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第一次做“演員”的片子就拿下奧斯卡,但他說重要的是過程


曹德旺第一次做“演員”的片子就拿下奧斯卡,但他說重要的是過程

對所有演員來說,能參與奧斯卡影片大概是夢寐以求的事情,多少演員終生都與奧斯卡無緣。如今,一個毫無表演經驗的企業老闆第一次做“演員”就拿下了奧斯卡,而且讓人心服口服。

2020年2月10日,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講述中國福耀集團在美國開工廠的紀錄片《美國工廠》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作為紀錄片的男主角,曹德旺也被稱為今年唯一入圍奧斯卡的中國人。

《美國工廠》的導演史蒂文·博格納爾(Steve Bognar)、朱莉婭·賴克特(Julia Reichert)在獲獎後特意用中文示意:“謝謝曹德旺。”

實際上,一部奧斯卡紀錄片大獎對曹德旺來說也談不上多大的榮譽,早在2009年,曹德旺就拿到了“企業界的奧斯卡獎”——安永全球大獎,曹德旺是該獎項設立後首位獲獎的華人企業家。

曹德旺第一次做“演員”的片子就拿下奧斯卡,但他說重要的是過程

“堅持企業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不以物慾為目的的挑戰極限,挑戰尖端,保證企業長期持續有效的改進創新……”

這是曹德旺在當年獲得安永全球大獎時候的宣言,其實在《美國工廠》中,也體現了曹德旺的企業家精神:他是一個表裡如一、完全本色出演的“演員”。

在被問及《美國工廠》角逐奧斯卡時,曹德旺曾表示,“不會因獲獎與否而激動或沮喪,重要的是過程”。

《美國工廠》被賦予了很多內涵,2014年,福耀玻璃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買下了通用汽車18萬平方米的廠房,提供了大約2000個工作機會,由此引發了中西方文化和制度的衝突,比如效率問題、溝通問題、勞動保障問題等等。

曹德旺也有很多的困惑,他本來主要是出於成本的考量(在美國建廠可以更好服務汽車廠家),但工人、工會和效率、管理的矛盾又需要他去解決,在企業經營之外,他不得不面對更復雜的局面。

曹德旺第一次做“演員”的片子就拿下奧斯卡,但他說重要的是過程

在接手通用的工廠後,導演史蒂文·博格納爾和朱莉婭·賴克特找上門來,希望跟蹤曹德旺的工作情況,曹德旺表示什麼都可以拍,工廠的情況和他本人工作的情況都可以真實記錄,曹德旺覺得這可能是州政府派來的保鏢。

對此,曹德旺是樂見其成的,他也希望以此促進中美雙方的交流和了解,“今天中國人到美國來辦企業,我們最關鍵的不在於賺多少錢,而是讓美國人改變對中國人的看法,對中國的看法。”

《美國工廠》的拍攝引起了奧巴馬伕婦的注意,在紀錄片成型後,他們購買了《美國工廠》的版權,成為這部紀錄片的投資、製片人。

當《美國工廠》拿下奧斯卡獎後,奧巴馬還在第一時間發推祝賀,“《美國工廠》講述了經濟動盪對人類產生的劇烈影響,這是一個複雜且動人的故事”。

曹德旺第一次做“演員”的片子就拿下奧斯卡,但他說重要的是過程

福耀玻璃的一座工廠背後是宏大的時代和社會背景,在紀錄片中,曹德旺也反思自己幾十年裡拼命開工廠的意義,這說不清是有功還是有罪,他說現在很難回到原來那個蟬叫蛙鳴的時代了,對此他有很大的失落感。

不過曹德旺認為,“人活著,就是要幹活”。他還說過,“人活一世,就是為了給他人帶來幸福。”

而曹德旺和《美國工廠》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國企業要想走向全球化,還是要靠自身的持續創新,挑戰極限,挑戰尖端,用實力和事實說話。如此才能爭取話語權和影響力。

對年輕人來說,由此也可以清楚什麼是娛樂泡沫,什麼是國家棟梁,我們必須建立和加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娘炮什麼的就算了吧。

曹德旺第一次做“演員”的片子就拿下奧斯卡,但他說重要的是過程

人活著,只有老老實實幹活,才能安安心心吃飯。

希望在物慾橫流的時代,最好多一些曹德旺這樣的企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