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國米後場倒腳+長傳進攻效率低下,難破那不勒斯密集防守

深度:國米後場倒腳+長傳進攻效率低下,難破那不勒斯密集防守

剛剛在米蘭德比稱王的國際米蘭,週中意杯半決賽主場翻車,被聯賽排在第11名的那不勒斯1球擊敗。這一夜是那不勒斯創造紀錄的夜晚,那不勒斯自1938年1月兩隊首次在意大利盃賽場交鋒以來首次客場戰勝國際米蘭。而且這也是那不勒斯自1991年以來首次在意大利杯半決賽首回合取得勝利。

鑑於兩隊在本賽季的境遇,國際米蘭的勝算更高一些,雙方歷史數據顯示,那不勒斯和國際米蘭共9個賽季中在意大利杯上碰面,國際米蘭晉級6次,那不勒斯晉級3次,國際米蘭優勢十分明顯。不過在近10年兩隊在意大利杯的4次對話中,那不勒斯出人意料的取得了3場勝利。

雙方球隊首發陣容

深度:國米後場倒腳+長傳進攻效率低下,難破那不勒斯密集防守

國際米蘭(3-5-2):

門將:27-帕代利

後衛:95-巴斯托尼、6-德弗賴、37-什克里尼亞爾(33-丹布羅西奧,第46分鐘)

中場:34-比拉吉、12-森西(24-埃裡克森,第67分鐘)、77-布羅佐維奇、23-巴雷拉、11-摩西(7-桑切斯,第74分鐘)

前鋒:9-盧卡庫、10-勞塔羅-馬丁內斯

那不勒斯(4-3-3):

門將:25-奧斯皮納

後衛:6-馬里奧-魯伊、19-馬克西莫維奇、44-馬諾拉斯、22-迪洛倫佐

中場:20-傑林斯基(5-阿蘭,第83分鐘)、4-德默、8-魯伊斯

前鋒:12-埃爾馬斯、14-梅爾滕斯(99-米利克,第73分鐘)、7-卡列洪(21-波利塔諾,第78分鐘)

那不勒斯4-3-3和4-4-2的轉換

深度:國米後場倒腳+長傳進攻效率低下,難破那不勒斯密集防守

由於雙方球隊實力的差距,加圖索聰明的避其鋒芒,雖然那不勒斯初始站位是4-3-3,在進攻端的人員充足,雖然在中場人數明顯少於國際米蘭,但是那不勒斯的戰術理念是快速通過中場,通過的方式就是從邊路發動進攻。

低位防守+反擊成為了那不勒斯想要在客場擊敗國際米蘭的法寶。從那不勒斯比賽大部分時間的防守陣型能夠看到,在防守端,密集防守是那不勒斯使用的防守模式,如果使用4-3-3用在防守端邊路位置會出現空當,加圖索要求那不勒斯在防守時的站位改為4-4-2或者一度成為4-5-1或者5-4-1。

在上圖可以看到,當那不勒斯收縮防守時,陣型一般會回調成4-4-2,鋒線三叉戟中的埃爾馬斯和卡列洪的位置會回撤到中場,而魯伊斯會將位置前提,他和梅爾滕斯組成球隊的第一道防線。

深度:國米後場倒腳+長傳進攻效率低下,難破那不勒斯密集防守

上面的比賽圖能夠更直觀的看到那不勒斯的陣型站位,由於那不勒斯的深度防守,國際米蘭只能在中場不停地通過橫向轉移來拉扯那不勒斯防線的空當,這也是為何那不勒斯在防守時需要鋒線球員落位到中場的原因。

那不勒斯需要阻止國際米蘭利用球場寬度來尋求進攻的方式。在防守時,那不勒斯第一道防線的魯伊斯和梅爾滕斯的站位會高一些,他們負責高位逼搶。而中場線和後防線則會落入更深的位置,兩條線之間的距離非常近,保持緊湊站位的同時防止國際米蘭的滲透進攻。

深度:國米後場倒腳+長傳進攻效率低下,難破那不勒斯密集防守

為了應對國際米蘭的寬站位,那不勒斯願意犧牲球隊反擊的效果,也會將陣型改為5-4-1,加圖索此次客場的心態很明顯,就是力圖拿到1場平局。

在做到對邊路和肋部的嚴密保護之後,那不勒斯採用抓住機會反擊給國際米蘭造成威脅。但一切的前提都是在穩固防守的基礎之上。縱使國際米蘭本場比賽如何利用球場寬度做文章,那不勒斯都會隨時改變防守陣型應對。

深度:國米後場倒腳+長傳進攻效率低下,難破那不勒斯密集防守

從兩隊在比賽中的跑位熱力圖就能夠反映出兩隊對本場比賽的心路歷程。那不勒斯的比賽重點就在防守,球隊防守陣型遍佈整個後場,而來到中前場的話,正如前文所說,那不勒斯會避開中場中路,選擇從前場邊路發動進攻。

反觀國際米蘭,深受那不勒斯低位防守之苦,全場最熱區域就在中後場,國際米蘭只能依靠中後場的倒腳來尋找進攻機會。在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國際米蘭的辦法也並不多。

國際米蘭寄望高位對抗來扭轉局勢

深度:國米後場倒腳+長傳進攻效率低下,難破那不勒斯密集防守

由於那不勒斯採用了低位防守的戰略,同樣,國際米蘭就會在高位對抗中盡力做到最大威脅。國際米蘭的高位壓迫非常兇狠和積極。前場球員採用了人盯人的策略,力圖封鎖那不勒斯後場的出球空間,而盧卡庫甚至直接逼搶到了那不勒斯門將奧斯皮納的身前,迫使後者大腳出球,從而奪回控球權。

這樣的方法非常有效,國際米蘭確實讓那不勒斯出球變得更加困難,奧斯皮納的門前區域成為了熱點活動範圍。

深度:國米後場倒腳+長傳進攻效率低下,難破那不勒斯密集防守

從國際米蘭中前場球員的觸球點就能夠看到國際米蘭在比賽中多努力,由於那不勒斯的密集防守陣型,國際米蘭必須在移動中不停的尋找那不勒斯的防線漏洞,邊路成為了進攻的重點。

國際米蘭有75%的進攻來自於邊路,他們和那不勒斯的進攻取向比較一致。尤其是在左路,這裡包攬了國際米蘭40%的進攻。

盧卡庫堪稱野獸,那不勒斯重點盯防對象

深度:國米後場倒腳+長傳進攻效率低下,難破那不勒斯密集防守

盧卡庫在國際米蘭的鋒線堪稱大殺器,本賽季他代表國際米蘭各項賽事已經打進了21球,是孔蒂手下最具威力的鋒線球員。

上一場米蘭德比,盧卡庫終場前打進了鎖定勝局的進球,他在慶祝進球時手舉角旗杆霸氣的場景讓球迷為之一振。本場比賽,他也成為了加圖索戰術部署下被重點盯防的對象。

本場比賽,盧卡庫完成了4腳射門,其中1次命中球門範圍內。但是傳球成功率只有64%,除了一週雙賽體能原因之外,主要是那不勒斯對他的強硬防守。上圖可以看到,那不勒斯防守球員為了阻止盧卡庫帶球突破,來了一出強硬的拉球衣動作,從動圖中能夠直觀的看到,盧卡庫身體素質的強大,馬里奧-魯伊完全不是他的對手,連拉帶扯都無法阻止盧卡庫帶球向前。

盧卡庫像一頭巨獸一般,那不勒斯單對單的防守只能依靠犯規來阻止他的前行。身體上的差距宛如輕量級拳擊手和重量級拳擊手對壘,不使用一些違規操作真沒有打贏對方的實力。

那不勒斯進球乃意外之喜,加圖索本意只是保平而已

深度:國米後場倒腳+長傳進攻效率低下,難破那不勒斯密集防守

從那不勒斯的防守部署來看,加圖索並沒有在梅阿查贏球的想法,球隊踢得非常保守,防守反擊踢得並不流暢,在進攻中更多的是在邊路傳導後陷入死衚衕,從而丟掉控球權。

但是,路易斯的一次在大禁區外的橫向運球為射門拉開了空當,橫向移動的過程中,成功晃開了3名防守球員的防守,雖然最後的射門被國際米蘭防守球員的腳尖碰到,但是皮球幸運的飛進了球門內。

深度:國米後場倒腳+長傳進攻效率低下,難破那不勒斯密集防守

從賽後統計來看也正反映了球場的進程,那不勒斯雖然拿到了45%的控球率,但是皮球在進攻第三區的停留時間非常短暫。那不勒斯在進攻第三區的進攻時間僅僅佔到14%。從射門數據就能夠看出,加圖索的球隊能夠贏球有多麼的幸運。

那不勒斯全場只有5腳射門,其中2腳命中目標,就換來了1粒進球。而國際米蘭用高達13腳的射門,由於那不勒斯縱深防守的嚴密性,國際米蘭的射門威脅並不大。

深度:國米後場倒腳+長傳進攻效率低下,難破那不勒斯密集防守

從兩隊的射門位置圖分析,國際米蘭的射門都集中在了中路,由於那不勒斯中路的雙層大巴,藍黑軍團很難利用滲透進攻來威脅到那不勒斯的球門,而孔蒂的球隊採用了更多的遠射,遠射是破密集防守的一種有效手段,但是國際米蘭的射門質量並不高。

寫在結尾

加圖索的球隊能夠在客場僥倖拿到一場勝利除了球隊防守做得非常到位之外,還要感謝賽程的照顧,國際米蘭剛剛在米蘭德比中消耗了大量的體能,回到意大利盃賽上,球隊狀態和實力難免受到影響。

而那不勒斯不同,球隊由於在聯賽中一蹶不振的表現,加圖索一直寄望於能夠在盃賽上有所突破和作為,那不勒斯早早就開始了為這場意杯半決賽做準備。雙方次回合的較量將會在下個月6號進行,而3月2日,國際米蘭還將在聯賽中和爭冠對手尤文圖斯來一場天王山戰役。

這對於那不勒斯是天大的好消息,加圖索可以期待尤文圖斯大量消耗國際米蘭的體能,那不勒斯從而在4天后主場痛擊國際米蘭。對於孔蒂來說,他需要做好一週雙賽的準備,適當的輪換有助於球隊的多線作戰的成績,尤其是聯賽和杯賽進入到後期時,輪換變得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