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與現實冰火兩重天:中國足球聯賽被“新政”打入寒冬期

計劃與現實冰火兩重天:中國足球聯賽被“新政”打入寒冬期

中國足球在迎來了新的掌門人後,也開啟了新一輪的變革浪潮。讓人吃驚的是,限薪令、工資帽等一系列為投資人“量身定做”的減負新規之後,卻換來了大量中甲、中乙球隊解散、退出的嚴酷寒潮。計劃與現實冰火兩重天,中國足球如何拯救低級別聯賽?學習歐洲頂尖足球強國的同時,或許我們可以將目光轉向越南、泰國這樣的東南亞近鄰。

一份薪酬表:“勸退”9支職業聯賽球隊

在疫情陰霾籠罩華夏大地之前,中國足球的寒冬期已經早早到來。就因為中國足協要求各支俱樂部遞交薪酬簽字確認表,這樣一種實打實“消滅”欠薪問題的新規後,就使得3支中甲和6支中乙俱樂部選擇退出本賽季的職業聯賽。

計劃與現實冰火兩重天:中國足球聯賽被“新政”打入寒冬期

4支中甲和10支中乙俱樂部先後宣告退出

如果說2019賽季前,中甲延邊富德和4支中乙球隊退出職業聯賽,還只是一波短暫的寒流,那麼2020年剛剛到來之時,就有多達9家職業俱樂部“放棄治療”,對於中國足球聯賽體系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

計劃與現實冰火兩重天:中國足球聯賽被“新政”打入寒冬期

川足努力留在中甲:最終還是曲終人散

已經通過推出新政來減負投資人的中國足協,信心滿滿地想要打擊一把“欠薪問題”,不曾想卻實實在在地“打了自己的臉”。原本遞交薪酬簽字表的時間是1月15日,隨後為了自己的“面子”推遲到1月31日,最後又延後到2月3日。不過沒錢的,終究還是沒錢,該退出的最終還是退出了。

計劃與現實冰火兩重天:中國足球聯賽被“新政”打入寒冬期

大連一方改名大連人俱樂部

“勸退”投資人的不僅僅是“不許欠薪”,還有著更多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國足協想要“職業化”的心太迫切了,無論是宣佈所有球隊即將改為中性名稱,即不可有贊助商的名字出現。以及要求中甲球隊配備5個完善的梯隊,這些都成為了“壓死”投資人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限薪令”未必讓投資人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但是“球隊名字中性化”卻是真正斷了球隊的財路和投資人的興趣。

計劃與現實冰火兩重天:中國足球聯賽被“新政”打入寒冬期

多隊退出的中乙聯賽可能在2020年遭遇“停擺”

中國足協原本的規劃,中超、中甲、中乙聯賽能夠從2020賽季到2025賽季將規模分別擴大到18支、20支、48支。不過眼下的現實,卻是2020賽季中乙聯賽可能會面臨“暫停”。甚至說這並不是疫情所導致的結果,反倒是成為了一條中國足球的“遮羞布”。

歐洲低級別聯賽如何生存?百年底蘊靠的是球迷基礎

對於急迫著想要實現真正職業化的中國足協,或許他們應該靜下心來好好看一看,歐洲足球強國的低級別聯賽,是如何做到百年不衰?

計劃與現實冰火兩重天:中國足球聯賽被“新政”打入寒冬期

瓦爾迪曾混跡英格蘭第8級別聯賽

在英國,這個人口和麵積或許僅有中國一個省大小的足球強國,有著24個級別的聯賽體系。更重要的是,他們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理論上講,第24級別的球隊有朝一日也有升上英超的可能性。

計劃與現實冰火兩重天:中國足球聯賽被“新政”打入寒冬期

降級的奧維耶多通過前青訓球員發起眾籌自救

對於歐洲聯賽中的低級別球隊,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在於歷史沉澱。這裡的很多小球會都有自己的死忠球迷組織,他們很多會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支持著自己鍾愛的球隊。那些小球隊們的球迷組織儘管規模不大,但瘋狂程度並不落於下風。他們自己青訓體系培養出的人才,賣出後既可以為球隊帶來收益,也可能在某一天成為球隊經濟危機時的“救世主”。無論是伊涅斯塔慷慨解囊拯救阿爾巴賽特,還是馬塔、卡索拉和米楚等前奧維耶多球星伸出援手,號召到兩萬多球迷眾籌拯救已經被當地政府拋棄、陷入經濟危機的球隊(甚至連全球首富、墨西哥電信巨頭卡洛斯-斯利姆都參與其中),都是獨屬於歐洲足球的故事。

計劃與現實冰火兩重天:中國足球聯賽被“新政”打入寒冬期

過去6年,切爾西向90傢俱樂部外租過球員

更為重要的是,混跡於低級別聯賽的小球會可以很容易地從高級別聯賽俱樂部租借一些年輕人,每年的轉會費投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龐大的足球人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球會的運營成本。因為轉會禁令,導致切爾西在去年夏天召回了多名球員,不過他們依舊有很多外租球員, “藍色出租車”的外號真是名不虛傳。

計劃與現實冰火兩重天:中國足球聯賽被“新政”打入寒冬期

五大聯賽球隊外租球員身價榜

更為誇張的是,皇馬外租球員的身價達到了2.3億歐元左右。這些豪門球隊在人才培養和選拔上的力度,就養活了很多小球會和低級別球隊。甚至說一些中下游的五大聯賽球隊,比如薩索洛、佛羅倫薩、亞特蘭大和卡利亞里,都為整個市場貢獻了超過上百名的外租球員。

轉身看看我們的近鄰:越南和泰國如何打造聯賽體系

如果說歐洲足球的百年底蘊是中國眼下羨慕不來的,那麼我們不妨看看東南亞近鄰泰國和越南,是如何發展自身的聯賽體系,隨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計劃與現實冰火兩重天:中國足球聯賽被“新政”打入寒冬期

泰國4個級別的聯賽體系共上百支職業俱樂部

泰國足球在進入21世紀後,有著飛速的發展。曾經泰國裝備公司在1950年代每天只能生產2-3個足球,不過這個數字眼下已經發展到僅是曼谷的工廠,每天就要生產1.2萬個足球。儘管一部分被出口,但依舊說明了泰國本土足球產業的發展。“全國足球聯盟”是泰國第三級別足球聯賽,共有超過70支的球隊。加上第一級別的泰超和第二級別泰甲,這個國土面積僅有52萬平方公里的國家,擁有著超過100家的職業足球俱樂部。

計劃與現實冰火兩重天:中國足球聯賽被“新政”打入寒冬期

泰國足球近年來多次羞辱國足是意外嗎?

隨著國內足球產業的飛速發展,泰國聯賽已經擁有了極好的球迷基礎。國內聯賽霸主、打入過亞冠東亞區8強的武裡南聯,上座率時常達到3.5萬人、泰超與泰甲聯賽的電視轉播權收入,2017-2020這4年的最新合同達到每年10.5億泰銖(2.22億人民幣),是2013年的5倍!

計劃與現實冰火兩重天:中國足球聯賽被“新政”打入寒冬期

越南的計劃是2030年打入世界盃

比泰國戰績更加驚人的是東南亞的另外一支球隊---越南。他們眼下在世預賽亞洲區G組位居小組第一、亞洲盃殺入8強、U23亞洲盃還曾經打入決賽。關鍵點在於從2007年起,越南與英超多家球隊開始合作,大力發展青訓體系。過去的8年,越南足球擁有6個年齡段的全國聯賽(21、19、17、15、13、11)。與曼聯合作的PVF青年隊,曾經贏得過越南乙級聯賽的冠軍,不過為了更好地培養年輕人,他們甚至放棄升級的機會,繼續留在低級別聯賽中鍛鍊年輕球員。底層聯賽越發紮實,最終使得越南人厚積薄發。

結束語:

中國足球的低級別聯賽球隊中,需要的是老帥徐根寶昔日裡紮根崇明島的“耕耘精神”。當太多的投資人掛鉤政策,就讓足球失去了原來的味道。缺乏對於足球應有的那份純真,自然也就無法贏得球迷真正的認同。沒有了球迷,就像是失去了根。當風雨來襲時,只能隨之飄搖,就是最正常不過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