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乡镇“疫线”

这个春节注定是难忘的。没有了往日的走亲访友,没有了惯常的兴高采烈和喜气洋洋,在刷屏的新冠疫情报道和各级抗疫指挥部一道接一道的指令中,空气也似乎变得凝重起来。只有正月初五早上依旧震耳的烟花、爆竹声在提醒着人们:这是农历庚子年的春节。

2月3日是法定上班的日子。2月2日中午,看到微信工作群里有领导在说组织党员志愿抗疫小分队到搬经镇支援一线疫情防控的事。我赶紧询问报名情况,看到名单中有我的名字,第一感觉不是紧张而是宽慰,早就想为这次抗疫做点什么,但苦于无缘,这次机会终于来了。2月4日一大早,第一小分队的11个人便早早到达集中地点。上车后,我自觉地走到最后,大家都很默契地尽量少说话。是的,我们不是去旅游,而是去战斗。

对于搬经我并不陌生。几年前我每天早出晚归,在法庭工作了三年多。还记得送达路上两旁金色的油菜花、司法所里几家并肩调解、12.4我们上大街“摆摊”宣传,一转身,这些便成了记忆。

到达搬经,我们两人一组奔向各自的路段。我和队友的任务是查看人民路沿街商铺的人员聚集情况,做好劝导、提醒工作。印象中车水马龙的人民路显得格外的空旷,多数商铺店门已经关闭,有的店门口张贴有搬经镇防疫指挥部的《紧急通告》,要求除农贸市场、药店、超市等生活必需场所之外的所有商业综合体、店铺暂停营业。疫情当前,绝非儿戏。看来绝大部分的商家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暂停营业。

路上有一家超市,属于可以经营的场所。正是早市时分,人员进出较多,超市亦通过电子屏、音响设备反复播放进店佩戴口罩、发热人员不得进入超市的提示,但看上去并无专人测量顾客体温。超市人员看到我们后,才安排一人在入口处对进店顾客测体温,但并未坚持对所有顾客测量体温。

这种状况显然存在重大隐患,我们就此跟超市负责人进行交涉,超市方接受我们的建议,开始逐人进行测量。由于顾客逐渐增多,等待测量体温的人员不一会儿就排成一队,大多数人自我防范意识不强,相互之间不能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还有一些人带小孩来超市购物,有的小孩按捺不住,像平时一样到处乱跑。我们一边劝说前来购物的群众尽量计划购物、出门带口罩并保持距离,一边要求店家增加测量人手。

有的顾客表示,不是不配合体温测试,但这种耳朵式的体温计与人体接触,存在交叉感染风险,而店家则为买不到非接触式的红外线体温计等防疫保障物资而犯愁。对这些存在人员聚集后病毒传播隐患的问题,我们即时向带队领导和搬经镇相关领导进行报告,希望能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一家正在营业的银行里,我们发现有柜面工作人员未带口罩,大堂没有测体温的人员。我们对其进行劝说,要求其加强防范,他们表示尽快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落实。

5日,我和队友一组,仍然是人民路沿街进行巡查。隐患最大的还是超市。顾客要购物,商家为了生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松了应有的防范,仅凭我们志愿者劝说,收效甚微。虽然绝大数商家停止营业,但也发现几家店铺看似店门关着,店主却在屋内。很能够理解关门暂停营业对这些商家的影响,但还是劝说他们,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为了大家的生命健康不要接待顾客。在沿街多家药店,我们建议他们保持店内空气流通,对购买发热药品人员进行登记。

疫魔还在肆虐。经过两天的志愿巡查,我深深感觉到战胜这场灾难,加强防控、阻断疫情蔓延是关键,而不少农村居民认为自己和家人没有武汉逗留史、感染人员接触史,便麻痹大意、心存侥幸,是疫情防控的最大难点。值得欣慰的是,发稿之前,另一小分队的同事告知,搬经镇已经着手对沿街店铺进行排查,逐店逐人落实防控措施。

愿这场突如其来的疫霾早日散尽,愿未来的每一个日子都静好如初!(如皋市人民法院: 吴亚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