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道(三):線下教學轉線上,老師們是更輕鬆了還是更累了

文丨樊英、沈興超、應鑫


“看著我在家裡準備網課,女兒問我,媽媽,你是要做網絡主播了嗎?”這是來自成都雙流的王老師,在2月11日分享的一條朋友圈。學生們都跟著在下面起鬨,“老師,我們給你刷大遊艇”,“老鐵一定給你雙擊點贊”。


這不是王老師的別出心裁,而是最近成都老師們的日常。無論是公民辦學校,還是培訓機構,幾乎所有的老師都在化身“主播”,把課堂搬到了線上,在線繼續為學生傳道解惑。


那麼,課堂從線下轉到線上,過程順利嗎?為了做主播,“被迫營業”的老師們都做了怎樣的準備工作?在開展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又遇到了哪些麻煩,面臨著怎樣的挑戰?老師們是更輕鬆還是更累了?


紅星新聞記者特別採訪了多名已經率先“上了線”的成都老師,看看他們有著怎樣的“直播”體驗。


1

特別報道(三):線下教學轉線上,老師們是更輕鬆了還是更累了

一會兒娃娃媽過來說“么兒要專心聽講哦”,

一會兒又聽到傳來雞叫的聲音


“我們學校的網課屬於開得比較晚的那種,可能是看到不少學校,尤其是我們附近的學校都開了(網課)之後,學校緊急發了通知,讓我們第二天就要先開起來一批”。


成都一中學楊老師表示,因為學校沒有自己的在線平臺,所以是找的網上的直播平臺。第一節課,大家對軟件不熟,等學生全部進入直播間就花了將近20分鐘。


一開始,學生們以為老師聽不到他們說話,於是,楊老師也得以真實地感受了一下學生們在家上網課的狀態,“一會兒,一個學生的媽在旁邊說一句‘么兒,你要專心聽哦’,一會兒,又有學生‘咔嚓咔嚓’吃東西的聲音就來了,還有個學生那邊不時地傳來雞叫的聲音!快下課的時候,有個學生還在給他媽說‘你們先吃嘛,我一會兒來吃,楊老師多半又要拖堂’……”說到這裡,楊老師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楊老師告訴記者,自己的第一節網課上得比較急,初三高三年級有年級組長帶到備課,學校讓非畢業班自己安排,“頭天通知,第二天就要試播,倉促之下,我想的是那就評講寒假作業”。


為了瞭解學生真實的完成作業的水平,楊老師直接從中間開講。“我本想在直播的時候讓大家把作業展示給我看,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但是,有些同學的是電腦攝像頭,有的是手機攝像頭,視頻裡作業根本看不清。我就只好讓同學們全部上傳作業圖片到班級群給我。一節課就是幾十張圖片的作業量,還有些拍花了的檢查過後挨個通知重新傳,工作量十分大。”


不過,楊老師也指出,多上幾節課,尤其是網課老師們集體開會之後,大家相互交流經驗,慢慢地也就上軌道了。“有一說一,網課雖然麻煩,效果跟在教室上課也比不了,但是至少讓同學們把寒假生活狀態切換到了學習狀態,正常的作息也上來了,不至於天天關在家看電視打遊戲,從這一點來說還是很不錯了。”


2

特別報道(三):線下教學轉線上,老師們是更輕鬆了還是更累了

有吃東西的,有說閒話的

我簡直想順著網線衝過去收拾人了


“大概一週前,學校突然通知我們組織學生進行網絡直播教學,當時由於屋裡的臺式電腦送去維修了,我特別向朋友借了一臺筆記本來臨時用。”在成都某中學教語文的張老師表示,儘管之前看過直播,也體驗過一些線上課,但由自己來上,這還是第一次。


這段時間,張老師使用的教學平臺有釘釘、QQ和升學e網通。回憶起上第一堂網課的情景,張老師語氣裡仍舊充滿無奈,“第一堂課光是等學生全部進來就等了20多分鐘。好不容易開始上課了,學生那邊又傳來各種聲音:說閒話的,吃東西的……多次重申課堂紀律才消停下來,而這時離我們預定的上課時間已經過了快半小時,簡直想順著網線去收拾(娃兒們)一頓了。”


特別報道(三):線下教學轉線上,老師們是更輕鬆了還是更累了


張老師的線上教學體驗並不好,面對記者採訪,她忍不住吐槽道,“很少互動交流,沒有朗讀,沒有學生板書,從平時面對的一大班學生,突然變成一個人在電腦前上課,不適感太大了。”


張老師覺得,學校提出在線教學本身是件好事,目的是希望充分利用延遲開學的這段時間,幫助學生恢復學習意識與上學作息,做到停課不停學。但從目前看來,互動少、效果弱始終是在線教學難以避免的問題。“學生在屏幕背後到底做什麼,有沒有掛機混時間,有沒有認真聽講,我們老師並不清楚,課堂本身就已經夠操心了。而在線上課又需要傳課件,錄視頻,傳視頻,又進一步增加了工作量。”


針對在線學習存在的問題,張老師還特別提出,“像我們成都還好,家裡基本都有電腦和網絡,有條件開展在線教學。可是對於一些偏遠地區,對於留守兒童和大齡老年人,他們即無設備,又不熟悉網絡操作,那該怎麼辦呢?這些都是擺在面前的問題。”


3

特別報道(三):線下教學轉線上,老師們是更輕鬆了還是更累了

看不見學生,聽不見聲音的時候

我感覺自己就像個網絡主播

沈曉紅是成都市新津華潤高中數學老師,也是一位高三班主任,她說,真是萬萬沒想到,自己也有在直播間上課的這一天。


從1月30日接到要開展線上授課的通知,在兩天緊急線上培訓後,2月3日這天,沈曉紅用一臺筆記本電腦、一個手寫板和一副耳機,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堂在線數學課。

特別報道(三):線下教學轉線上,老師們是更輕鬆了還是更累了


這是沈曉紅第一次接觸網絡直播。“剛開始培訓的時候,我連這些授課軟件的名字都沒有聽過,一竅不通,簡直懵圈。”然而,幾天磨合下來,沈曉紅不止自己學會了多個在線授課的軟件,還教會了學生操作軟件。


“第一節課是在微師平臺上開課的。”沈曉紅告訴記者,由於微師上學生要點擊舉手,老師這邊同意後才能發言,“我看不到學生,不能進行實時的交流互動,並且聲音也聽不清楚,感覺自己就像一個網絡主播一樣,很不習慣。”


於是,第一節課上到一半,沈曉紅帶著同學們“轉戰”QQ,但沈曉紅又發現:幾十位同學同時在線的時候,噪音非常大。經過不斷地嘗試摸索,沈曉紅找到了竅門,“現在我上課的時候,都讓學生關閉耳麥,等我講完內容的時候,會讓學生打開耳麥發言。”雖然只能聽見學生聲音,但只要學生開口,沈曉紅總能聽出是哪位學生髮言。


特別報道(三):線下教學轉線上,老師們是更輕鬆了還是更累了


最終選擇用QQ上課的沈曉紅,在佈置作業上也遇到過難題。起初,她不知道怎麼在QQ上佈置作業、批改作業,後來在同事的幫助下,她不僅可以群發作業,還可以通過文字或語音評語的形式批改作業,對於基礎薄弱的學生,沈曉紅還會用圖片編輯的形式,給學生做特別標註。


儘管操作愈加熟練,但在使用過程中,沈曉紅也發現了線上課程的一些弊端。“比如學生可能會掛機睡覺,做作業的時候可能會直接搜答案”,她告訴記者,“很慶幸的是得到了家長的支持,在家輔助監督學生。不過,我還是期待著能早日回到線下課堂,為高三衝刺階段的孩子們助力。”


4

特別報道(三):線下教學轉線上,老師們是更輕鬆了還是更累了

為了督促學生煞費苦心

我專門建了個家長“偷拍群”

王老師是有28年教齡的英語老師,現在教高三,他笑稱,“在學校英語教學上自己還算有經驗,但在線上教學這方面,自己還是個新手。”


1月29日接到通知,2月1日王老師正式開始了線上上課。與大多數的學校不同,由於自己教的是高三學生,所以選擇了微信群授課的形式。王老師告訴記者,從轉戰線上上課以來,每個老師現在都有8-9個微信群,其中,王老師還專門建立了家長“偷拍群”。“因為不知道學生上課的狀態怎麼樣,所以我們要求上課期間,讓家長在不影響學生的情況下,悄悄拍攝學生的照片或者視頻傳到微信群,幫助督促學生。哈哈,就只差給每個娃兒安個監控了。”


王老師每次上課,都將一節課分成幾段時間,每個時間段講授一個內容。王老師還記得第一次上線上課時,自己先佈置了一個10分鐘的學習任務,“發佈任務後,又要給學生計時,又不能繼續發信息影響學生,我就一直盯著屏幕,加上備課,每天都會盯著手機或者電腦屏幕幾小時。”


線上上課的備課也不一樣,王老師稱,平時自己上一節40分鐘的複習課,備課時間大概是40-60分鐘,但線上上課40分鐘,備課時間需要60-80分鐘。“因為不是所有的練習都適合線上使用,所以要進行更仔細的篩選,並且,還要找相應的語音和視頻穿插其中,所以備課時間也花得更多了。”


王老師還建議學生把作業打印出來做,保護學生視力的同時,也有利於改錯複習,“除了作業,我們還有每節課的課堂反饋,也要求用書面內容上交,這意味著我們要通過很多的照片檢查學生的作業和學習情況。”


5

特別報道(三):線下教學轉線上,老師們是更輕鬆了還是更累了

部分家長不願上網課選擇延後課程

老師們剛開始上網課時有些生疏


大概除夕左右,伍老師所在的培訓機構就收到了停課通知。“經研究,我們把課程轉到了線上,但由於部分家長和學生確實不想上在線課,所以我們就把這部分學生的課程進行了延後。”


儘管包括伍老師在內的好些老師,在此之前多少都接觸過線上課程,但畢竟大家多數時候都在進行線下教學,所以一開始準備上網課時,還是有點生疏。


伍老師回憶道,在正式開展線上教學前,機構首先根據學生數量和教學計劃安排,將老師與學生進行了教學搭配,然後老師們在平板電腦或手機上下載了釘釘、QQ等軟件,用作線上教學工具。


雖然教學內容差不多,但課程轉到線上後,伍老師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需要操的心更多了。“隔著個電腦屏幕,學生到底有沒有用心也不清楚,怕學生自覺性不夠,也怕自己的指導不到位。”


伍老師回憶道,最開始一節課下來,就有家長反映娃娃注意力不集中、走神,有的學生還出現了網絡卡頓等問題。好在伴隨課前課後相關工作模式的及時調整和補充,問題基本都已逐步得到解決。


不過,伍老師始終覺得線上教學不如線下方便。“我還是更習慣於線下教學,更強的互動感、氛圍感與場景感,更利於相關教學的開展,尤其是像我們這種特別需要面對面指導交流的藝術類培訓。”


排版丨 阿妙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