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企業之路」國睿信維供應鏈協同系統軟件(Glaway SCE)介紹

本文選自《智慧企業之路》第四期,第47頁,“產品之道”欄目

本文全文3279字,共有10張圖,預計閱讀需20分鐘

研發背景

隨著大型裝備製造企業外協生產任務規模和外協單位數量的增長,因外協而引發的質量、進度等問題日益突出,由於供應商考核、質量控制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造成外協件不能正常交付、產品質量下滑的事情時有發生,以致影響到產品集成總裝性能指標和驗收交付,給核心企業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在這種形勢下,如何配置和激勵外協夥伴,對外協單位產品質量實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已成為眾多製造企業開展外協生產時所必須面對和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基於此背景,國睿信維結合多年項目經驗,推出具備完全自主產權的外協供應鏈協同平臺——國睿信維供應鏈協同系統軟件(Glaway SCE)。

產品定位

Glaway SCE運用互聯網+供應鏈思維,構建面向供應商的一體化協同管理平臺,實現對供應價值鏈全過程、全要素透明化管控。

Glaway SCE以外協訂單為載體,規劃工藝,執行計劃,管控質量,實現外協管理透明化;

以工藝標準為源頭,通過在線評審、關鍵點監控、問題閉環實現質量過程標準化、問題可追溯;

通過建立科學全面的評估模型,實現供應商全生命週期管理。

功能特性

【業務框架】

面向訂單、合同、計劃、質量、工藝、生產、供應商等進行全要素的結構化、精細化的全面管控,構建企業與供應商在物資採購、製造外協管理層面的高效協作。


「智慧企業之路」國睿信維供應鏈協同系統軟件(Glaway SCE)介紹


【功能框架】

基於與外協單位的物理隔離,外協供應鏈協同平臺分別部署於內、外場所並將通過數據擺渡的方式實現內部與外協單位之間的數據交互,實現信息閉環與互通。


「智慧企業之路」國睿信維供應鏈協同系統軟件(Glaway SCE)介紹

  • 統一的供應鏈集成門戶

核心企業及其供應商通過統一的門戶,可以實現:

1.執行外協任務;

2.即時高效溝通;

3.根據角色提供數據看板,支撐數據統計與分析。

「智慧企業之路」國睿信維供應鏈協同系統軟件(Glaway SCE)介紹

  • 訂單需求發佈

基於MES中工序外協任務、產品外協任務以及年度外協任務,獲取外協需求,發佈外協訂單;

「智慧企業之路」國睿信維供應鏈協同系統軟件(Glaway SCE)介紹

合格外協供應商根據產能進行訂單接收;

「智慧企業之路」國睿信維供應鏈協同系統軟件(Glaway SCE)介紹

核心企業確認唯一供應商並下達訂單。

「智慧企業之路」國睿信維供應鏈協同系統軟件(Glaway SCE)介紹

  • 外協生產的透明化管控

通過編制計劃,對計劃的基線、變更、執行、反饋進行管理,實現外協生產的透明化管控。

「智慧企業之路」國睿信維供應鏈協同系統軟件(Glaway SCE)介紹

  • 質量及問題管控

從工藝設計能力源頭抓起,通過技術評審、強制及關鍵節點檢驗、驗收入庫等環節形成質量控制能力,從而提高產品生產的良品率,縮短產品交付週期;

不斷提煉供應鏈各業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梳理並分類管理,在後續的生產過程中參考、借鑑,形成閉環的問題處理能力。

「智慧企業之路」國睿信維供應鏈協同系統軟件(Glaway SCE)介紹

  • 供應商管控

從質量、價格、交付、設備與組織、協作響應、財務狀況等多方面持續完善供應商考核機制;

通過訂單評價、年度評價,構建合格供應商名錄。

「智慧企業之路」國睿信維供應鏈協同系統軟件(Glaway SCE)介紹

客戶價值

結合Glaway SCE,企業可實現以下目標:

  • 構建高效溝通渠道

通過供應鏈協同平臺的建設,構建企業內與供應商協作交流的載體,以訂單任務為驅動,實現與供應商在訂單數據、計劃問題、質量問題、生產問題、物資管理、供應商認證等數據交互方面實現高效的溝通渠道,從而縮短外協任務週期。

  • 關鍵節點及質量管控

通過供應鏈協同平臺的建設,實現企業內對外協訂單的計劃、評審、質量檢驗、物資管理、生產等過程的關鍵及重要節點的有效管控,瞭解各業務過程進度,從而有效降低人工及成產成本。

  • 精細化、結構化全面管控

通過供應鏈協同平臺的建設,面向訂單管理、計劃管理、質量管理、合同管理、物資管理、供應商管理等全要素進行結構化、精細化的全面管控,從而大力提升產品及供應商服務質量。

案例簡介

  • 國防電子某研究所

由於產品覆蓋海陸空天,類型多樣,型號交付的壓力大,週期短、質量高,迫使在科研生產段練內功的同時,需要積極打造強大的供應鏈同盟,帶動各個環節企業提升交付能力,最終實現整體最優。伴隨著供應商的數量快速增長,每年採購及外協生產多達上千品種,萬餘種規格,涉及供應商有近千家,帶來了巨大的管理難題。利用傳統的電話、傳真、郵件溝通,紙頭、Word、Excel記錄的方式,問題件通常在到貨檢驗時才發現,造成交付拖期;圖紙,工藝問題不能及時解決,變更不能及時落實;缺採購件,缺配合工序,計劃安排不合理;管理人員手中信息對外、對上都不透明,對合同風險控制,只能定性描述,無法定量分析。面對精益化要求,不透明,難追溯,難以為繼。

通過外協供應鏈系統的建設,在外協生產任務、物資採購量逐年提升,目前佔總量75%以上的情況下,管理人員數量基本保持不變。得益於事前規劃,事中監控,事後追溯的閉關控制,外協生產計劃完成率從不到70%提升至97.6%。得益於信息化手段,考核約束得以落實,誰沒處理,沒及時處理都有據可依。問題處理率和及時率,雙100%。得益於工藝規程的規範,大大提升了生產過程質量,可持續性大大提高,一次交驗合格率達99.8%,同時,通過信息化系統的協助,外協單位管理人員從日常事務性事件處理中解脫出來,總結提煉經驗,轉變為知識型管理人員,進一步持續優化供應鏈效率與價值。

「智慧企業之路」國睿信維供應鏈協同系統軟件(Glaway SCE)介紹

  • 航天某研究所某分院

分院內產品形態多、系統龐大、零部件數量龐大、各類產品的加工、生產過程十分繁瑣、艱鉅,需要數十家單位協同研製。由於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目前外協跟產工作管控仍然依賴傳統的人工管理;而相互溝通主要依靠電話、傳真、郵件等方式進行,導致數據信息反饋較為困難,對於外協單位的進度無法及時掌握與指導,無法及時獲悉外協產品的當前狀態,造成最後交付時才發現問題需要延期的隱患。此外,外協單位也會因為計劃、投放、完工狀態沒有區分導致訂單管理混亂;外協單位的工藝編制不規範,無法保證繼承性與良品率;外協過程中的設計問題、生產問題與質量檢驗無法及時反饋溝通,導致無法提前消除變更隱患,無形增加了週期與成本。

通過供應鏈協同平臺系統的建設,在計劃啟動階段,建立及時、有效的溝通渠道,不僅能對計劃、訂單等信息進行有效的傳遞,而且能及時獲取外協供應商接收訂單後的反饋,加強對訂單的管理,通過對數據信息的高效傳遞達到縮短外協任務週期的目的;外協任務研製階段,對外協任務執行和產品研製過程中的關鍵節點進行管控,不僅能降低人工及生產成本,還能有效的提高產品及外協供應商的服務質量;外協任務驗收階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做支撐,加強對產品驗收的管控,對供應商自驗收及驗收相關結果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加強不合格品的審理與管控,有效提高驗收效率和質量保證;統計查詢部分,建立統一的查詢通道,方便領導對外協任務整體的管控,方便部門領導根據查詢結果進行統計與分析,方便業務員對各進度節點進行查詢、瀏覽。

實現外協產品信息的及時採集,外協產品的全過程質量管控,提升外協加工質量管理水平。促進產品上下游價值鏈集成,提升院所對外協加工過程的管控能力,實現對外協加工全過程精細化管控,減少甚至取消當前大量存在的跟產人員,節省成本,提升質量和效率。


注:

本文所包含的文字、圖片等內容,均為原創或授權轉載。未經《智慧企業之路》書面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得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智慧企業之路》XX年第X期"。違反上述聲明者,本公司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讀者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