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想未來生活,科幻電影的場景不是夢

無論是豐田公司(Toyota)在富士山山坡上打造智能城市的願景,還是一個用作輔助提取行李箱的外骨骼裝置,又或是在你發現用光廁紙時能送上廁紙的機器人,種種創新科技都令今年美國國際電子消費品展(CES)的吸引力再創高峰。

暢想未來生活,科幻電影的場景不是夢

國際電子消費品展 2020是科技愛好者和創新人士的樂園。

國際電子消費品展是個規模龐大、全球知名的商貿展覽,匯聚嶄新電子科技產品。最近舉行的展會展出許多矚目的創新成果,其中人工智能、第五代(5G)移動通信系統和飛行的士(計程車)尤為突出。

主辦機構消費科技協會會長兼行政總裁Gary Shapiro在主持開幕禮時說:「我們正在踏入另一個發生深遠變革的10年,即『咆哮的2020年代』(The Roaring 2020s)。過去10年,我們興奮地體驗了物聯網。在國際電子消費品展2020上,我感覺到一股更強勁的活力,那就是『可能的藝術』(The Art of the Possible)。」

這種情緒似乎在整個展會上引起了共鳴,同時也為許多主講嘉賓帶來啟示。國際品牌、非傳統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都在這個平臺發佈最新項目。許多人認為,這反映創新科技現已成為許多市場領域的主要推動力,也是一股正在改變無數人日常生活的力量。

富士山下的未來城市

展會上最雄心勃勃的項目可以說是豐田的Woven City。這是一個未來社區的原型,將在日本最高峰富士山的山坡建立。豐田稱之為「未來科技的實驗室」,它將成為各種新興科技的試驗檯,其中包括使用氫燃料電池的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智能家居和新形式的個人移動裝置。這個龐大項目的工作預定於明年展開,但該公司迄今尚未公佈任何有關成本的細節,不過耗資想必同樣龐大。

暢想未來生活,科幻電影的場景不是夢

豐田的智慧城市是一個未來科技的實驗室。

在今次展會,與智慧城市相關的參展商數量確實較去年增長了25%。美國運輸部長趙小蘭亦在會上強調智慧城市概念日益重要。她談到將自動駕駛汽車納入美國交通系統所遇到的挑戰,同時還評估了一些可能對公共交通產生影響的其他科技進展。

來自《阿凡達》的科幻汽車

在展會的「智慧城市區」以外,還有許多充滿未來感的汽車,包括平治(Mercedes-Benz)的Vision AVTR、奧迪(Audi)的AI:ME。

Vision AVTR設計靈感主要借鑑2009年科幻大片《阿凡達》,配備一觸即升起的控制檯、虛擬儀表板以及可以完全循環回收的有機電池。平治希望最晚在2023年實現無碳汙染汽車生產、無碳汙染車隊和零排放,這款車型有助該公司達成願景。

暢想未來生活,科幻電影的場景不是夢

平治的Vision AVTR。

AI:ME則是一款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儘管車上仍然有方向盤和踏板,乘客可以選擇自己開車,但是這些操控裝置在不使用時都會隱藏起來,乘客在車裡就如身處休息室一般。

據稱,AI:ME的車載智能系統會主動與乘客溝通,瞭解他們對於溫溼度控制、內部照明甚至是路線等各方面的偏好。它還具有一個使用擴增現實(AR)的增強版擋風玻璃式平視顯示器,當接近某個駕駛者會感興趣的地點(如充電站)時,顯示器會出現標示提醒。此外,在一次演示中,它甚至根據獲得的健康數據,建議車上一名乘客進行呼吸運動。

暢想未來生活,科幻電影的場景不是夢

奧迪的AI:ME。

提升出行體驗的航空科技

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是第一家在展會上發表主題演講的航空公司,重申該公司致力於減輕乘坐國際航班的壓力,藉此機會有效地將公司形象重塑為一家科技公司。

為此,達美航空概述了他們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惡劣天氣管理的計劃,以及對公司的應用程式進行重大升級,新功能包括引入虛擬排隊入座及提供運送行李到住家/酒店服務等。達美航空首席執行官Bastian表示:“如果將行李從您的家中直接取走並送到酒店,該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我們通過技術實時跟蹤,我們消除了您懷疑您的行李是否已經送達的壓力。” 此外,達美航空正在“努力重新定義機場體驗”,其中包括生物識別技術,“可以幫助您更快地通過機場安檢”。

暢想未來生活,科幻電影的場景不是夢

使用外骨骼裝置搬運行李。

在達美航空繁忙的展臺上,參觀者還可以使用一個實驗性的外骨骼輔助裝置來提起非常重的行李。外骨骼機器人技術是融合傳感、控制、信息、融合、移動計算,為作為操作者的人提供一種可穿戴的機械機構的綜合技術。展臺還展示了另一種正在開發的創新產品——能夠同時向多人顯示個性化信息的屏幕。

機器人最懂你的心

眾所周知,機器人不僅用來安裝鉚釘或被派往戰場,還有很多其他用途。總部在東京的Groove-X憑藉設計巧妙的小型機械器人Lovot,贏得了與會者的歡心。據該公司表示,Lovot對觸摸會有反應,永遠帶著微笑,像一個真正的孩子那樣嬌憨可愛。

暢想未來生活,科幻電影的場景不是夢

小型機器人Lovot能討人歡心。

以加州為總部的Tombot則把機器人技術應用於較為嚴肅的用途。該公司推出能「支援情感」的機械小狗Jennie,據稱是認知障礙症患者、自閉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的理想同伴。

總部位於亞特蘭大的衛生紙生產商Charmin則創造了RollBot機器人,它也許不像 Jennie般偉大,但是當你發現自己被困在浴室裡又沒有廁紙時,應該會很慶幸這個自動平衡的兩輪機器人會把一卷廁紙送到你身邊。

暢想未來生活,科幻電影的場景不是夢

RollBot機器人可以幫你送去救命的廁紙。

《黑客帝國》風格的VR眼鏡

可以說,在今年展會上,虛擬現實(VR)和擴增現實(AR)眼鏡和設備比比皆是,如此普及也許與電子遊戲/電子競技興起,商業應用日益廣泛有關。不過,即使競爭激烈,某些產品仍然能夠脫穎而出,例如松下(Panasonic)的高動態範圍影像(High Dynamic Range)虛擬現實眼鏡。

暢想未來生活,科幻電影的場景不是夢

松下的虛擬現實眼鏡。

松下的虛擬現實眼鏡,吸引力在於可以顯示超高清視覺效果,而不會受到令人討厭的「屏幕門」效應干擾(當觀看距離視網膜僅數毫米的屏幕時,通常都會出現像素之間的線)。據該公司稱,這歸功於使用微型OLED面板和結合了新的光學驅動器,創造了「在超級單一焦點下自然和無失真的圖像」。

隨著高速5G移動網絡將於今年稍後時間在全球面世,松下希望隨著實時體育賽事串流的流行,加上人們對虛擬旅行體驗的興趣越來越濃厚,虛擬現實眼鏡的潛在市場可擴展到高端遊戲玩家以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