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合院:不怨天,不尤人—連線湖北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致良知四合院:不怨天,不尤人—連線湖北


連線湖北,心心相連。願中華文化的光芒溫暖你我他她!


本期嘉賓

_


徐少春:金蝶國際軟件集團董事會主席

尹 磊:武漢特色中餐館經營者

金玉燕:武漢鞋類品牌代理商


__

尹磊 :

疫情突發,導致節前準備的大量物資被積壓、大量訂單被退單。面對短期內還不能開門營業甚至疫情結束後都難以恢復的情況,如何真正關心到老客戶,讓老客戶能夠更快地放心回到餐飲店用餐?


四合院老師 :

_

第一點:不怨天,不尤人。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考”,是對經營理念、經營體系的一次全面考驗。在大考中,可能企業的“考試分數”未必很高。但無論如何,不怨天尤人。


但凡心中有怨,情緒就會主宰自己的判斷,很可能做出一些對自己產生二次傷害的決策。


對於由於春節前物資積壓可能造成的損失,要面對現實。迫不得已時,為了生存,要“壯士斷腕”。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能度過難關並從中汲取教訓,企業一定有機會再次發展。


第二點,務必要真誠。


真誠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在《中庸》和陽明先生的話語中,都反覆強調“真誠待人“——沒有人會拒絕你真誠地對他好。


所謂真誠,是不自欺,也不欺人。若真誠對老客戶好,客戶怎會選擇離開?反之,如果對客戶不好,新老客戶都會離去。這就是行為作用與反作用。


處在疫區中央,居於家中,正是反省的好時機。除了瞭解疫情的必要信息外,要利用時間去反省,反省自己是否真誠地愛客戶,反省企業的業務發展目標、客戶定位、產品服務,到底有哪些有實實在在的價值?


徐少春:

_

我想分享下過去一年多時間裡金蝶的做法,自2018年年底正式啟用“徐少春個人號”至今,已鏈接15、16萬的用戶。每週,我會通過個人號,推送精心選擇的內容,其中包括我親自挑選的文章、心得感悟、客戶問答。既有針對我們產品和服務的內容,也會談到涉及每個人的成長以及如何提升心靈品質方面的內容。每天我都會花1-2個小時回答客戶的問題。


我的行為改變之後,也影響到了公司的文化。


過去,公司更傾向於以產品為中心;現在,以客戶為中心的文化得以不斷強化,金蝶與客戶建立了更為緊密的心與心的鏈接,對客戶的服務、反應速度、客戶滿意度都有了大幅提升。


因為疫情的緣故,當前金蝶的業務無法正常開展。但我們並沒有因此停下公司的步伐。一方面,這正是員工培訓、建立彼此心與心的鏈接的好機會——利用互聯網或移動辦公的形式將大家鏈接在一起,共同學習中華文化。


另一方面,現在也正是客戶、消費者不方便之時,如果能雪中送炭,提供一些溫暖人心的服務,就能大大提升客戶對於企業的信任度。


金蝶的經驗,可以供你們參考。現在正是鏈接客戶的最好時候,特別是對於那些經常光顧餐館的老客戶,提供一些必要的物資與關懷。


__

金玉燕:


我叫金玉燕,學習中華文化有三年時間,是一名在武漢經營了18年鞋品生意的溫州人。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我看到:光靠勤奮、不怕吃苦是不夠的。尤其是疫情來臨,更加凸顯出傳統商業模式在互聯網時代的被動性,所以我也在考慮轉型。之前創立過自己的公眾號、小程序,但效果不佳,去年創立了自己的時尚潮流鞋類品牌,經營各類皮鞋,同時計劃逐步進入電商行業。

我想請教老師,面對這麼多電商平臺、電商同行,剛進入市場的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打牢基礎?


徐少春 :

_

首先為你在此次武漢疫情危機中的平安致以深深的祝福。有兩個建議想給到您:


第一,關於如何利用電商平臺展開營銷和服務。目前,電商平臺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傳統電商平臺,以天貓、京東為代表;一是社交化電商平臺,以拼多多、直播代貨等平臺為主。


聽完您的介紹,針對您這種偏潮流、面向廣大百姓的皮鞋,更適合從社交化電商平臺做起。同時,之前的公眾號、小程序都可以加以利用,比如建立自己的小程序商場、私域流量,就可以在網上、平臺上擁有線上的客戶,通過平臺與客戶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


第二個建議,線上或是線下,都是渠道的一種。而渠道的本質,是與客戶建立心與心的鏈接。


針對您所從事的行業,百姓買到合適的鞋並不容易,鞋子合適與否,只有試穿過才能真正感覺到。因此,在這一環節就可以給客戶更多的愛。一方面利用電商平臺不斷引流,另一方面結合線下實體店給客戶更多的關懷與體貼,這是其他線上電商所做不到的。


“心-道-德-事”四部曲告訴我們,有怎樣的心,就有怎樣的道、德、事。真正將客戶裝在心中,就能在很多新的場景下功夫;真正把百姓放在心中,在自己的業務中就能創造很多令客戶感動的場景。如此,事業一定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四合院老師 :

_

一方面,可以適當參考金蝶在過去兩年間、以“徐少春直達號”為主要載體的成功實踐,藉助社交電商平臺與客戶建立更深厚、更有粘性的鏈接。


另一方面,是您所提到的特別關鍵的一點,互聯網時代,僅有勤奮,不怕苦是不夠的。產業升級、客戶需求升級,企業競爭進入了一個新的層面。如果還停留在原先的層面,就會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潮流,因而要完成轉型升級。


但轉型升級的過程又極其艱難。因為組織無論大小,都存在慣性。經營鞋業十幾年,公司、個人都難免形成一定慣性。此時不借助外力,實現轉型就很艱難。


但也是不幸中的萬幸,突如其來的疫情的力量,超過了轉型所面對的阻力。藉助疫情,一定要痛定思痛,仔細面對現實,超越以往的經營方式、盲目跟隨大流的發展思路。


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要將能量專注於少數可以影響、直達的人群。


比如確立自己的自主品牌,從一開始時就要觀照、反省、引導自己的起心動念。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否純粹,如果出發點僅僅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投資回報,就很難與道相應;但凡不能與道相應,就很難與民眾的心建立實質性的鏈接。


目前,至少還有1-2個星期的隔離時間,這也正是反省的最好時候。一方面回看過去18年有哪些做的不好、不對甚至傷人的地方,將不好的起心動念和做法一一找出來,並從心底清除出去,懺悔,不再重犯。


更重要的是,通過反省明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真理,找到通往未來更高層面成功的路徑——想擁有一份成功的事業,就要為客戶創造實實在在且獨一無二的價值。創造多少價值,就可能收穫多少公正、公平的回報。


如何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遵循“心-道-德-事”四部曲,通過明心、淨心五個要點,提升心靈品質,進而提升格局與境界,就能有更高的能量和智慧面對眼前的局面,進而找到更寬敞的路。


陽明先生講知行合一,知有多深行就有多深。但同時“知難行易”。所謂知,就是當在心上真正與客戶建立更深的鏈接,定能聽懂客戶心靈深處更細微的渴望。但凡有與道不吻合之處,就要超越,讓自己在更高層面理解由於疫情所帶來客戶需求的變化,進而在更高層面為自己的事業確立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如此,疫情過後,企業業務定能在新的層面展開。


__

金玉燕:

感謝兩位老師!我的第二個問題是,疫情結束後,如何將自己所學習的中華文化潛移默化傳遞給有緣人,比如各大商場、超市、門店老闆,傳遞一份溫暖,真正幫助到大家?


徐少春:

_

第一,不要等疫情結束後再做工作,當下就是鏈接客戶的最好時機。這時如能雪中送炭,傳遞一份溫暖和關懷,一定能讓客戶為之感動。


第二,為疫情結束後做好準備,現在就是用心謀劃的最好時機。疫情結束後,在家中待了很長時間的客戶,會特別渴望到戶外、到商場去走走看看。


如果在開業那一刻,能提供給消費者一種與眾不同的、溫暖人心的服務,肯定會讓對方特別感動。尤其是這樣潮流的鞋子,大有文章可做。


至於如何提供這樣的服務或提出怎樣的創意,可以通過反省來完成。現在正是反思的最佳時機,問問自己對客戶究竟有多愛,又有多少的虧欠。通過反省,創新的想法定會源源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