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高萊斯丨產業觀察: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的高光時刻(上篇)

在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這場戰役中,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智能機器人“入職”上崗,在醫療康養、社區管理、物流管理、智能製造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可以說,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迎來了“高光時刻”。‍


智能機器人在此次戰“疫”中有何突出表現?


機器人產業有著怎樣的核心技術?


面對世界舞臺,中國機器人有哪些突圍路徑?


華高萊斯【產業觀察·開工特輯】今明兩天將為您帶來智能機器人專場:在上篇中,您將瞭解到智能機器人在此次戰“疫”中的出色表現;而下篇,我們將為您解禁華高萊斯知識模塊之《中國機器人產業》,為您細述中國機器人的產業核心技術、產業市場格局、突圍路徑,以及市場前瞻,敬請關注!

一、智能機器人在“醫療康養”上的高光時刻‍

1、智能機器人“入職”醫院,降低醫患交叉感染的風險

經濟參考報近日消息稱, 武漢協和醫院、同濟天佑醫院迎來2臺5G雲端智能醫療機器人,由中國移動和達闥科技捐贈。其中包含了服務機器人、消毒清潔機器人,提升病區隔離管控水平,幫助醫護人員減少交叉感染。

華高萊斯丨產業觀察: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的高光時刻(上篇)

華高萊斯丨產業觀察: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的高光時刻(上篇)

中新網上海報道,2臺AirFace人工智能醫護服務機器人7日進入武漢市第三醫院ICU病房工作,“不接觸式的面對面溝通”助力進一步降低醫患交叉感染的風險。

華高萊斯丨產業觀察: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的高光時刻(上篇)

英國《衛報》報道,為了防止病毒的進一步傳染,美國首例新型肺炎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是身處隔離室內,由機器人進行治療,患者狀況令人滿意。

在科技的加持下,智能機器人加入新冠肺炎“防疫戰隊”。不難看出,機器人已經可以在特定場景中承擔相應的工作,這在某些程度上提升了醫護人員的安全指數。

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教授陸遙接受採訪時稱,目前醫療服務機器人可用於無人導診、自動響應發熱問診、引領病人及初步診療,並可實現醫生對病人的遠程診療。此外,還可以對診療信息進行收集、上報、統計和分析,可幫助醫護人員更快做出醫療決策,“醫療服務機器人利用數據和智能化的技術可幫助醫護人員更高效安全地對病情診斷。

2、智能機器人投入運動康復體系,為患者打造定製化治療方案

除了智能機器人在這次疫情面前大放異彩外,其實,一些國家已經將智能機器人運用到先進的運動康復體系。比如,在德國的黑爾德克,有一個Ambulanticum康復中心,這裡擁有專業的跨界治療團隊,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復治療體驗,並利用軀幹運動、體育治療、計算機輔助認知訓練等多重康復治療手段,為患者打造定製化治療方案。同時,中心還運用世界最先進完備的康復設備,為患者提供高效率狀態恢復:如Lokomat下肢康復機器人等。

華高萊斯丨產業觀察: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的高光時刻(上篇)

華高萊斯丨產業觀察: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的高光時刻(上篇)

Lokomat下肢康復機器人,圖片來源:dih-tech.com

很多腰腿方面的康復需要通過自身運動進行物理治療。但問題是,腰腿只有足夠強壯才能站起來並運動,當站不起來的時候,有的肌肉是恢復不了的,這就需要機器人進行輔助。這種機器人的施力程度是根據使用者的力量來進行判定的,它可以從完全不受力變為完全受力,相當於初期是機器人抱著你走,逐漸到輔助你走,從你出力10%、出力50%、出力90%……這需要非常精確的測定,但對需要康復的人極有幫助。

在這個領域,國外已經領先中國很多了。比如全球唯一核心肌肉三維治療系統Spacecurl,這個訓練設備最初是為噴氣式飛機的飛行員和宇航員設計的,可以對靜態平衡、姿勢、動態穩定性和響應性進行強化訓練。這套系統在醫學上可用於訓練治療軀幹肌肉、背痛疾病、中風或脊髓損傷後的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等,旨在加強肌肉核心力量、改善或恢復身體意識及協調性。

二、智能機器人在“社區管理”上的高光時刻

1、“無人機”硬核消毒、喊話,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抗擊疫情,大家不斷出新招兒,山東菏澤、重慶巴南等地區,讓“無人機”“上崗”,對重點防疫區域展開空中防疫噴灑消毒作業;村鎮用無人機高空掃街,硬核喊話,督促人們“不出門”,“戴口罩”;社區人員利用無人機向隔離住所投送食物等,都讓我們感受到疫情之下,智能機器在社區管理、生活服務上帶來的便利。

華高萊斯丨產業觀察: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的高光時刻(上篇)

1月31日,菏澤市牡丹區用無人機為敬老院,衛生院等單位噴灑消毒液,圖片來源:山東菏澤牡丹區電視臺


2、日本機器人社會驗證區

要問日本最先進的現代技術是什麼?很多人都會想到機器人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灣岸地區也將成為整個東京灣最先嚐鮮的機器人進入生活的技術驗證區。在奧運會期間,眾多日本科技公司設計的智能機器人,被用於開展社區管理、導覽、清掃、生活服務等各種工作。如豐田公司設計的生活支援機器人DSR(Delivery Support Robot),以及SECOM公司設計的治安警備機器人等。

華高萊斯丨產業觀察: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的高光時刻(上篇)

SECOM設計的巡迴警備機器人 ,圖片來源:secom

屆時,將會看到眾多機器人在街道上工作的場景,可謂未來城市的提前體驗!

三、智能機器人在“物流管理”上的高光時刻

京東物流無人機、配送機器人上線,疫情之下打通空中配送通道

為了降低疫區配送人員在高危環境下配送時被感染的風險,京東物流配送機器人也被派上前線。下圖就是運用京東物流第3.5代機器人,據說,該機器人每次出行可攜帶20個左右包裹,在業務量密集的區域一天能夠配送40多次。據報道,京東物流在疫情核心區武漢已基本完成機器人配送的地圖採集和機器人測試。

華高萊斯丨產業觀察: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的高光時刻(上篇)

華高萊斯丨產業觀察: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的高光時刻(上篇)

華高萊斯丨產業觀察: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的高光時刻(上篇)

除武漢外,京東物流在貴陽、呼和浩特等地的智能配送站也在正常運營,這些京東的配送機器人也正在不停將抗擊疫情所需的物資與用戶訂單安全可靠地送達。

此外,京東還運用物流無人機給如白洋淀這樣封村封路的村落,打通空中配送通道。

四、智能機器人在“智能製造”上的高光時刻

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除了在上述的醫療、社區管理、物流上的使用外,在包括工業機器人、工業管理軟件、倉儲物流自動化系統、設備自動化和產線智能化改造等“智能製造”上也有著很大的空間。

拿“雲化機器人”舉例,在智能製造生產場景中,需要機器人有自組織和協同的能力來滿足柔性生產,這就帶來了機器人對雲化的需求。和傳統的機器人相比,雲化機器人需要通過網絡連接到雲端的控制中心,基於超高計算能力的平臺,並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生產製造過程進行實時運算控制。通過雲技術機器人將大量運算功能和數據存儲功能移到雲端,這將大大降低機器人本身的硬件成本和功耗。並且為了滿足柔性製造的需求,機器人需要滿足可自由移動的要求。因此在機器人云化的過程中,需要無線通信網絡具備極低時延和高可靠的特徵。

華高萊斯丨產業觀察: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的高光時刻(上篇)

雲化機器人的通信需求,圖片來源:上海華東電信研究院

5G網絡是雲化機器人理想的通信網絡,是使能雲化機器人的關鍵。5G切片網絡能夠為雲化機器人應用提供端到端定製化的網絡支撐。5G網絡可以達到低至1ms的端到端通信時延,並且支持99.999%的連接可靠性,強大的網絡能力能夠極大滿足雲化機器人對時延和可靠性的挑戰。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675467621379590&wfr=spider&for=pc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857535115938208&wfr=spider&for=pc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871291841852243&wfr=spider&for=pc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200123/content-529191.html

https://www.sohu.com/a/371084800_120125802

http://m.elecfans.com/article/1161878.html

未完待續

華高萊斯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不得擅自修改、歪曲或篡改,侵權必究。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影像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