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交易截止日的輸家與贏家(上)

「分析」交易截止日的輸家與贏家(上)

譯者注:本文是知名NBA評論員Dan Devine對本賽季交易截止日的階段性總結與展望;文中觀點不代表譯者,希望大家理性討論。因全文較長,因此分為兩次發佈;本文是文章的上半部分,約5500字。

今年NBA的交易截止日,並不像往年那樣勁爆又瘋狂,但是在截止日前,我們還是聽到了不少傳言,各隊也施展拳腳,完成了一些操作。而當一筆筆交易發生時,像往年一樣,我坐在辦公室裡,就像弗蘭克-“TJ”-麥基[1]那樣,平靜地去評判它們。

(譯者注:[1]弗蘭克-“TJ”-麥基:湯姆-克魯斯在1999年電影《木蘭花》中所飾演角色,一個憂鬱卻又理性的金牌主持人。)

下文是我對各隊運作的初步評價——有的得償所願,有的躊躇不前,有的重新洗牌。

1

贏家:安德烈-伊戈達拉

「分析」交易截止日的输家与赢家(上)

就算是最通情達理的人,也不一定能夠認同伊戈達拉在孟菲斯灰熊揮霍這半個賽季的方式。或許你,就像伊戈達拉本人一樣,認為這種處理方式就像一個典型的商科案例,教育人們一個運動員應該怎麼樣去爭取他們的勞動權益,並且抬高他們的名氣。又或許,你對球員拒絕上場直到他們被交易到想去的球隊這種做法持否定態度。

至於我,我的觀點介於上述兩者之間。在我看來,如果像媒體們報道的那樣,伊戈達拉和灰熊就他堅持不在孟菲斯打球一事上達成共識——即他僅僅是灰熊重建的籌碼之一,勇士想清理薪金空間,而灰熊又剛好能吃下伊戈達拉的合同,所以灰熊選擇用交易得到伊戈達拉的方式,從勇士那兒拿到一個首輪籤,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這麼看的話,伊戈達拉和灰熊,誰也沒有“綁架”誰。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我認為在他拒絕出場的這半個賽季裡,伊戈達拉本來可以剋制住自己,避免在接受採訪時談及他對於自己的下家有多期待、對於能去一支季後賽球隊指導年輕球員又有多興奮——因為眾所周知,伊戈達拉所在的灰熊隊,就是一支頗具潛力的優秀球隊,季後賽的有力爭奪者,但他並沒有在這裡指導年輕球員。

無論你正站在哪一方的立場上,你都很難不對伊戈達拉的鬼魅操作脫帽致敬。他足足在家裡歇了七個月,閒暇時打打高爾夫解悶,有空就出門遊山玩水。與此同時,他一分不差地拿到了這個賽季的合同上標註的1720萬美刀。現在他要前往邁阿密了,對他來說,那裡不僅有一支優秀的、劍指東部決賽的球隊等著他,還有一份2年3000萬的合同奉上(第二年球隊選項)。這也意味著伊戈達拉在他36歲的時候,還能多掙1500萬到3000萬。現在我們再看回這個案例分析,似乎伊戈達拉的操作怎麼看都不壞呢。

贏家:邁阿密熱火

帕特-萊利追求雷霆鋒線達尼羅-加里納利的行動因為沒能達成續約協議而失敗之後,他選擇簽下了伊戈達拉,這並不是他理想中的截止日計劃,但這次操作還是富有成效的。熱火送走了三個出場機會並不多的球員——賈斯蒂斯-溫斯洛,一名我很喜歡的多面手,但他在過去兩個月只上場了15分鐘;詹姆斯-約翰遜,一名季前體檢沒過,在最近才擠回輪換陣容裡的球員;以及,迪昂-維特斯,一名這個賽季已經被熱火三次隊內禁賽的球員——換來了三個在熱火衝擊東決的道路上能提供助力的球員。

伊戈達拉的油箱裡到底還有多少油,這一點有待觀察,但他帶來了更高層面的季後賽經驗、球場洞察力以及防守天賦,這些對於這支位置模糊、依靠密集的防守和無球跑動打天下的熱火來說,是彌足珍貴的。所羅門-希爾,在新奧爾良蹉跎了幾年、又在那個工資暴漲的2016年夏天簽下了聯盟裡眾多災難性的垃圾合同之一後,這個賽季好像有點令人驚訝地復甦了。作為灰熊的板凳匪徒,他投出了生涯最佳的38.7%三分命中率,並且他還能夠在場上防守多個位置。傑-克勞德卻是另一個反面,本賽季他僅有36.8%的投籃命中率和29.3%的三分命中率,46.6%的有效命中率也是生涯最低。但是他,和伊戈達拉一樣,帶來了防守上的多樣性,給埃裡克-斯波爾斯特拉主教練提供了富有季後賽經驗的強硬側翼,以更好地部署季後賽大戰。(克勞德和希爾在灰熊隊裡都發揮出了穩定的老將作用。另外,讓我們先不管灰熊年輕球員們的厭惡,伊戈達拉此前在勇士隊裡也以更衣室領袖和第二陣容核心的身份聞名。)

不僅在陣容補強上——在經濟上,熱火也是有所收穫的:邁阿密通過這筆交易降低了他們今年的奢侈稅,為下個賽季節省了大約2700萬美元,並且球隊裡的合同大多即將到期,在2021年夏天他們將清理出巨大的空間,從而使得他們能夠在那時的自由球員市場上大施拳腳、搜刮獵物。在交易截止日,最好的作為要麼就是穩步補強球隊實力,要麼就是給球隊爭取一個更有前途的未來,熱火看起來是魚和熊掌兼得了。

2

輸家:史蒂夫-邁爾斯(前尼克斯運營總裁)

作為一個兩天前還在為球隊嘔心瀝血、在截止日前操作交易的傢伙來說,就這樣失業著實令人難受。但有的消息源聲稱,邁爾斯可能會軟著陸,所以他也許不是我們榜單上的頭號輸家。

贏家:紐約尼克斯!

「分析」交易截止日的输家与赢家(上)

隨著邁爾斯的離開,他把馬庫斯-莫里斯放在球隊長遠建隊計劃中的打算也宣告破產。總經理斯科特-佩裡在截止日完成了大家(包括許多球隊)意料之中的首要交易:成功地送走莫里斯——一名正值當打之年的合同年球員——換來了一些未來資產。

莫里斯將前往洛杉磯快船,而尼克斯得到了2020年快船首輪選秀權;2021年快船首輪互換權(這是一個看起來根本不可能比尼克斯好的順位);2018年次輪秀優素福-薩農(2018年第2輪第14順位被奇才選中)的簽約權,他是一名20歲的烏克蘭後衛;2021年快船次輪選秀權;以及莫-哈克萊斯,尼克斯即可以選擇今年夏天帽上操作留下他(他們有鳥權),也可以放走他以清理出1100萬美元的薪金空間。

更理想的情況應該是,尼克斯本可以找到辦法用他們的短約換來更多年輕球員和選秀權。但是在莫里斯數據爆炸的時候果斷出手,賣個好價錢,也是個不賴的操作。現在就讓我們靜觀尼克斯管理層接下來的操作吧,據說CAA[2]的高層里昂-羅斯會成為他們新的運營總裁。

(譯者注:[2]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美國著名的演藝及體育界經紀人公司。)

但是,儘管如此......

輸家:還是紐約尼克斯!

詹姆斯-多蘭已經聽到你們球迷開噴了,但他還是不會賣掉尼克斯,是的,絕不。但是你們還是繼續罵吧![3]

(譯者注:[3]:在美國NBA文化圈中,因為尼克斯在老闆多蘭的帶領下常年擺爛,漸漸尼克斯成為了一個“梗隊”,球迷和評論員常常調侃NBA時也不忘無腦黑尼克斯。結合原文作者分析,尼克斯在這筆交易裡的表現中規中矩,因此此處只是調侃。)

3

贏家:明尼蘇達森林狼

「分析」交易截止日的输家与赢家(上)

森林狼上週四晚上最後的選擇,與他們此前的一系列操作比起來,可謂是天差地別。週四晚上的大交易後,八名新球員閃現明尼蘇達。這樣看來還是不錯的,早上他們還是一支送走了唐斯的好兄弟考文頓的擺爛隊,氣得唐斯在網上發生氣的表情包——晚上他們又搖身一變,成了一支弄來唐斯的另一位好兄弟拉塞爾的擺爛隊。拉塞爾的到來,或許能真正讓唐斯走上正軌吧。

經過了很多個月的公開追求之後,羅薩斯總經理終於讓德安吉洛-拉塞爾登陸明尼蘇達,與此同時,同度五年半令人沮喪的歲月後,他們還是要和安德魯-威金斯說再見了。對於森林狼來說,威金斯這份還剩三年,總值最多高達9470萬美元的大合同,一度看起來是沒有辦法甩掉的,但是他們還是辦到了,對於他們來說這也算是一個勝利。而在這筆交易裡到來的上賽季新科全明星——一個既精於打高位擋拆,又能爆炸式下三分雨的一號位——甚至,他與唐斯的密切關係,或許能把唐斯拽出泥潭。這看起來應當值得明尼蘇達的擁躉們忘情慶祝一番。(但事實上,不要忘了森林狼在這筆交易裡,送出了一個前三順位保護的2021年首輪籤,還是別高興得太早了。)

森林狼修葺一新的先發陣容勾起了我的興趣:唐斯(24歲),拉塞爾(23歲),新秀賈瑞特-卡爾弗(20歲),前掘金球員馬利克-比斯利(23歲,他本賽季在掘金的輪換陣容裡有點掙扎,但他是上賽季掘金拿下西部第二把交易的板凳功臣),以及胡安-埃爾南戈麥斯(24歲,在西班牙隊2019年FIBA世界盃的奪冠之路上,他成長為馬克-加索爾身邊的空間型五號位,力助球隊斬獲金牌)。我不會太指望這個全新的團隊能夠馬上把16勝36負的森林狼搶救進季後賽,但相比之前那套陣容,他們顯然更有攻擊力。至於他們能打出怎麼樣的防守,這取決於唐斯最終對自己的定位,不過這也是後話了,有了這次大交易的珠玉在前,我們就一起期待吧。

如果唐斯和拉塞爾能把他們場下的友誼轉化成場上的化學反應,如果比斯利和埃爾南戈麥斯在得到了更重要的角色後能繼續閃耀,又如果萊恩-桑德斯主教練能圍繞著諸如約什-奧科吉、埃文-特納、詹姆斯-約翰遜、雅各布-埃文斯和奧馬裡-斯佩爾曼打造第二陣容......那麼也許,在坐擁吉米-巴特勒卻慘淡收尾的那個賽季之後,森林狼又燃起了重建的火苗。但是,如果上述的都沒有發生呢?好吧,至少他們有做點嘗試,讓球隊再次運轉起來,而不是眼巴巴地看著唐斯成為隊史上又一個失意出走的球星。

保留意見:金州勇士

「分析」交易截止日的输家与赢家(上)

相比起我在Ringer的好同事Kevin O’Connor,我對威金斯在勇士的前景並沒有這麼看好。我傾向於認為,如果一名球員給你提供了大約450場比賽和16000分鐘出場時間的樣本做參考,那麼最後得出來的結論,大概就是這名球員已經定型了,他就這樣了。過於期望他換了一身球衣就能由內到外改頭換面,可能最終還是會令你失望。此外,儘管我認為送走拉塞爾是一個明智的決定——我只是從來都沒有覺得過他能和健康的斯蒂芬-庫裡以及克萊-湯普森兼容,但是我也不能一口咬定在這個時間節點送走拉塞爾,就是最精明的選擇。接下來的夏天的自由球員市場並沒有太多球星,要時能在那個時候把拉塞爾擺上貨架,再搭上勇士這賽季極有可能獲得的前五名籤位,也許能讓勇士在多付出一點籌碼的情況下,給球隊注入更爆棚的天賦。

但我確實認為勇士這次的博弈也有為人稱道之處。勇士堅持要森林狼交易2021年的首輪選秀權,不少分析師和球探們認為2021屆新秀相對於2020屆來說,更有深度,也更富有天賦。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選秀權設有前三順位保護,而如果森林狼真的在明年拿到了前三順位,那麼到了2022年,這個選秀權就變成了無保護的首輪簽了。其實勇士就是在對賭一件事情——即使有了拉塞爾的助力,森林狼下賽季還是不見起色,甚至更爛。(呃......如果他們還是像現在這樣,不好好防守,講真到時勇士可能還真賭中了呢。)而用威利-考利-斯坦、亞歷克-伯克斯以及格倫-羅賓遜三世從獨行俠和76人換來了四個次輪籤之後,勇士的制服組手上突然又多了一堆選秀資產,等到水花兄弟復出,那支真正的勇士隊回來了,制服組又會拿著這些選秀權做怎樣的補強呢?考慮到把埃文斯和斯佩爾曼送到森林狼之後,勇士已經把薪金降到了奢侈線以下,下個賽季他們也不用交重複奢侈稅了,這樣的話拉科布老闆和他的集團將有更多的財力投入到升級球隊中去。

話說回來,如果威金斯啪啪打我臉,以他的閃耀表現重新證明自己,那麼這次賭博就會成為一筆有里程碑意義的截止日交易。但是被他過去幾年的許多次曇花一現打擊到之後,我還是需要他用持續高光來贏回我對他的信任。

4

贏家:洛杉磯快船

「分析」交易截止日的输家与赢家(上)

在傾其所有,包括送出半打的首輪籤後,快船才弄來科懷-萊昂納德和保羅-喬治。也因此,快船已經沒有辦法在這個交易截止日前亮出太多有誘惑力的籌碼了。(換個角度看,至少他們不想失去目前隊裡的許多人。)但是他們還是湊夠了相對來說能給出的一些籌碼,讓我們來看看:哈克萊斯的到期合同、2018年樂透秀傑羅姆-羅賓遜以及他們的2020年首輪籤。他們以此換來了垂涎已久的鋒線球星,馬庫斯-莫里斯。

莫里斯有著出色的繞掩護投籃,這賽季他轟出了43.9%的生涯最佳三分命中率,不論是對快船的首發還是輪換陣容而言,用莫里斯取代哈克里斯絕對是進攻端質變式的升級。事實上,在糟糕的尼克斯隊的前幾個月,莫里斯是被當成進攻端的第一選擇。只要他能儘快適應自己的新角色,在喬治和萊昂納德身邊打球,他會得到更多的空位機會,以及面對相對薄弱的防守者,這些都會令他如魚得水。對於道格-裡弗斯主教練來說,6尺8、235磅的莫里斯既強壯又靈活,是又一個可以在潛在的季後賽對決中,拿來針對勒布朗-詹姆斯的防守者——這些年在季後賽的交鋒裡,莫里斯直接對位詹姆斯的次數比任何人的都多。(但是快船仍然沒有找到在系列賽裡防守安東尼-戴維斯的合適人選。不過,其他隊伍看起來也沒有這樣的人。)

回到交易本身,為了得到莫里斯,快船不得不送出2020年首輪選秀權,外加2021年首輪互換權(請忍住別笑)以及來自活塞的2021年次輪選秀權,他們所付出的東西一點都不少。但如果你是一個鉚足勁想要奪冠的競爭者,用未來換當下是你必須要付出的代價。斯蒂夫-鮑爾默同意簽下萊昂納德和保羅喬治,以讓球隊馬上富有競爭力時,他就已經傾盡所有了,再也沒有選擇的餘地,再也沒有退路。而現在,快船大概是整個西部陣容最雄厚的球隊,他們已經亮出底牌,必須要揚帆起航了。

略輸一籌:洛杉磯湖人

「分析」交易截止日的输家与赢家(上)

當同城死敵外加最大競爭對手截胡了自己也想要的球員,湖人很難再找到一個能和萊昂納德、喬治這樣的鋒線對得上位的防守悍將(考文頓或伊戈達拉符合這點,但湖人給不出火箭或者熱火想要的籌碼),也很難換來能帶動第二陣容的進攻發動機(比如博格丹-博格丹諾維奇、德里克-羅斯等等)。

不過這只是一次相對的失敗。目前湖人對第二名的快船還保持著一定的領先優勢。他們還是有能力在季後賽裡闖出一片天的,所以也並不是有太大必要去進行太多的人員變更導致打破現在的化學反應,在自由球員市場裡,他們仍有機會淘到適合的球員。

5

贏家:休斯頓火箭

「分析」交易截止日的输家与赢家(上)

我對自己接下來要做的分析持模稜兩可的態度。畢竟,火箭拿他們的當家大中鋒以及今年的首輪選秀權換來了一個側翼3D搖擺人、一個2024年的次輪選秀權,以及......布魯諾-卡博克洛——兩年又兩年,兩年之後又兩年,他還是沒有兌現天賦。你看,除了考文頓,拿卡佩拉換來的這些東西,好像也就這樣吧。

但是我又能說什麼呢?我還是稱讚一下火箭的操作好了。朋友們,你們看,把克林特-卡佩拉換成羅伯特-考文頓之後,火箭的首發陣容裡沒有一人的身高超過6尺6,這本質上就是把拉塞爾-威斯布魯克變成了一個6尺3的、沒有喬爾-恩比德保駕護航的本-西蒙斯——全線快速推進、依靠轉換進攻大殺四方、在開闊的陣地空間裡瘋狂切入——這是一種激進而極端的結果。我不太確定接下來這支火箭隊還能防住誰,但是如果他們能每晚拿下120+的分數,管他能不能防得住呢!我就說出我那該死的願望吧,登哥、威少給我好好大幹一場!

原文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