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勁兒能有多大?西漢經學家:在西周能滅掉一個國家


凡是走到甘肅靈臺的遊人都忍不住前往20公里外的百里鄉去看看,那裡是古密須國所在地。上世紀70年代相繼在百里鄉出土46公斤重的甘肅最大西周青銅鼎和回首夔紋銅鼎、光作父戊銅鼎等大量青銅器,再次證明小城曾經的強盛。然而,史官記載此地政權在西周先後被滅兩次,第二次竟然因為爭風吃醋而大打出手。

史載密須國人擅長製作戰鼓,商在征討天下時多用密須鼓來激勵士氣,密須國也因此被商重視。反過來密須也是商的鐵桿擁護者,在周尚未伐紂之前,一直不把周放在眼裡。

商代有上百個小國,周和密須之間的戰爭發生在周伐紂前10年。在這之前,周王和密須王都是姬姓貴族,早在周先祖“棄”的時候就娶了密須國的姞氏為妻。周文王時期開始制定周禮,周文王既然是天下仁義的典範,就不能容忍“密人不恭”,因此討伐密須國。

那個時代戰敗國不會被趕盡殺絕,仍會保留其貴族地位,但必須服從周天子分配。所以周代替商後,把河南商丘一帶封給了商。而密須國戰敗後,周王命密人遷至程邑。然而“滅了母系外親”這事兒似乎與周禮不符,於是周天子又在密須國舊地重新分封了新的姬姓侯國,就是後來的“密國”。

從靈臺縣城出發,沿著峽谷一路向西,兩邊是濃密苞谷地,一路上車少人稀靜悄悄。如今的百里鄉並不是交通要道,也不是旅遊勝地,卻依然土地肥沃,生機勃勃。直到百里鄉鎮上,仍然是靜悄悄的氛圍。鎮中心是鄉政府和學校,旁邊看到一個高大的城門樓子,上篆刻“密須”。其實這裡不稱“密須”已有3000年。


於周來說,密國是一道防禦西戎南下的屏障。周滅了商之後佔據了天下最好的土地——關中平原,又將其他諸侯封在關中之外拓荒。佔據關中,只需守好四關,便可安享太平。

當時的密國不僅農業發達,戰馬也養得好,又因隴山產煤,青銅器冶煉製作水平相當高超。週一直很重視密國的發展,時不時來視察生產生活狀況。這樣的親密關係一直延續到西周第六代君主周共王,密國又因對周天子不恭引來滅國之災。這件事被漢代經學家劉向記錄在《烈女傳·仁智傳·密康公母》。

某年春,周共王從鎬京出發,欲效仿父親周穆王,順著涇川北上朝拜西王母宮。走到密國地片兒,召密國國王“密康”前來陪駕。他們一起在涇川踏青賞花,途中偶遇三位青春靚麗女子。君臣二人都想虜獲美女芳心,可是遊玩間美女只對年輕俊朗的密康王感興趣,把周共王晾在了一邊兒。過後密康王還將三位美女帶回密國,納入後宮。


密康王的母親隗氏得知這件事後,大驚失色,責備密康說:“天子打獵不取群獸,諸侯行事禮下眾人,天子選妃也不會違背倫理同時選三個同族女子,何況你這個小丑呢?”隗氏催促密康把三位女子儘快送去周天子身邊,可是密康聽不進去,整日與她們逍遙快活。而此時周共王已無比羞憤,以“藐視天下,不尊禮制”為由,當年秋天便發兵攻打密國,擒殺密康。

密國畢竟是姬姓貴族,隨後周天子命密國人遷往關外新密。後來的史官也認為周共王一生主要成就是“滅亡密國”。

如今密國稱作“百里鄉”,是因為東周戰國時期,秦穆公將此地賞給有功之臣五羖大夫“百里奚”,他是幫助秦國奠定霸主地位的關鍵人物,享有密國這片寶地,實至名歸。

登上覆建的城門樓子,裡面是個小型博物館,展現百里鄉方方面面的生活狀態。展櫃裡的陶瓷器皿看上去也不那麼金貴。當然,那隻46公斤的西周銅鼎不在這裡,據說陳列在甘肅省博物館內。

根據考古:百里中學所在的二層臺地即是當年密國的都城。南、北將臺遺址和向東約三百米處的陰密古城牆殘跡猶存。可是我將無人機飛到300m高空仍然看不出古城的輪廓和氣息,反而對峙的南北土塬更像天然堡壘。

現在的密須王宮修復成一個大廣場的樣子,使用了很多花崗岩,平時作為鄉里人的公共活動場所。廣場之前是靈臺縣第五中學的老校區,現在只剩門頭,門側一株老槐樹也被保護了起來,看上去飽經風雨滄桑。

唐槐

幾天後,小編在平涼市大街上驚奇地發現了一種名為“密須老窖”的酒,黑漆漆的古樸酒瓶再次勾起對密須這片土地的好奇。那晚,一邊抿著密須老窖,琢磨著密須大地味道,一邊在鍵盤敲出密須國的塵封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