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葱玉:年少百万家产,中年家徒四壁

他是上海滩最有名的富三代,17岁继承200万家产;他是十里洋场最阔绰的赌徒,一夜之间输掉上海“大世界”,35岁赌至家徒四壁;

他是书画圈识见最广的玩家,拥有顶级的藏友圈;他是我国第一代书画鉴定家,为文物研究事业做了大量艰苦的开拓性工作。

他,是一代传奇张葱玉。

张葱玉:年少百万家产,中年家徒四壁

张葱玉,1914年生于浙江湖州南浔镇,名珩,字葱玉,号希逸,是解放后我国第一代书画收藏、鉴定大师,中国传统鉴定书画方法的集大成者、公认的中国书画鉴定界当代泰斗。

从1950年到1963年的13年间,张葱玉为国家的文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鉴赏家。

张葱玉:年少百万家产,中年家徒四壁

张葱玉幼年家境富可敌国,随着祖父整天泡在古董堆里,日夕熏陶,加上祖父在旁亲自指点,其练字、读书、品画的功夫自然非同一般。

十几岁时,对中国古代绘画已经很有心得。他对古代书画艺术的热爱,使得他没有时间和兴趣跟小朋友玩,而喜欢跟一些画家、书法家和收藏家交朋友。

张葱玉:年少百万家产,中年家徒四壁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张葱玉20岁的时候,已是诗书棋画,无所不能。他藏书固然不少,古钱古瓷也都玩过,而最有成就的还是古画。

1928年,祖父张石铭过世,三年后分家产,张葱玉作为四房的独子,一下子分得了200万,那年他才17岁。有好事者评估说,当时的200万,其购买力相当于当下的200亿。

阔绰的公子哥儿张葱玉,花钱如瀑布的两大途径,一个是收藏,一个是赌博。

张葱玉:年少百万家产,中年家徒四壁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人以群分,玩收藏的朋友有吴湖帆、张大千、韩慎先、陈定山、孙邦瑞、王伯元、黄宝玺、徐思源、徐伯韬、徐俊卿等人,各式各色,鱼龙混杂,官员、商贾、买办、古董商和帮闲应有尽有,这些人组成了文物书画鉴藏、交易的顶级圈子,均非等闲之辈。

张葱玉最初的藏品是祖父传给他的一批字画。祖父去世后,就全靠自己“掌眼”了。他开始买画时常上人家当,付了不少“学费”。上海广东路上的古董鬼子见他如此年轻,手里又有的是钱,就拿赝品骗他。在花费全部的心思加上海量的钞票后,终于练就了目光如炬的真功夫。

张葱玉:年少百万家产,中年家徒四壁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1934年,仅二十岁的张葱玉,被故宫博物院聘请为鉴定委员会委员。吴湖帆对他青睐有加,曾评价道:“葱玉年才廿六,所藏法书为海内私家甲观,而自书仿元人亦至佳,洵少年中英俊才也。”

上个世纪30年代末,张葱玉将上海寓所命名为“韫辉斋”。收藏古籍与书画,其中不乏稀世国宝。他收藏的古籍有得自其祖父石铭先生和伯父乃熊先生的,有得自松江韩代“读有用书斋”及南浔蒋汝藻“密韵楼”的藏书,还有明景泰年间的时宪历书,古法书,古书画。

张葱玉:年少百万家产,中年家徒四壁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珍贵名画有唐朝张萱的《唐后行从图轴》,周肪的《戏婴卷》,宋朝易元吉的《獐猿图卷》等。另有颜真卿的《竹山联句》,欧阳修的《灼艾帖》等佳作。凭借巨大的财力、精深的造诣、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目光,年仅23岁的张葱玉已跻身一流的海派收藏家行列,尽管他的年龄比庞莱臣、吴湖帆、张大千等要小一大截,但在1930年代他与庞、吴、张等已齐名。

1949年解放前夕,昔日的亿万富翁张葱玉,因赌博已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仅依靠告贷和亲戚接济度日。这时,他手头仅剩下几件东西:颜真卿的《竹山堂联句》、欧阳修的《灼艾帖》、元初钱舜举的《八花图》等几件。

张葱玉:年少百万家产,中年家徒四壁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正当他坐困愁城、焦头烂额的之际,北京传来一个好消息。好友郑振铎打电话请他出山,任新组建的国家文物局文管处的副处长。张葱玉在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工作了13年,为我国文物工作做了大量艰苦的开拓性工作。那时白天的工作已是非常繁忙,晚上张葱玉总是还要看书、写作到很晚。一旦发现一件有特殊价值的字画,他就会高兴得不断地摩娑,连连赞叹。一个看院子的老职工曾说,整个院子就属张葱玉的屋里熄灯最晚。

至今,张葱玉的盛名和他传授下来的鉴赏中国古代书画的思想和方法,仍然强烈地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