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初判

2020 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對人民生活、經濟活動及房地產市場帶來了多重影響。短期內,商業地產市場受到的影響將較為顯著:各類經濟活動,特別是需要人際接觸的活動,將受到較大限制並顯著減少,從而不同程度上影響商業地產市場活躍度及各類物業表現。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商業地產基本面仍將保持穩健和韌性,並繼續受益於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過程中提供的可持續的市場機遇。以下是仲量聯行就疫情對辦公樓、零售地產及物流地產市場帶來的影響的分析。

影響初判

對辦公樓市場的影響:

一、市場需求短期內將面臨考驗,需求結構變化或進一步影響市場

本次疫情是一宗突發的、具有較強影響的獨立事件。在短期內,我們認為它將對中國內 地及香港的甲級辦公樓市場產生較大不利影響,並主要集中於需求端。具體來講,影響主要將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疫情在得到全面控制前,租賃活躍度在短期內將顯著降溫。由於返工的延遲、健康安全的顧慮,實地看房、租賃協議簽訂、裝修等行為短期 內均將受到較大限制。房地產決策將會推遲,短期內新增租賃需求或將十分有限。同時,一些租約即將到期或部分即將搬遷的企業將不得不選擇續租,從而影響市場的淨吸納量。

疫情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初判

數據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衛健委 可視化:仲量聯行 MapIT

另一方面,市場及經濟環境不確定性的增加,將顯著影響短期內的市場信心,企業將採取更加謹慎的租賃策略。

從細分行業來分析,本次疫情短期內對於進出口貿易、零售、旅遊及線下教育培訓等行業的不利影響或將最為顯著。而疫情結束後,我們預期醫藥健康和保險產業、線上服務供應商類的TMT行業以及環境保護關聯產業會保持相對韌性並醞釀出新的機遇。

從企業生命週期來分析,初創、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較低,受疫情影響較大;大型企業及行業龍頭企業需求韌性和租約穩定性都更強。我們注意到多個地方政府頒佈了針對中小型企業的支持性政策,包括金融支持、稅收及其他費用的減免和延期繳納等。

二、與 SARS 時期的狀況不同,導致疫情影響的異同

回顧2003年SARS時期,處於經濟快速上升期且供應相對有限的北京、上海、廣州的甲級辦公樓市場租金下降持續了2-3個季度,並在之後快速回歸原本上升軌道。但是,目前這些城市受大量新增供應壓力等因素的影響,租金表現原本就處於下行期,我們預計本次疫情將進一步拉長這一下行期,緩和期將推遲到來。

疫情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初判

同樣的,在香港,2003 年 SARS 疫情後,香港辦公樓租金伴隨著經濟的復甦從歷史低 位大幅上升。我們並不認為這種情況將會重演,這主要是由於經歷長時間的經濟上升週期後,香港辦公樓租金剛剛從歷史高位開始回落。

本次疫情對辦公樓需求會產生的負面影響已然顯現,但影響主要集中於短期市場。從中 長期整體市場來看,基本面仍保持穩健。值得指出的是,後續相關支持政策、中美貿易階段性協議達成、進一步深化科技發展及金融開放,仍將在中長期利好辦公樓市場。短期積壓的市場需求有望在疫情結束後加速釋放。

疫情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初判

三、市場新增供應預計不會大幅回落,且與健康相關的交付標準或將提升

由於商業地產開發週期相對較長,因短期工程進度導致的延誤對市場整體開發節奏影響相對有限。目前我們初步預期地產項目的開發進度或受勞動力復工推遲以及上下游建築原材料供應影響,出現一定程度的工程延誤。因此,在疫情短期內受控情況下,相對於地產開發項目 3-5 年的長週期而言,短期延誤對多數開發項目而言影響不大。但對即將交付的項目而言,竣工驗收、消防驗收等流程將受到影響。

同時,此次突發事件也對提升與健康相關的辦公樓樓宇交付標準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 即如何從樓宇自身硬件的角度加強對此類事件的防護。具體來說,

新風及迴風系統增加紫外線消毒模塊;

增加非接觸式人體體溫實施監控系統;

智能派梯系統集成閘機系統;

安裝公共區域的自動定期消毒設備等。

我們預計,未來企業租戶在選擇物業時將提升其對員工健康相關的樓宇交付標準和物業管理的關注程度。而開發商也有望將這一因素考慮在新項目的設計以及現有項目的改造過程中,從而推動辦公物業的綜合品質以及行業標準的進一步提升。

對零售地產市場的影響:

一、短期內實體零售受顯著負面影響,運營商及零售商共御市場衝擊

新冠疫情帶給中國消費市場的負面影響已十分顯著,減少外出等疫情管控措施導致"春節黃金週"消費大幅降低。城市交通客流是零售消費的強關聯性指標,中國主要城市地鐵 流數據的變化直接折射出消費市場受到的衝擊。2020年春節期間,中國主要城市地鐵客流相比去年同期回落 80%-90%。

疫情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初判

在香港, 由於社會局勢緊張,春節期間疫情的爆發為香港的零售業帶來又一次沉重打擊。 儘管疫情被認為是暫時性的,但它可能致使經營能力較弱的商鋪提前歇業關閉。更多的業主可能通過降低租金來爭奪租戶,從而加劇租金下降的趨勢。

運營商主動免租,零售商全面打開線上渠道以保證疫情恢復後更強的韌性。伴隨消費端的突發改變,中國主要零售物業的運營商以及零售商積極應對變化中的重重危機。在運營商方面,數百家購物中心、百貨商場實行免租或減租政策,一定程度上緩解商家的經營困難。除了運營商外,零售商也在主動"自救",以緩和實體零售中的損失。諸多零售 或餐飲品牌在春節期間也積極打通線上渠道,開展或加大外送外賣服務,其中包括許多以往並不提供此類服務的商家,如高端米其林餐飲品牌及部分服裝品牌。

二、從宏觀消費視角分析零售地產市場需求端的變化

疫情結束後的短期市場反應也將極大影響宏觀消費市場和零售地產市場基本面。針對短期宏觀消費市場的變化,我們按行業受影響程度將其分為三大類:

獲益型業態:該類型業態可能在疫情中短期內受益,在疫情結束後基本恢復至常態水平, 全年數據有望超出年初預期。代表性業態:日用品、醫藥、線上消費等。

補償增長型業態:該類型業態在疫情中將受到顯著影響,但在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後,受到抑制的消費力將集中釋放,短期消費市場或出現補償式增長,但全年增速將大概率低於疫情爆發前的市場預期。代表性業態:時尚零售、旅遊、線下教育、健康等。

承壓型業態:該類型業態同樣在疫情中受到顯著影響。但與補償增長型業態不同,因其當期時效性高,消費無法延期釋放,所以相應統計指標的全年數據將顯著回落,承壓更為明顯。代表性業態:餐飲、娛樂、短途通勤等。

疫情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初判

由上述對宏觀消費市場的分析衍生到零售地產市場本身,我們預計本次疫情對不同業態的零售商將帶來不同的影響。

因獲益型業態消費更加穩健的基本面,社區超市、生鮮超市、便利店等業態全年整體需求將保持相對平穩。補償增長型業態如時尚零售(尤其是中低端零售)、健身房、線下教育等租戶,雖然短期內受到疫情衝擊極大,但疫情結束後受到消費者購買意願快速恢復的推動,相關業態活躍度將會顯著提升。承壓型業態消費整體受疫情衝擊更大,餐飲、 體驗兩大類租戶整體表現可能相對低迷。

疫情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初判

三、從長期看來,中國消費市場及零售地產市場仍具韌性

當疫情結束後,中長期的消費市場將回歸經濟基本面,消費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是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國內產業積極調整轉型,從高增長轉型為高品質,經濟增長更具可持續性。中國高速推進的城市化進程將持續帶來城鎮人口增長。消費結構亦將發生改變,中產階級、千禧一代等消費群體的崛起必將重塑消費格局,激發消費新觸點。主力消費客群規模在未來的進一步擴張將持續利好中國內需增長。

對物流地產市場的影響:

一、高標倉庫市場整體需求及租金受疫情影響有限

基於疫情下更多線上渠道擴容、倉儲租金佔企業支出比例相對有限、民生相關品類需求的不降反升三大因素,我們認為高標倉庫在疫情下更顯韌性。雖然部分承租高標庫的企業尤其中小型租戶的現金流可能會受到貨物囤積、個別消費品類短期動盪、衛生升級致物流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對個別高標庫造成一定的短期影響。但與此同時,與民生相關的需求品類不降反升並有更多消費品類打開線上渠道。此外,線上消費擴容以及週轉難度的增加導致了貨物囤積,短期內或有新增租賃需求出現。因此綜合來看,無論是在市場需求還是物業租金走勢方面,疫情對於整體市場的負面影響將極為有限。中長期來看,隨著疫情控制後企業週轉提速並受益於疫情期間更多線上購買渠道的打開,整體市場將快速回歸正軌。

二、新興需求將加速市場需求格局演進

鑑於近幾年零售總額增速的放緩以及 2019 年自建庫開始更直接影響租賃市場等方面的 壓力,中國物流市場總體需求在保持韌性的同時增速或有所放緩。但同時,基於對市場的長期追蹤,我們觀察到,在經歷了黃金十年之後,中國物流市場正在發生需求格局的演變,傳統類型的需求增長正在放緩,而未來的增長點會集中在一些新興需求類型。本次疫情的極端情況在給物流市場帶來挑戰的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部分新興需求的必然性。

疫情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初判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在 2016-2019 年間以超過50%的複合增長率增長至超過3500億元的規模。本次疫情下,多家生鮮電商平臺訂單量急劇增加,線上購買生鮮的普及率大幅提高。雖然面臨訂單量的劇增,生鮮電商會在短期內面臨運力緊張的局面,但是一定程度上為整個行業的中長期發展創造新的機遇,進而激發冷鏈物流行業的市場需求。

冷鏈運營商有望急速加入市場與物流企業聯合升級冷鏈網絡,前置倉的上游環節如城市或經濟圈分配中心的需求將利好部分高標庫的租金表現。值得提到,冷鏈尤其是生鮮板塊供應鏈環節的最後一環近幾年通過線下超市聯合等方法得以初步落實。舉例來說,盒馬生鮮在上海市的線下門店從 2016 年的 7 家上升到了 2019 年的 40 餘家,而這些門店除了線下零售功能之外也同時為其線上銷售提供前置倉的功能。目前中國冷鏈市場依然面臨設施供不應求、建造成本高、地理分佈不均衡的問題。冷鏈用戶的升級需求催生冷鏈設施提供商或者運營商加入市場。近年來已有頭部傳統物流開發商將部分高標庫租給冷鏈運營商,改造成冷庫後提供給生鮮電商作為區域、城市配送中心。

通過本次疫情,市場各方主體將進一步意識到週轉效率、人員健康安全等需求的重要性, 因此我們認為包括自動化在內的一系列智能科技將提速中國高標倉庫的發展,創造更多投資機會。相比傳統倉儲,高標倉庫具有空間利用率高和合規屬性強等特點,能有效提升企業供應鏈效率。目前中國高標倉僅佔倉儲總量的 5-10%,表明現有市場存在較大升級需求的潛力。

疫情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初判

綜上,在短期內,市場活躍度及市場情緒將受到此次疫情的顯著影響,中國商業地產的各細分物業類別市場都將受到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影響,其程度將主要取決於疫情持續的時長和政策對沖的力度,同時也取決於行業內各主體的應對能力。中長期來說,我們依然保持"中國商業地產市場極具韌性"的判斷。

建議

對房企的建議:

建議房企對營銷模式進行轉換,從線下轉到線上。企業一方面可以通過第三方平臺、自有平臺進行線上銷售;另一方面也可以基於內部客戶和員工,進行推薦營銷,推行全民經紀人模式。但是目前從線上獲客到線下成交的過程是非常大的一個痛點,建議房企:

1. 可以給予價格上的優惠,通過線上綁定客戶,線下給予一定的優惠,達到後期的成交;

2. 線上轉換的過程中,房企應持續維持客群關係,給予客戶持續關懷,增強與客戶的粘性,疫情之後,第一時間促成交付。

對商業地產的建議:

1. 採取防疫安全措施,降低商業場所的疫情風險及損失;

2. 大範圍的租金減免政策,與商戶共克時艱;

3. 商戶主動自救,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的升級—— 線上線下靈活切換,關注社群營銷,關注線下配送的安全性;

4. 商業建築上更多考慮綠色、健康、開放空間。

房掌櫃綜合整理自戴德梁行、仲量聯行、中指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