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秒殺群,能換個花樣嗎?

撰稿人:杜桂芳

受訪者:資深美妝買手小榴蓮、

人民教師卡卡、

普通白領車車、

95後少女娜娜、

精緻女孩00後初初

大家好,

這基本是一篇消費者的自述文。

採訪背景:己亥末,庚子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

被採訪者:90後,資深美妝買手小榴蓮

現居地點:浙江金華,隔離在家

採訪時間:2020年2月12日

以下為小榴蓮的自述: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人都不能正常上班。

我已經窩在家裡大半個月了,最近(元宵節前後),被“莫名其妙”地拉進了好多個秒殺群,除了服裝、鞋子之外,更多的是各種化妝品店的秒殺群、福利群。

甫一入群,就收到幾十條信息,更有甚者,我洗把臉的功夫,群內已經有幾百條信息了。

你的秒殺群,能換個花樣嗎?

厭煩了轟炸式、無營養的消息

令我反感的是,很多化妝品店將我拉進群之後,發了一堆清晰度、顏值不夠高的圖片,以及幾十條甚至上百條各紅各樣的產品信息之後,就開始秒殺了。

但這些信息對我而言,沒有特別大的意義。

在這次疫情沒有來臨之前,我還是看見過其他的一些社群的,我發現能夠吸引我的社群,一定是有它自己的一些生命力的,比如說偶爾的這種小福利、抽獎、護膚知識、生活的小妙招等等。

但其實我接觸和看到的這些化妝品門店中,有一類門店在“意外”來臨之前,並沒有做好防禦準備——種草。沒有在像我這樣的消費者心目中打下烙印,就直接來收割了。

我覺得“種草”是目前拉開有效社群團購秒殺,和無效社群團購秒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這個可以拉近門店與我的距離。

另外,我挺反感前面說的那種硬生生的建群,拉人後就開始搞秒殺的,會讓我覺得這是沒有任何情感的交流的社群,基本上我會把它屏蔽掉。

疫情防護的知識點分享更有意義

因為疫情之下,我更在乎的是如何做好自己的防護。

在查過很多資料後,我發現提高免疫力是較為有效的一個辦法。

其實,運動、美容保養品、保健品等是可以提高免疫力的,比如說口服美容液、內服保養品,以及VC相關產品。因為疫情,很多藥店VC的相關產品都賣瘋了,甚至脫銷了。

但化妝品店賣口罩、消毒液、洗手液、額溫槍的有,甚至全朋友圈都在賣。不過,賣口服美容液、VC相關產品的卻不多。

所以,我覺得還是要重視起來,疫情之下,這些也是想我這樣的消費者所關注且迫切需要的產品。

除此之外,我還希望看到社群秒殺時能夠有一些新奇的點,可以勾起我的好奇心。

一個消費者給終端門店的一些建議

那麼,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之下,終端店如何做秒殺群,可以讓我這樣的消費者更感興趣呢?

第一,要有未雨綢繆的規劃。在建這個社群之前,是不是有專門的人去負責每一週要分享哪些話題。除了秒殺之外,在群內還有哪些互動等都要提前做好規劃,而不是一通亂髮。

第二:如何讓消費者有良好的心態及提高免疫力?比如,在疫情當下,在秒殺群內分享口服美容液、VC等產品,以及具體的護膚知識點和疏通情緒的一些方法之類的,這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如果群內有這樣的分享,我是樂意關注的。

第三:要有專業的知識。比如怎樣有效的祛黑頭、去角質等等這種知識點是什麼,而不是簡單的一種產品介紹。

第四:選擇合適的產品秒殺。剛需的東西,價格比較低的東西是很適合秒殺的,但是價格比較高的,不能夠一下子買單的那種,不適合秒殺。

你的秒殺群,能換個花樣嗎?

TO:終端門店,

這是C2CC傳媒整理的小貼士請查收

C2CC傳媒在收到小榴蓮的反饋後,針對當下終端門店“層出不窮”的秒殺群,又隨機採訪了來自河南、新疆、浙江、河北等地區的不同職業的採訪者,收到了以下反饋。

被採訪者:95後,普通白領車車

現居地點:河南鄭州,隔離在家

以下為車車的自述:

採訪時間:2020年2月12日

目前,我還在我媽家隔離。我想講一下我被拉近秒殺群的感覺。

第一:群內比較亂,什麼信息都有。

其實,秒殺群內有很多產品的價位,跟我買品牌的產品差不了多少,所以也沒什麼搶購的慾望。相較而言,我更願意選擇個人認可度比較高的品牌。

第二:發的產品介紹很單一,無法共鳴,沒有真情實感。

我所在的秒殺群,他們就是發每個產品的時候,都有講解說明,但是是毫無真情實感的發消息,並沒有讓我與共鳴感,也沒有感覺到真心。

於我而言,他們就是純粹為了單純的推而推,所以,我不喜歡。如果能夠做到真心實意的對待,站在我這樣的消費者的角度,幫助我們解決肌膚問題,而不是隻是說買它!盤它!我希望能夠看到他們的用心。

第三:秒殺沒有質感、互動感、參與感。

現在秒殺群裡的互動,除了沒有質感、參與感之外,群也比較不活躍,除了偶爾的紅包,可以看到幾個人的“表情包”道謝之外,並沒有一個系列的策劃活動的感覺。雖然是在手機上,但如果是毫無感情的互動,以及沒有系列的活動策劃,也是無意義的。

你的秒殺群,能換個花樣嗎?

被採訪者:精緻女孩00後初初

現居地點:新疆烏魯木齊,隔離在家

採訪時間:2020年2月12日

以下為初初的自述:

至今,我還在隔離中。

春節期間,我被陸陸續續拉進了街舞群、蜜源和淘寶優惠券群、服裝群、化妝品折扣群等。

說實話我對這些不感冒,一是群主本就不是我相熟的,一天發幾條邀請進群信息,有點兒煩;二是優惠券這種群來說現在大家都在做,一天幾百條式的轟炸式信息,都被我直接清除掉了,因為不需要也沒有信任度。

你的秒殺群,能換個花樣嗎?

就拿我最近新被拉進去的街舞群來說,我能從他們的“動作、話語”中,感受到他們很熱情,但是在登記信息要電話之後,群內便也是開始一通轟炸。雖說是線上免費體驗10節課,但沒有實質型的教育方法。再者,令人很反感的一點就是他們會不停地打電話,私下發微信,這是我個人很排斥的一點。

當然,我也會置頂、星標一些秒殺折扣,比如服裝群(女裝,兒童),美妝群,這其中有線上的也有實體店的群。

我觀察了一下,他們基本會採用vlog、直播等形式,展示產品細節,輸出有價值的信息等。

比如,我唯一設置星標的一個女裝店主,她在群內會分享她用vlog拍攝產品的作品,對每件衣服質量、細節進行展示,很有新意,不是“亂搞一通”,所以,我是比較關注的。

另外,我關注的一個美妝店主,朋友圈發信息不多,但是給人很專業的感覺,基本採用直播的形式,一晚上直播能完成20萬的銷量。

被採訪者:80後人民教師卡卡

現居地點:浙江杭州,隔離在家

採訪時間:2020年2月12日

以下為卡卡的自述:

今天是我返程居家隔離觀察的第六天。

我發現目前朋友圈流行一種二維碼+文案的群宣傳。但我一般會基於對這個人的長期觀察而選擇是否掃碼進群,畢竟,群主的人設直接決定了群的基調和產品質感。

至於直接拉我進群的秒殺群,我會選擇秒退!特別是群內發一些清晰度不高,花裡胡哨的產品圖片,會給人很不專業靠譜的low感。

你的秒殺群,能換個花樣嗎?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秒殺群會吸引我?

第一:群主人設清晰、專業、有質感。

從女性消費者的心理出發,一般是服裝和美妝類更有誘惑力。食但是服裝類,美妝類秒殺的整體給我的感受是,群主人設不清晰,群內信息“無營養”,我會退群。如果群主人設定位專業,這樣的秒殺群我一般會觀察久一點。

第二:群內互動決定了整個秒殺群的“存亡”。

對我而言,互動是比較重要的,甚至互動的話題、群打開的頻率等,直接決定了整個秒殺群的存亡。但是,話題互動也不要過於刻意,頻繁。

比如,疫情當前,我可能更傾向於關心他們的居家方式、健康情況,以及調侃式的科普等。太過正式的科普,有點多餘且沒有新鮮感,畢竟全網都在科普了。

總之,群內話題互動在蹭熱點實也要蹭之有道。

被採訪者:95後少女娜娜

現居地點:河北石家莊,隔離在家

採訪時間:2020年2月12日

以下為娜娜的自述:

我這裡封村,至今不能出門在家。

對於現在的秒殺群,我有四點自己的感受:

一是“真心”。不管是京東優惠券群,還是雲集群,抑或是美妝秒殺折扣券,我其實都不相信他們所賣的是正品,是打心底裡不信,感覺不夠真心。我也有在觀察他們的模式,但沒有什麼吸引力。

你的秒殺群,能換個花樣嗎?

二是“專業”。我覺得對於化妝品的秒殺群而言,足夠的專業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只是表面的專業,而是能讓顧客真實的感受到,對她有幫助有改變。

三是“信任”。這需要秒殺群慢慢堅持種草,打造人設,進而建立與群內消費者的信任。

四是“內容”。美的東西,一定是吸引人的。但要讓消費者“心甘情願”地接受產品的迅息,要靠內容的輸出。我覺得短視頻是現在及未來的一個趨勢。對我而言,沒有內容的短視頻可能跟擺攤賣貨沒什麼區別。而且,如果想要吸引高層面的消費,就需要更有價值、高級感的內容輸出。

以上僅是此次採訪到的消費者的一些個人觀點,但是,這又何嘗不是他們給終端門店秒殺群、社群營銷的一些反饋呢。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希望看到有效信息輸出。

或許,換個花樣,你的秒殺群會更吸引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