動的背後是政策及時而全面的預期管理;再次,偏松的宏觀流動性支撐估值,短期難有反覆;最後,“兩融”和股權質押風險可控,受迫性賣出風險低。

結合疫情演化把握配置節奏,先關注受益於復工的標的。考慮疫情影響,我們梳理了2020年A股配置的機會和節奏,具體包括3類:貫穿全年的主線;疫情緩解前的交易型機會;疫情緩解後可逐步建倉品種;並整理了相關投資組合。建議繼續把握疫情帶來的交易型機會的同時,也可以關注復工進度較快的子行業。

海通證券:堅定信心,牛市3浪上漲推後

①受新冠肺炎影響,企業盈利原本有望在19Q3見底後回升,現變為20Q1二次探底再回升,牛市3浪上漲因此推後。②市場短期急跌空間已經比較充分,還需要時間盤整消化,等待疫情控制住及後續基本面數據支撐再上行。③堅定信心、保持耐心,盤整期結構性行情仍活躍,如科技,最終進入牛市3浪時券商優勢將再現。

華泰證券:滬指已修復,但持續有待復工潮考驗過關

從盈利預測來看,疫情防控的基準情形假設下,全年A股盈利增速或仍能維持10%左右,略低於年初市場一致預期的10%~15%,悲觀情形假設下,A股盈利增速或下修至5%以下,但前期滬指跌幅或已反映悲觀情形下的盈利預期;從外圍市場來看,春節假期AH溢價升幅和A50期貨跌幅分別隱含滬指補跌空間約6.9%、4.3%,而節後首日滬指超跌,隨後修復回相對合理的2800一線;從歷史經驗來看,非典期間AH股回撤幅度均約9%左右,若按照滬指從1月中旬高點下跌9%,大致對應2800一線。

綜上,節後A股已觸底,但後續繼續回暖或有待復工潮考驗過關。

廣發證券:底部已現,謹防受益板塊波動

廣發策略團隊認為,行業配置更注重中期產業邏輯。(1)短期事件受益、中期產業邏輯支撐的板塊:a。 傳媒(視頻、遊戲);b。 互聯網醫療、線上辦公;c。 IT基礎設施(IDC、服務器、存儲)。(2)事件影響有限,中期向上邏輯穩固:a。 電子(消費電子、半導體、面板);b。 新能源車產業鏈(中游鋰電池與零部件-上游鋰電材料-中游電機電控-電動整車);c。 5G軟件。

A股底部已現,復工後需要密切跟蹤疫情拐點謹防受益板塊波動。貼現率下行驅動“金融供給側慢牛”並不會因疫情而受到破壞。A股在經歷大跌之後的賠率已較為吸引,衝擊底部已現。若復工後疫情拐點改善進一步清晰,A股行業輪動將沿受疫情影響由小到大的順序向中期主線迴歸。當前漲幅較高的受益板塊中,純事件驅動類強勢股補跌,具有中期產業邏輯的板塊即便面臨一定調整也仍具備重新上行動力,而事件影響有限、中期產業邏輯穩固的板塊亦將逐步迴歸。配置把握兩條主線:(1)短期事件受益、中期邏輯支撐;(2)事件影響有限,中期向上邏輯穩固。建議配置:互聯網醫療、遊戲、新能源車、消費電子。

招商證券:市場正處於上行週期

招商策略團隊認為,疫情衝擊下,節後首個交易日A股大跌,但隨著恐慌情緒釋放及市場流動性問題緩解,市場反彈,行業表現分化。近期疫情控制數據有明顯好轉,不過2月10號開始的返工潮增大疫情的不確定性,預計短期市場博弈加劇。

如果病例數據反彈,受疫情影響不大或正面影響的醫藥、計算機、傳媒將繼續佔優。如果疫情緩和,穩增長預期下,受政策影響較大的金融、地產、建築、汽車等板塊關注度提升,這也是兩會召開前後關注的重點方向;且電子和5G建設相關通信領域將會佔優,進一步的,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航空、酒店等板塊也有望迎來資金佈局。從中長期來看,我們堅信A股正處於2019年開啟的兩年半上行週期,5G技術加持和信息化需求的增加將帶領科技板塊成為未來幾個季度持續景氣向上的方向。

從估值上看,本週整體A股估值出現明顯回落;除醫藥生物、計算機、電氣設備、電子、綜合板塊估值水平上行,其餘板塊估值水平均下行;休閒服務、有色金屬、食品飲料、輕工製造、農林牧漁板塊估值跌幅較大。

天風證券:疫情出現實質拐點後,逆週期調節政策才可逐步發力

待疫情“實質形勢”出現拐點之後,逆週期調節政策(包括對投資和消費的刺激)才可能逐步發力。不同於03年,這一次傳統經濟的內生動能不足,未來雖有刺激政策,但傳統經濟部門修復空間有限,相關板塊超跌反彈的幅度和持續性可能受限。其中景氣度趨勢最好的是處於復甦初期的地產竣工鏈條,雖然也會受到1-2個季度干擾,但從內生動力來說,可能是未來延續度最好的。

因此,在全球5g週期、全球半導體週期、全球雲計算週期帶來的科技產業景氣度擴散化的背景下,大概率使得中長期風格難以逆轉。類似於03年的傳統經濟,雖然短期受到疫情的干擾,但在科技產業週期的內生推動力之下,新科技領域依舊是全年業績趨勢較為確定的。

在投資上,疫情在“形勢”上出現拐點之前,在線辦公、在線教育、醫療信息化、遊戲等板塊可能會持續佔優。而疫情真正平息後,科技板塊的主線會回到5G產業鏈、軟件安全可控、雲服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主線上來。

新時代證券:深V的出現,疫情對情緒短期的影響已結束

節後第一週,股市出現了大幅波動,指數走出了深V,這種走勢在A股歷史上比較罕見。深V是成熟市場中比較常見的波動模式,特別是面對短期極端事件衝擊的時候,這種波動在美股非常常見。深V本身不代表市場的牛熊,但代表著長期配置型資金話語權的提升。隨著深V的出現,疫情對情緒和倉位短期的影響已經結束,後續需要探討的中長期影響。指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往上的動力來自節後復工的進度,如果復工進度較快,則上漲速度依然會比較快,如果復工速度慢,則會震盪式上行。我們傾向於認為是震盪式上行。

如果單純基於疫情的影響,醫藥、遊戲、計算機板塊是少數受益於疫情的板塊,但是預計普漲的概率已經不大了,後續會基於長期邏輯,去偽存真。之前推薦的可選消費機會將會大幅延後,預計要等到下半年。其中可能不會受到太多影響可選消費是新能源車板塊,建議繼續關注。金融板塊(銀行、地產)可以適當加倉,一方面估值有優勢,另一方面反向穩定經濟的政策有利於這些板塊。

粵開證券:科技股引領反彈,將會有大量資金從債券轉向股市

受到事件性因素的影響,市場出現了調整,但滬指一舉擊破2700點,短期看顯然是非理性的。從估值、流動性和情緒面看,2月4日以後的反彈實屬應當。

從市場估值的角度看,2月3日滬深300的估值只有約11倍,處於2011年以來35%分位水平,市場估值處於偏低水平。從股債性價比來看,更能凸顯股市估值的優越性。在股市調整之際,債券利率卻在不斷下行,10年期國債利率12月下旬以來已經下降了40bp.2月3日,股債收益比達到了2.3,回到了2018年底的水平。歷史的經驗表示,一旦股債收益比達到2.3-2.5,都意味著股市相對於債券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從資金配置的角度,將會有大量的資金從債券轉向股市。

面對短期的超跌反彈,不可掉以輕心,倉位上不宜過重。在配置上有兩條主線。主線之一,右側佈局科技與醫藥。對此次事件性因素的相對免疫,而且有著姣好的業績與正向邏輯,仍然是市場資金的主線。特斯拉產業鏈、面板、蘋果產業鏈及遊戲等板塊尤其值得關注。主線之二,左側佈局消費與週期。耐用品消費和製造業受到復工的影響,短期業績受到一定的衝擊。但隨著事件性因素得到控制,復工會逐步彌補短暫缺失的需求。如果再加上未來可能存在的逆週期政策加力,這些板塊存在需求補償性恢復的驅動。

國金證券:A股彈藥充足,宅經濟主題繼續

近期諸多風險事件逐一落地,如“英國順利軟脫歐,美國特朗普被彈劾事件被否決,且”新冠肺炎疫情“後續極大可能往著市場預期好的方向演進。另外疊加了國內宏觀決策部門多次強調”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貨幣寬鬆環境依舊。A股彈藥充足,國內公募機構、部分券商資管、私募機構及員工以自有資金認/申購旗下基金/資管產品,提振投資者信心。

由此,A股市場震盪向上的趨勢仍將延續。再則,從歷史A股表現情況來看,一季度為機構全年排名的關鍵期,A股易躁動,即所謂的“春季躁動”行情。

行業配置上重點把握兩條投資主線。1)“宅”經濟打開發展空間,新興消費模式“線上+”成為需求端的引爆點“;2)深挖新興產業下的美股映射配置主線,如”蘋果產業鏈、電動車產業鏈、雲遊戲、安全可控等。

國盛證券:中長期大邏輯未改變,慢牛繼續

中長期大邏輯並未改變,慢牛繼續,週期核心資產重估繼續。中長期,疫情是階段性衝擊,待疫情平抑,市場仍將回歸自身邏輯。政策持續寬鬆+逆週期調節強化+中長期資金持續入市下,市場長期穩步向上,週期核心資產重估也將繼續。

投資策略上,科技成長是階段性主線,關注科創板。科技成長:重點關注電新、電子、計算機等行業;科創板:隨著科創板持續擴容、重倉科創板基金越來越多,市場關注度持續提升。看好科創板成為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週期核心資產:政策逆週期力度持續加碼,後續隨疫情緩和復工復產加速,經濟迴歸正軌。週期核心資產價值重估仍將繼續。

投資策略>>>

中信證券:A股進入1-2周觀察期 黃金坑後三類配置主線

海通策略荀玉根:堅定信心保持耐心 牛市格局沒變節奏變了

廣發策略戴康:若疫情迎來拐點 配置什麼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股市已經一次性調整到位的觀點或過於大膽

手機炒股選東方財富證券,享萬2.5低傭,支持7×24小時在線開戶>>>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