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海 鵬 LING HAIPENG

凌 海 鵬 LING HAIPENG | 作品

“極簡主義”是二十世紀現代主義潮流的集大成者,提供了一種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全新的審美形式,並啟發了後來裝置、觀念藝術的出現。它既提供了一種源於現代工業化社會的視覺經驗,同時也與西方哲學、邏輯思辨的理性傳統有著密切聯繫。

在中國,“極簡主義”從未真正成為一種藝術潮流,甚至不如在設計、建築領域所佔據的重要位置。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九零後、二千後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能夠去到海外留學,出國訪問,他們對於極簡主義美學有了更多的親身感受和體驗,同時也更少文化與地域意識的負擔,因此在他們中間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與極簡主義美學理念有關的創作之中。

“青年極簡”中所選拔、推薦的藝術家們個案,並不屬於某一特定流派與觀念,但他們都吸取了極簡主義美學的某些方面,並與自己的獨特經驗和個人觀念相結合,形成了全新的視覺特徵。他們的數量和質量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要豐富,這正在構成一種全新的藝術現象。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凌海鵬

LING HAIPENG

1987 年生於中國遼寧,2012 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獲學士學位,期間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本科畢業作品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2016 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獲碩士學位,師從陳蘇平教授,畢業作品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獨立藝術家,現居北京。

In 1987, born in Liaoning, China. In 2012,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of 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During the period, received such scholarships as National Encouragement Scholarship. In 2016,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of 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with a master's degree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essor Chen Suping. an independent artist now lives in Beijing.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彷彿的三角形 68cm × 68cm 宣紙水墨 2019

《彷彿》系列闡釋

我們理解事物是通過其結構,對結構的計算就是對事物本質的理解。人的思維都具有本能的幾何意識,所有事物也都可以用這種(模型)意識去概括與呈現,這彷彿是天然的。是的,這確實是天然的,因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就是自然空間的一部分。將自我懸置,物我兩忘,就會看到這種天然的敏感和理解力的來源,自然界的形式和運動會在人的身體內部這個有機的循環系統中再現,每一次的思考和理解就是一次內在思維的建構和喚醒。我們習慣確信即有的東西,知識,經驗,歷史,其實都不是絕對的,只不過是用似是而非的樁子圈了一個似是而非的圈子而已,喚起新的感受力就會有新的結果。理性在價值判斷上才有意義。這也說明了世界的真實是看不見的。以往的答案,未知的視角,都是鏡像的存在,是照見的一切表象的形式,這種玄幻是彷彿的,也是唯一的。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彷彿的三角形-2 68cm × 68cm 宣紙水墨 2019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彷彿的四方形 68cm × 68cm 宣紙水墨 2019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彷彿的周長 68cm × 68cm 宣紙水墨 2019

《格律》系列闡釋

律,即規律,秩序,自然運動的本質,也可以說原理結構,自然界可分為幾種常見的結構形式,螺旋式,放射式,分離式等。例如雛菊、葵花籽、龍捲風和銀河系是屬於螺旋的結構形式,雪花、蛛絲網、海星都屬於由中心點向四周放射的形式,或者將金屬鎢或白金放大百萬倍也會呈現軸心放射且方圓結合這樣的結構圖式,樹木、河流、腎臟的流體經絡是分離的結構形式。在目前的宇宙認知裡,部分是可以等於全部的,也就是宇宙全信率,“雪花的周長,圓周的分割,分子的無序運動”都是萬物的文化密碼。對微觀的打開目前是一普朗克長度,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已計算到幾十萬億位,且每個特指數出現的重複概率是趨同的,並囊括了自然界的所有數碼,就像你說出的一句話和未想到的一句話,喝多了酒的醉漢的無意識行走也就走出了分子的無序運動。微觀與宏觀是同樣的內在邏輯,對於微觀的探究能讓我們反思日常,桌上的一杯水可以說是綜合了千萬信息和緣由才形成此刻的。是的,我們是自然空間的一部分,區別和一致同時存在,我們之所以敏感和擁有理解力,是因為我們自身是一個高度精密的液體循環系統,在我們之外部世界中的形式和運動在自身循環的有機體內部及內部運動中再現了。所以,所有的探究喚醒會讓你思考生命為何物,生的意義,價值關懷,文明救贖,自由意志的餘地!我作如是想。這些探究的圖式作品算為格律的過程了。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格律-1 68cm × 68cm 宣紙水墨 2019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格律-2 68cm × 68cm 宣紙水墨 2019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格律-3 68cm × 68cm 宣紙水墨 2019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格律-4 68cm × 68cm 宣紙水墨 2019

《是與不是之間》系列

海鵬的畫,重在方法的層面。在他那裡,重要的不是世事本身,而是看世界的角度和方法。其畢業作《是與不是之間》,可看作這方面的代表。他選擇傳統題材,諸如水石樹雲等等,用界畫的技巧,從模型構建與計算的角度,重新植入傳統,或者說,以一種抽離傳統審美的方法去闡釋“跟傳統有關”的問題,以此彰顯方法的意義。其作品複雜、精緻、嚴謹,頗合古典的風範,然方法的置換,竟有如此的陌生感,彷彿是新的視界。

——陳蘇平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是與不是之間·器 122cm × 244cm 宣紙水墨 2016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是與不是之間·石 122cm × 244cm 宣紙水墨 2016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是與不是之間·樹 122cm × 244cm 宣紙水墨 2016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是與不是之間·水 122cm × 244cm 宣紙水墨 2016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是與不是之間·雲 122cm × 244cm 宣紙水墨 2016

過程與偶發

中國當代藝術家的方法論構建

PROCESS AND INCIDENT

THE METHOD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 凌 海 鹏 LING HAIPENG | 作品

本期看點

<strong>BOOK ASPECT

  • <strong>本期聚焦“方法論”,深入解析藝術家構思、創作全過程;

  • <strong>收錄13位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個案樣本;

  • 《李禹煥、王舒野對談錄》限量版別冊,同步發行;

  • 全方位回顧第二期《庫藝術》“自由繪畫工作坊”;

  • 收錄“青年極簡”板塊,展現青年一代豐富多元的創作面貌。

<strong>《庫藝術》第64期正式開始發售

預售期購買可獲得

限量版別冊

《李禹煥、王舒野對談錄》

預售價RMB42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