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課時常稱徐志摩的詩為“狗屁,他想回執教的名牌大學卻被拒

講課時常稱徐志摩的詩為“狗屁,他想回執教的名牌大學卻被拒

他曾翻譯了多部莎士比亞的作品,尤以韻譯莎士比亞的《李爾王》而聞名。

他為人耿直,一生坷坎,經歷奇特,活似他翻譯的莎翁悲劇一樣。

他是中國著名文學翻譯家、現代“新月派”詩人。

他就是“清華四子”之一的孫大雨。


講課時常稱徐志摩的詩為“狗屁,他想回執教的名牌大學卻被拒


他原名孫銘傳,字守拙,號子潛,祖籍浙江省諸暨市,於1905年1月21日出生在上海。

他在上海讀初中時,曾參加1919年的“六三”愛國運動。

1919年至1920年期間,他從中學時代就開始發表自己的詩作。

1922年,年僅17歲的他便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高等科,

1925年,他從清華學校高等科畢業。在校期間,他與朱湘(子沅)、饒孟侃(子離)、楊世恩(子惠)合稱“清華四子”,後來四人都加入了新月社,所以又稱“新月四子”。

1926年赴美國留學,他就讀於新罕布什爾州的達德穆斯學院。

1928年,23歲的他順利完成學業,以高級榮譽生畢業。

1928年至1930年期間,他在耶魯大學研究生院專攻英國文學。

1930年回國至1957年,他歷任武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北京大學、國立青島大學(今山東大學)、浙江大學、暨南大學、中央政治學校(後併入“國立政治大學”)、復旦大學等校英國文學教授。

作為一個學有所成的海歸教授,他對自己的新詩十分自負,對別的詩人嗤之以鼻,經常在課堂抄一節聞一多或者徐志摩的詩,然後連呼“狗屁”,接下來又抄一節自己的詩,顧盼自得,擊節歎賞。如此一番宣洩後,方能將情緒導入正軌,重新開始上課。

講課時常稱徐志摩的詩為“狗屁,他想回執教的名牌大學卻被拒


1955年,年已知天命的他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71歲後,由於某種原因,他原先執教多年的復旦大學由於種種原因表示礙難接受孫大雨回校任教。後得時任華東師範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的施平相助。

1980年9月,他到華東師範大學外文系(今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任英美文學教授,直至去世。

他不僅是一位誨人不倦的嚴師,也是一位詩歌和翻譯方面的實踐者兼學者。


講課時常稱徐志摩的詩為“狗屁,他想回執教的名牌大學卻被拒


他一生翻譯有莎士比亞戲劇八部,包括《李爾王》、《哈姆雷特》、《奧賽羅》、《麥克白斯》、《暴風雨》、《冬日故事》、《蘿密歐與居麗曄》和《威尼斯商人》,數量不多,但是質量頗高。


講課時常稱徐志摩的詩為“狗屁,他想回執教的名牌大學卻被拒


他率先運用自己創建的音組理論翻譯莎劇,以漢語音組對應莎劇原文的抑揚格五音步,力求導旨而傳神。


講課時常稱徐志摩的詩為“狗屁,他想回執教的名牌大學卻被拒


此外,他還有部分屈原詩英譯,中國漢唐古詩(涉及潘岳、劉伶、陶潛、韓愈等作者)英譯和部分英文名詩漢譯,分別收錄在《屈原詩選英譯》、《古詩文英譯集》和《英詩選譯集》等譯作中。

終其一生,他還著有《中國新詩庫·孫大雨卷》、《孫大雨詩文集》,曾用英文古韻文譯了屈原的《離騷》及宋玉、潘岳、劉伶、陶潛、韓愈、蘇軾的詩歌和散文。


講課時常稱徐志摩的詩為“狗屁,他想回執教的名牌大學卻被拒


1997年1月5日,這位才情豐沛、卓有貢獻的一代譯作大家在上海離世,留下了他的傳奇故事,享年92歲。

1999年12月,他的骨灰葬入福壽園漱流苑中,其墓碑由雕塑家王松引設計。


講課時常稱徐志摩的詩為“狗屁,他想回執教的名牌大學卻被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