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蹲的日子,老母親每天的“奮鬥史”

往年春節7天小長假,過一天少一天,感覺和家人朋友團聚的日子無比珍貴。今年春節與眾不同:第一天醒來,發現假期多了一天。第二天醒來,發現假期多了十四天。很多網友都慌了,害怕再睡一覺醒來就該退休了。

原本計劃年後就把孩子送去幼兒園,努力開始寫作計劃的我也因為疫情被打亂。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睡覺了,把孩子哄睡後享受難得的自由時光,連空氣都是如此的清新。除了睡覺,白天的親子時間如何度過,變成了老母親面對的大難題,畢竟不能讓兩歲多的娃每天只看海底小縱隊和熊熊樂園啊。

通過幾次修改,制訂並實行每天的陪娃計劃:

1.利用家裡僅有的存貨,用心製作每一頓營養餐。

年前計劃初二回孃家,為了避免浪費,沒有儲備蔬菜。大年初一剛過,冰箱冷藏室就被清空了。一邊告訴娃要多吃蔬菜水果,增強抵抗力,一邊利用從超市搶購來的僅有的蔬菜和冰箱裡僅有的存貨,保證蔬菜和蛋白質合理搭配。

2.室內親子游戲玩起來,不出門也能快快樂樂度過長假期。

喜歡宅的人可能覺得像是在天堂裡一樣,但對於“被迫宅”的孩子來說,這無疑是一種“酷刑”。

只需要幾個空的礦泉水瓶子,隨便一個什麼球,就可以玩“保齡球”啦!用過的紙杯做紙杯疊疊樂,用球擊倒的瞬間也是滿滿的成就感。帶著氣球跑、吹著乒乓球跑。。。為了讓娃消耗掉多餘的精力,老母親真是絞盡了腦汁!

3.和娃一起看動畫片、玩手機遊戲。

假期中最讓家長頭疼的就是孩子痴迷看電視、打遊戲,擔心孩子會上癮。我認為家長要對網絡遊戲有正確的態度,坦然接受它只是孩子的一個遊戲,是一種娛樂方式。通過陪玩和認真交流,引導孩子學會表達和自己管理自己。

4.勞動最光榮,家務活動從娃娃抓起。

娛樂間隙忽悠娃把髒衣服撿起來放進洗衣機,教她摁哪個按鈕開始洗衣服。把散落一地的玩具收拾起來擺放整齊,讓孩子體驗整理的樂趣。一家人拿起工具,掃地、拖地、收拾垃圾,讓孩子參與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雖然大部分時候會越幫越忙,不要介意!

5.帶娃過程中不能忽視自我成長。

折騰了一天,終於到了期盼已久的午休時間,看到娃開始打哈欠,內心的喜悅之感油然而生。假裝淡定地把娃哄睡,趕緊拿過之前未讀完的書,安心的讀幾頁,做個思維導圖。戴上耳機,把未學完的課程趕緊補上,或者打開簡書,寫一篇邏輯不太清晰的讀後感。。。趁娃還沒醒,趕緊閉上眼睛休息一會,為接下來繼續陪娃做準備!

你可能會問爸爸去哪兒了?爸爸每天的任務就是吃飯睡覺玩遊戲,偶爾做飯+超市採購蔬菜水果,帶娃5分鐘,哄娃半小時,為了家庭和睦,只能包攬下所有的育兒任務,自己做好,正面影響,給爸爸做個示範,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