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輝:關心天下事 幫忙不添亂 02-12 18:43

編者按:面對疫情,首都教育系統行動起來,為防控疫情做宣傳,指導家長和學生居家學習,為疫情做出自己的貢獻。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減少疫情對學生的負面影響,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深入思考如何從小提升國人各方面素養,千龍教育開通“直面疫情——校長訪談錄”專欄,邀請北京市大中小學校長直面疫情,聽聽他們怎麼說。

採訪對象中國教科院豐臺實驗學校校長李晨輝

李晨輝

記者:您怎樣看待停課不停學,學校做了哪些工作?

李晨輝:停課不停學說法很好,但實施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和形式主義。教育在防控工作中要幫忙不添亂,供給要多樣,畢竟學生是千差萬別的,家庭需求也是多樣的。只提供網課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教師有針對性的答疑,提供各種學習資源,讓學生學會選擇資源,自我認領任務,豐富學習生活。

我校體育組教師提供了居家鍛鍊的體育視頻;學校開展學生家庭勞動教育,做家務上綜評;課程部完成高三、初三教師網上答疑工作,緩解畢業年級家長焦慮,學生學業學習鬆懈問題。

我們停課不停學,不搞一刀切,學校給與教師各種幫助,推送學科資源、教學平臺資源,教師自行選擇使用。學生在家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給予一定自由空間還是應該的。家長要監督孩子學習,老師起到輔助作用。

在原定計劃開學日之前,對於不同的學段,學校採取不同的措施。高一高二學生完成教師放假佈置的作業即可,初中和小學主要是閱讀,引導學生有計劃精讀幾本書,尤其是名著。學生還可以利用這段假期,在家看看電影,紀錄片,放鬆一下心情。

記者:面對疫情,學校如何利用這次教育機會,把危機轉為教育的契機?

李晨輝:生活即教育,在國家和世界發生重大事件,我們教育工作者、我們的師生不能無動於衷,要告訴師生、家長、公民做好自身防護,居家隔離,科學對待疫情發生,不信謠,不傳謠,不歧視武漢湖北國民,要心存感恩,感恩我們的醫生、感恩我們的國家,感恩周邊為防控疫情所努力工作的所有人。多份理解與寬容,理解為什麼居家隔離,理解為什麼買不到口罩。

故此,學校第一時間就給師生、家長寫信,傳達這些信息,讓我們的學生、老師、家長從容應對疫情發生這事件。

學校緊緊抓住抗擊疫情醫務人員動人故事,這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開展兩地戰“疫”書信徵文活動,讓我們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表達。關心自己的父母、家人,關心醫生、社會,從身邊事開始,講真話,道實情。表達對父母的愛,對醫生的愛,對社會的愛!

記者:您覺得疫情過後,應該提升國人哪些方面的素養?

李晨輝: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長,在重大事件面前,要通過自己的觀察,在各種信息撲面而來時,要善於思考,做出對事件的正確研判,不能人云亦云,跟風跑。教育需要一份靜氣和定力,所有的措施要符合教育規律。

進入網絡時代,教師的身份從傳統學校課堂傳授知識,到線上學習輔助者。教師要有意識,學校要有意識開展線上教學,建議教育行政部門向新加坡公立大學學習,開展學校電子教學周活動,迅速提升師生、每個家庭網絡學習能力。

國家層面,要痛定思痛,毫不放鬆抓好國民公共衛生素養,拒絕吃野味,講究個人衛生,不隨地吐痰,遛狗及時清除糞便。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