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寒假,淅川縣寺灣鎮的假日作業很“別樣”

南陽網訊 (通訊員王良

)學生在家防護正是推進德育工作,尤其是完成德育作業的良好時機,不容錯過。淅川縣寺灣鎮中心學校根據縣德育中心的安排部署,周密佈置,靈活運用,督導落實,成效顯著。

紀錄片+電影+詩詞大會大膽看——開出必看節目單

往年假期,家長們為防止熊孩子看電視上網,經常是進行“鬥智鬥勇”。今年特別的作業還真是得通過看電視上

來完成,讓人不禁眼前一亮。

今年,淅川縣寺灣鎮寒假作業將家國情懷紀錄片《國家記憶》《國寶檔案》《記住鄉愁》系列、愛國主義教育電影《中國機長》《紅海行動》《戰狼2》系列,歷屆詩詞大會系列等列入必看項目,同時根據不同年級還要求學生讀文學名著《甘地自傳》《傅雷家書……《中國詩詞大會》也火得不行,好多家庭父子一起追會,觀戰時還跟著選手同步答題。一位初一孩子的父親說,看了這檔節目,兒子對學習古詩詞興趣盎然,寒假裡在網上買了好幾本古典詩詞名著。

這幾天,淅川縣寺灣二小六年級學生白天宇在電視上收看綜藝節目《國家寶藏》,準備製作一份小報,介紹文物。天宇媽媽感到,這樣的作業很有意義。對此,寺灣鎮小龐逍遙教師表示:“一部優秀的作品能讓人擺脫平庸,祛除內心浮躁,讓心沉浸在寧靜的情感世界裡,讓思想飛的更高更遠。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孩子們可以更好的享受假期生活。”

國學+詩詞,閱動歡樂年 ——讓學生過把“傳統文化”癮

為傳承詩詞、國學等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熱愛古詩詞、學習國學的興趣,淅川縣寺灣鎮各學校學生根據中心學校要求,把每天任務細化到天,要求當天背誦,當天默寫,及時上傳,家長監督,學校檢查。

在假期的德育生活中,家長積極參與,每天抽背古詩詞和國學,及時督促。“每天早上起床,我第一件事就是背誦老師推送的古詩詞和《國學》課文,基本上我20分鐘就可以會背了,然後給我爸爸背。我覺得嘛,很有成就感!”寺灣鎮小六年級學生曹宇航說。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通過誦讀經典培養學生讀書興趣,開啟智慧,增長知識;增強了學生體味感悟漢語言的魅力,陶冶美好情操。近年來,寺灣鎮一直堅持用全新的育人形式、精彩的師生表現、豐碩的德育成果,用心詮釋著德育育人的追求。

探究中醫藥文化——寒假作業真特別

19年9月,淅川縣德育中心組織編寫下發了《中醫藥文化知識讀本》,寺灣鎮各學校積極響應,將中醫藥作為一門課程走進校園,有利於學生感受中醫藥文化,初步掌握中草藥相關的淺顯的知識,並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運用,養成健康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

假期期間,各校學生根據中心學校要求,再次通讀了讀本,初步認識了身邊的中醫藥,瞭解了博大精深的中醫,並學會了治療自己和家人的常見小病。“近年來,古詩詞、國學等傳統文化已廣泛走進校園,相對而言,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腳步才剛起步。”寺灣鎮小教師包亞飛表示,學生學習中醫藥,就是要培養孩子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親近感、認同感,同時能幫助自己預防疾病、治療疾病。

“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德。”淅川縣寺灣鎮中心學校校長白松濤表示,“在假期內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不鬆懈,通過對學生進行書面、實踐活動等方面作業的佈置、指導、監督,為實現家校共育搭建平臺,從而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