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恆大上港近幾年的表現,大家會重新關注中超嗎?

​中國足球的問題總結起來就是足球人口太少,沒有小孩踢球其他的說再多都是白搭,雖然我是個足球迷,但是換我也絕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去踢球。中國足球怎麼發展,不是恆大一個人一支隊的事情。我一直都覺得,聯賽規模18支隊,4支隊伍爭冠,4-6支隊伍爭洲際俱樂部賽事資格,4-8支以上隊伍專心造血套現,打打醬油,其他保級。像中超聯賽,恆大,山東,上港,北京,這些不差錢的,就負責買買買,有興趣也搞搞副業培養人才。其他河南,天津,富力重慶等,有一定投資,但又沒實力爭冠的,專心造血,前幾年河南富力不是執行挺好嗎?

如果沒有恆大上港近幾年的表現,大家會重新關注中超嗎?

其他沒實力又沒財力的,造血,保級。有什麼不好?什麼國家使命感?整體水平是慢慢上來的,沒有奇蹟。聯賽水平,規模上來了,自然國家隊就有成績。2025年,甚至2030年前,不要指望國家隊能擠入亞洲一流。現在的年輕球員確實不行,不說技術!拼勁都沒有,看陝西大秦之水踢石家莊永昌的時候,落後之後只有楊昊一個老頭在拼在搶,在鼓勵隊友,其他人感覺已經是放棄了。現在的年輕球員真不如老一輩的,真的看不到希望。

如果沒有恆大上港近幾年的表現,大家會重新關注中超嗎?

我小的時候看過中國第一次踢世界盃,那個年代足球運動員是自己有理想,自己訓練,然後國家給你平等的機會擇優錄取。也就是如今,足球得自己找教練訓練,自己承擔可能不成才的風險,還得自己掏錢爭資格,中國訓練環境又不像歐洲一流。區域性的公立中學基礎設施最好,但是即使喜歡踢足球,老師怕將來踢足球耽誤了考大學被家長埋怨所以紛紛取消了足球隊。而私立學校,有幾個家長願意說自己掏錢送孩子上最後還不教我們考大學的本事而踢足球還不一定有出路。

如果沒有恆大上港近幾年的表現,大家會重新關注中超嗎?

就看這中國現階段的現狀,青訓根本輸不上國腳的血。而商業足球,除非踢得好觀眾才願意去看,當年進世界盃,父母帶我看了兩個甲A隊的足球比賽,那談不上一流的比賽誰願意一直花錢看,看了一次就不會第二次看,除非有肉眼可見的進步才會被再次吸引進體育場看。踢得不精彩,所以沒人看,沒人看掙不了門票錢。俱樂部和商家都不會給運動員更好的待遇,沒有待遇就更多家長不敢送孩子把足球當未來而想讓孩子上學而不是踢球,結果運動員更少,踢得更不精彩,惡性循環。

如果沒有恆大上港近幾年的表現,大家會重新關注中超嗎?

沒有恆大難道青訓就能起來?整個國家都沒有體育氛圍,相關部門又是急功近利,青訓搞什麼。正是因為有恆大上港這些俱樂部近幾年的表現,人們才重新關注中超,重新關注青訓,只不過青訓是要時間的,至少十年才能有結果,而現在這批國腳正是恆大攪局之前青訓成長的。足球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找到盈利模式,都是寄養,所以沒有自主權,不能靠技術等原動力的提高去促進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