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南京英孚青少兒英語於2002年成立,18年來深耕南京。專注3-18歲孩子英語教育,英語啟蒙、英文閱讀興趣、考試學習、出國留學來英孚就夠了。我們的運行及管理遵照EF全球統一模式。50年專業英語教育經驗值得信賴,關注英語,關注孩子。


疫情作戰還在持續當中,

大家都在默默等待拐點的出現。

一場疫情讓原本年味十足的中國

瞬間按下了暫停鍵。

我們感受到了困難重重,

看到了一些令人氣憤的行為,

甚至有時會感覺這個世界不會好了,

卻又實實在在地很多次被這個世界所打動。

有太多太多感人的瞬間,

每一個都是疫情之下最美的底色。


_

01

_

_

_

最美逆行者


疫情嚴峻,人人自危,但有一群人,

他們告別家人,衝到疫情一線。


84歲的鐘南山院士

又一次踏上與病毒抗爭的旅途,

有網友說:

“他來了,忽然間心就定下來了。”


來自全國各地的無數醫護人員

毅然請命奔赴一線:

“我自願報名”“黨員帶頭”

“我已退票,隨叫隨到”。

一段段聊天記錄,整齊得讓人淚目。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他們逆行奔跑,迎難而上,

將病毒擋在身前,

用生命為我們保駕護航。

所謂奇蹟,也不過是他們的不肯放棄。


_

02

_

_

_

韓紅:值得信賴的慈善家


1月24號,

韓紅第一時間進行了募捐。

1月25號,

第一批物資已達武漢,

接收醫院為“戰疫”一線的武漢同濟醫院。

當晚,第二批物資已經發車,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隨著響應的明星越來越多,善款也積少成多。

及時讓公眾知曉善款出處。

她每天以日報的形式,實施公開援助進展,

慈善透明指數全國第一。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_

03

_

_

_

神奇的“口罩航班”


當地時間2月3日,

一趟從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飛往杭州的普通航班,

南航CZ634航班,

整個飛機的前部機艙“坐”的不是乘客,

而是一箱箱醫用物資!


這些醫用物資有千箱,

包括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

醫用手套、防護服、

體溫儀、採血管等。

這些物資是由在肯華僑華人

愛心捐贈給湖北、安徽等地。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_

04

_

_

_

一名97年的四川小夥,

和朋友出錢籌集了25萬隻口罩,

他們說:

“我們不需要採訪,希望疫情早點過去,

少損失點生命就好了。”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_

05

_

_

_

武漢是我的第二故鄉


1月24日,大年三十的晚上,

正當大家盡享團圓之時,

42歲的河南周口村支書王國輝,

隻身一人駕車把從合作社採摘的5噸新鮮蔬菜,

回到河南後,他自覺隔離。

他曾在武漢某高炮團服役17年,

參加過1998年長江抗洪,

他說:

“在哪兒我都沒忘記自己是一名軍人,

武漢當兵17年,

我對這座城市有份特別的感情,

武漢是我的第二故鄉。”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_

06

_

_

_

驅車800公里援建火神山


山西運城聞喜縣小夥劉英傑,

和他的7位工友,

驅車800公里援建火神山,

凌晨抵達後僅休息4個小時就投入到集裝箱板房安裝工作中。

當時他們只寫了請戰書,連工資都沒談。

汶川地震時,

劉英傑的父親也曾趕去救援。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9天時間,

不少外國網友驚歎中國速度、中國力量,

但這背後其實是7000餘名建設者的日夜鏖戰。

哪有什麼“基建狂魔”,

不過是他們沒有退縮。


_

07

_

_

_

重慶大爺為武漢人免費提供住所


武漢封城後,很多武漢人滯留在外無法回家。

重慶渝北63歲的陳大爺

為在重慶的武漢人提供吃住。

只要身體健康,沒發病,願意隔離兩週,

他就接待。

為此他沒少被人說,

有人問他:“你不要命了嗎?”

他說:

“希望盡點力,幫助武漢人。”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武漢從來沒有被放棄,

湖北人也從來不會放棄,

我們跟你們一起,

等你們的家鄉好起來!


_

08

_

_

_


因疫情擴散,

武漢很多餐廳都關門了。

醫護人員的三餐成了難題。

湖北武漢一家餐廳卻堅持營業,

且每份只賣16元。

由於忙不過來,

店主小姐姐還叫上父母兄妹齊上陣,

每天能製作盒飯800到1000份。


“以現在的物價來說,不知道她有沒有貼錢,

但絕對是沒有掙錢的。”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_

09

_

_

_

《我不是藥神》原型支援抗疫


還記得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有句臺詞:

生來平凡,誠勇無懼。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許多人的生活,

也突然發現現實比電影苦得多。

但也會和電影一樣,好人多,好事在。


陸勇,

《我不是藥神》原型人物,

在國內防疫前線醫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

又一次親自跑到印度,

發回了3000個護目鏡和3000個N95口罩。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_

10

_

_

_

有一種感恩,叫以善回應善


2008年汶川地震後,

汶川縣100多名傷者被運到武漢多家醫院,

接受免費救治。

所有傷者無死亡、無感染、無後遺症。


今年疫情發生後,

四川汶川縣的村民們就自發支援武漢,

主動捐贈了100噸蔬菜。

12位村民駕駛6輛卡車出發,日夜兼程,

26個小時後,

將100噸新鮮蔬菜運到了武漢市的9個醫院和外省醫療隊駐地。

6輛卡車上,都貼著一句話:

汶川感恩您,武漢要雄起。

他們說:“作為汶川人,最應該感恩!”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你投我以桃,我報你以李。

有一種感恩,叫以善回應善。


_

11

_

_

_

我最好的東西,都給你們


河南嵩縣有個閆莊村,

這個並不富裕的普通農村,

卻給武漢捐了十萬斤大蔥。

因為聯繫不到刨蔥機械,

300多個村民到地裡用手硬拔了三天,

然後由志願者開車送到武漢。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縣蓮花灘鄉石板寨捐了22噸香蕉,

用摩托車隊運下山,

再由志願者司機接力運送到湖北。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前者是國家級貧困縣,

後者有一半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這兩件事夾在鋪天蓋地的新聞裡面並不顯眼,

捐的東西價值也不是那麼大。

但這可能是他們能拿出來的最好的東西,

也是他們能拿出來的全部了。

他們的捐贈不圖名不圖利,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但這些默默無聞的捐贈者也值得我們銘記。


_

12

_

_

_

我不是病毒,我是人類


2020年2月2日,在意大利弗羅倫薩街頭,

一位身著黑衣的華人青年Massimiliano Martigli Jiang矇眼佇立,

形單影隻、面朝人群。

他戴著白色的防護口罩,

身邊立著一個白色紙牌板,

上面黑色的字跡醒目,寫著:

我不是病毒,

I'm not a virus

我是人類!

I'm a HUMAN

不要對我們有歧視!

ERADICATE THE PREJUDICE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一段時間後,

人們陸陸續續向小夥投來溫暖的懷抱。

異國他鄉,

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為同胞和祖國正名,

摒除歧視和偏見。


_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_


那些堅持這個社會不應該只存在一種聲音的人,

那些義無反顧投身一線捨我其誰的人,

那些本就擁有不多

卻依然竭盡全力去溫暖別人的人,

還有那些為了防止疫情擴散

自覺在家隔離的每一位普通人。

正是因為有每一個你們,

我們才看到了希望。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加油,武漢!

加油,中國!

加油,每一個平凡的你!


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