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題難在哪裡,怎麼會讓小神童在《詩詞大會》上遺憾失冠

這一題難在哪裡,怎麼會讓小神童在《詩詞大會》上遺憾失冠

《中國詩詞大會》在這個特殊的春天如期而至,又在元宵節之後緩緩拉下帷幕。對於古代詩詞歌賦的熱愛,讓我們暫時能走出疫情的陰霾,以精神的力量,唱響我們心中的不屈。第五季的《詩詞大會》有許多不同之處,也許有人會比較主持人風格差異,也許有人會抱怨明星選手過少,但是,相信多年之後,我們也不會忘記這個春天的希望之光。

給我們驚喜的,不光是兩次亞軍彭敏的迴歸,並且終於圓夢,還有異軍突起的少年團。這些孩子們是當之無愧的神童,特別是年僅11歲的韓亞軒,不僅榮膺兩次擂主,而且還在冠軍爭奪戰中站到了最後。小亞軒惜敗給彭敏的那道題,也確實很有難度,並不冤枉。

這一題難在哪裡,怎麼會讓小神童在《詩詞大會》上遺憾失冠

這是一道搶答題,題中問下列哪聯詩中的“梨棗”不能食用:A“兵火萬卷盡,梨棗災可知”,B“春來梨棗盡,啼哭小兒飢”C“何如陶家兒,繞舍覓梨棗”。

其實說白了,這道題目考的就是三聯詩中“梨棗”的意思。小珏知道,現在就有一種水果叫做“梨棗”,價格還不便宜,但在古詩文中,“梨棗”應該是分開的,指的是梨和棗兩樣水果。如果正常情況下,給予充分的時間分析,這道題不難選擇。

這一題難在哪裡,怎麼會讓小神童在《詩詞大會》上遺憾失冠

選項B“春來梨棗盡,啼哭小兒飢”是出自王建的《原上新居十三首》,全部寫的當年百姓困頓生活,根據詩意我們也知道,就是因為梨棗已經摘盡,小孩子都不能充飢,所以才會啼哭。那麼,這裡的梨棗,肯定是可以食用的。

選項C“何如陶家兒,繞舍覓梨棗”是出自大文豪蘇軾的《迨作淮口遇見詩戲用其韻》。這首詩很有意思,元豐八年,宋哲宗登基,高太后主政,廢除新法,啟用蘇軾為朝奉郎知登州。在與家人共渡淮河時,年方16歲的蘇迨寫出了《淮口遇風》。蘇軾本來心情就好,連忙以此詩相和,並誇讚兒子。

這一題難在哪裡,怎麼會讓小神童在《詩詞大會》上遺憾失冠

在這首詩中,蘇軾對自己的兒子表現十分滿意。他甚至聯想到陶淵明,雖然陶淵明也是風流人物,但五個兒子陶儼、陶俟、陶份、陶佚、陶佟卻都不令人滿意。陶淵明在《責子》中也提到“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所以,蘇軾才會自豪地宣稱自家孩子聰慧,哪像陶家的小孩子,圍著房舍找梨棗。

小孩子找梨棗,自然是用來吃的。在現場答題時,韓亞軒搶到了這道題,並在C選項還未出現時,就選擇了它,這也讓現場嘉賓蒙曼老師惋惜不已。根據他後來的說法,當時他看到彭敏已經作勢要按下搶答鍵,他認為彭敏實力強大,肯定知道這道題,所以才不得不被迫先搶,以免交出主動權。

這一題難在哪裡,怎麼會讓小神童在《詩詞大會》上遺憾失冠

遺憾的是,選項A才是正確答案,而且早早就出現了。其實,梨棗在古代,還有書籍刻板的意思。因為古時候的雕版印刷的模板,往往都是用梨木或棗木刻成,所以人們將其稱為梨棗。我們現在很多時候,將出版書籍稱為“付梓”,梓也是喬木的一種,也是雕版的一種。其實,還有個成語“付之梨棗”說的就是同樣一個意思。

除去從古代歷史文化常識中來判斷這道題之外,其實還能根據詩詞的意思來理解。“兵火萬卷盡,梨棗災可知”前一句中“萬卷盡”,顯然說的是書籍在戰火中毀滅,後一句中的“梨棗”,自然不會無緣無故離開“書籍”。

這一題難在哪裡,怎麼會讓小神童在《詩詞大會》上遺憾失冠

這聯詩出自清末詩人丘逢甲的《菊枕詩 其二》,比較冷門,選手在那個緊張刺激的環境下,出現失誤,確實可以理解。尤其是在A選項出來之後,博學多才的彭敏也沒有動作,說明他也在猶豫思索。比分落後的小神童韓亞軒,壓力之下孤注一擲,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小小年紀,已經如此了得,今後必成大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