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展子虔及其《游春图》的艺术特色

隋代展子虔在我国美术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其作品《游春图》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画卷,也是我国青绿作品中里程碑式的开创。本文从展子虔的生平、《游春图》的艺术特色、对后世青绿山水画发展产生了影响

浅析展子虔及其《游春图》的艺术特色

《游春图》长80.5厘米,宽40厘米,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描绘的是初春二月游玩的场景。《游春图》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将山水画确立为一门独立的画科,而在这之前山水只用作人物画的衬托。《游春图》中表现的视角更宽广,人物不再占有主体地位,主要表现的是山石、树木和云水,人物在画面中只是作为点缀,不再刻意描写,与之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南北朝时期风格截然不同。在此之前,人物画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了,"以形写神"的观念已有,各类素材在画面中都已经出现过,但这些素材能够在一个画面中出现是之前画作中没有过的,也打破了之前特定的模式,使其面貌一新。

浅析展子虔及其《游春图》的艺术特色

《游春图》采用的是全景式构图方式,在画面中近实远虚,近大远小,通过山石的转折把画面往后推进,形成前后关系,通过水的遮挡,让画面中的层次更加丰富,显示出层峦叠嶂之景。在水系中点缀人物、小船、楼阁,所有景物在整个画面中恰到好处。

浅析展子虔及其《游春图》的艺术特色

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展子虔善于通过细节刻画来展现人物的神态等,在画卷中,虽然人物形象的轮廓大致相同,但是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神态,每个人物的风格也略有不同。在笔墨上,整张画面的山石全部用线条勾画出来,没有一点的皴擦,勾出山形态之后再用石青、石绿色分染,山脚下用泥金分染,在山石的勾勒上注意了山石的变化,行笔运笔上变化多端,很好地表现出了山石的质地,画面节奏感十足。

水在整个《游春图》中占据了差不多一半的画面,在水的表现上有湖水、溪水,还有瀑布景观,各具特色,动态静态相结合,是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意境美。用笔上更体现出"骨法用笔"。"随类赋彩"的法则使青绿山水画区别于水墨以及其他形式的绘画,表现青绿山水独特的美。

在整个画面中综合运用了多种染色的方法,在整个画面中充分发挥,塑造了画面的整体感与韵律。多种色彩交会使用,注意层次的变化,冷暖协调,表现出青绿山水独特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