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内蒙古这样抓“返”“复”

2月12日,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举行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呼禾、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雲雯婧、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占国、自治区能源局副局长张占军、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荆玉林针对复工复产、人员出行、社会管控等回答记者提问。


疫情期间,内蒙古这样抓“返”“复”


记者: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对煤炭、电力、油气等能源的需求必然加大,请问自治区煤炭、供电、油气等企业的生产情况怎样?用工是否紧张?能否保证充足供应?


张占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区能源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部署,强化调度、狠抓落实,能源生产供应形势总体平稳。


现按照指挥部要求,就能源保供情况介绍如下:


首先,我们全力以赴保障能源正常生产供应。


加快煤矿复工复产,煤炭供应趋于正常。截至2月11日,全区累计复工复产煤矿73处,产能2.41亿吨/年;全区正常生产煤矿达到113处、产能6.57亿吨,为2019年底生产煤矿产能的68.3%。2月底前可再复工26处,预计3月下旬全部复产复工。


煤炭价格略微上涨、总体稳定。近日蒙东地区煤炭均价200元/吨、上涨5元/吨,鄂尔多斯地区煤炭均价285元/吨、上涨2元/吨,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交易价553元/吨、上涨2元/吨。


电力生产供应正常。蒙东电网最大供电负荷小幅增加。蒙西电网最大供电负荷下降明显。春节期间,受用电需求不足影响,保持在2550万千瓦左右,近期下降至2500万千瓦左右。蒙东电煤供应正常,电厂存煤充足。蒙西电煤供应偏紧,46个统调电厂中,有3个电厂存煤在5天以内,目前均已落实煤源,供应可以得到保障。


油气平稳,供应充足。油气生产企业全部正常生产,成品油库存保持正常水平。2月11日,中石油、中石化库存成品油64万吨,比2月初60万吨增加4万吨。受需求不足影响,当日销售4367吨,约为上年同期的六成。天然气供应充足,2月11日,全区管道天然气供应1216万方,较上年同期下降18%,其中城市用气761万方,下降25%;化工用气156万方,增长45%;LNG用气299万方,下降20%。2月份管道用气可保持在合同量范围内,能够满足需求。


其次,关于能源企业用工情况,现在看来,基本满足需求。

记者:当前已经进入春运后半程,也是疫情控制的关键期,公路、铁路、民航等部门在保证防疫的前提下如何确保物资运输畅通和人员出行?


雲雯婧:目前已进入春运后半程,距2月18日春运结束还有1周的时间,随着各地企业逐步复工复产,近期返程返岗人员仍然较为集中,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公路方面


继续抓好公路保通保畅。进一步督促各盟市落实好属地主体责任,规范和优化交通管控措施,不得擅自封闭高速公路出入口、阻断国省干线公路、硬隔离或挖断农村公路、阻碍应急运输车辆通行,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保障公路路网畅通运行,确保人员车辆正常通行和防疫物资、重要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畅通。对擅自阻断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干扰公路运输正常秩序的,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


抓好运力保障:要求各地根据复工复产、开学等时间安排,综合研判客流需求,合理安排组织运力,在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逐步恢复道路客运复工复产。充分发挥自治区应急保障车队的作用,通过公路直达运输包车,提供“点对点”“一校一车”等服务模式,切实保障农民工、学生等群体出行。疫情防控期间,对地方政府组织的农民工返岗包车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全力做好春运后半程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同时认真落实站场防控疫情各项措施,加强班车和包车运行管理,严格控制旅客实载率50%以下,要求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必须佩戴口罩,分散就坐,做好自我防护。认真落实好道路客运乘客信息登记制度,做到信息可追溯。


二、铁路方面


继续落实好“三必保”、“四优先”保障措施,保障疫情防控物资运输的快速畅通。“三必保”:一是必保疫情防控物资发运需求全部受理;二是必保疫情防控物资铁路服务诉求全部满足;三是必保疫情防控物资运输安全畅通。“四优先”:一是优先安排运力;二是优先组织装卸;三是优先安排运输;四是优先组织到达。铁路部门将提供全天候铁路货运服务,12306/95306货运客服电话及95306网上服务通道24小时畅通。


三、民航方面


根据近期数据统计,民航客运量较往年下降80%以上,累计停飞城市40余个,停飞航班180多架次。但鉴于防疫形势严峻,各机场、航空公司已结合各自的运行现状及旅客运输量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的春运返程保障预案,进一步细化完善涉及特殊疫情航班保障工作方案,及时根据上级单位对疫情发展制定的防控要求进行临时调整,保障旅客出行需求。


四、疫情防控方面


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会同卫健部门科学研判疫情防控形势和交通运输保障任务需要,统筹安排,科学调整优化交通运输服务管控举措,严格做好公路、铁路、民航站场和交通工具的消毒、通风、卫生清洁,做好乘客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按照积极稳妥、联防联控、有序推进的原则,确保物资运输畅通和人员出行。

记者:舆论对第二个14天防疫期已经到来的讨论较多,请问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在复工复产的背景下,在社会管控方面,我们应该如何提高疫情防控措施的精准性?


呼禾:最近,关于“第二个14天防疫期”的问题社会广泛关注,借用防控医学专家的话:“按照传染病的传播规律,14天为一个高峰,一般会有两三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为第一代病人的发病高峰,第二个高峰多为第二、第三代病人的发病高峰。只要防控得当,高峰的强度会依次递减。”疫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建议大家按要求少聚会、勤洗手、戴口罩,积极配合各项防控工作。


一是精准防控,将管控工作抓得更严、落得更细、做得更实。

二是严把关口, 确保复产复工有序进行。

三是规范管理,切实加强社区防控工作。


记者:最近湖北的确诊病例数不断增加,随之医疗资源也不断扩充。目前,尽管我区的形势总体上看比较平稳,那么请问:我们是否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能否做到有备无患、备而不乱?


王占国:从每日我区新增确诊的病例数看,我区的疫情目前总体平稳,这既说明前期我区疫情防控的措施取得了实际的成效,也表明我区目前疫情仍然处于流行的早期。按照全国“一盘棋”的安排,我们具体的战略任务仍然是打好疫情阻击战。为了应对可能会出现的疫情传播和扩散,自治区在医疗防控这方面已经做了应对的准备和持续性的安排。


只要我们打好当下的阻击战,打好这场人民战争,下一步持续性工作我们才会有主动权。


记者:社会上一直关注我区的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保障情况,之前的发布会也介绍过生活必需品保障是有力的,防疫物资也是备而不乱的,随着正月十五以后复工复产等形势的变化,下一步的保障情况怎么样?


荆玉林: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全区各地按照中央和自治区防控物资保障工作要求,广泛组织货源、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有效保障了医疗防控物资供应和基本需求,但医用口罩(主要是医用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和隔离服、护目镜等部分防控用品还比较紧缺,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更多企业开复工和员工的返程,防控用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对此,我们将继续加大筹措力度,全力保障物资供应。在满足防控医院和一线防控人员的基础上,我们将适时调拨民用口罩等防控物资投放市场,努力缓解社会普通人群的需求。


在生活必需品保障方面,从目前来看,蔬菜、肉类、粮油等价格总体平稳,但还存在货源渠道单一、物资运输不畅、批发市场到门店配送难、用工难等问题。下一步,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市场监测,重点做好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的数据监测分析,摸清生活必需品需求量、消费量以及供货来源,密切关注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二是按照自治区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预案,抓紧制定本地区应急保障预案,在现有的蔬菜供货渠道的基础上(山东寿光、北京、河北保定等),开辟新的货源(银川、西安、辽宁凌源等),保证在已有供货渠道出现问题时,有新的补货来源。三是对于生活必需品运输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协调交通、路政部门予以统筹解决。四是全力保障零售环节,针对批发市场、社区便民店配送难的问题,要求各地抓紧制定本地区生活必需品配送方案,协调解决好快递人员少、用工难、成本高等问题,确保各地生活必需品补货及时、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