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為什麼能獲得奧斯卡?

意識形態是最基本的共鳴


《寄生蟲》這部片子是韓國人自己把褲子脫了,然後給大家看。很多白人可能此前從來沒有看過韓國人的私處,現在一飽眼福,隱隱然覺得饒有興致,決定要給一個獎。這樣的潛臺詞就是:親愛的亞洲人民,只要你們都願意像韓國人一樣脫褲子,都有可能得一個奧斯卡大獎。

這部電影裡有一個韓國好人嗎?

自私冷漠,巧取豪奪,嗜血。一個正面形象都沒有。

韓國人的狡詐,韓國富人白痴,底層人民為了過上好生活不擇手段。這才是真正的亞洲人,這種亞洲人和一百年前白人們描寫的亞洲人沒有任何區別。故事裡的主角像蟑螂一樣生活在地底,此前甚至有人已經生活了很久,好像這就是亞洲人的一種基本生活形態。

這些亞洲人每天夜裡從地底爬出,趁著主人沉睡,悄無聲息地躡手躡腳地沿著樓梯直奔廚房,偷吃裡面的食物。眾所周知,蟑螂一般不進主人的臥室,它們最喜歡的只有廚房。

看起來彬彬有禮的管家是一個賊,賊再把其他的賊用欺騙的方式引進到主人的家裡,這非常讓人噁心。真沒想到韓國人是這樣的。

韓國底層人民的生活非常艱難,但是政府卻不管不問,暴雨來臨,社區被淹,底層人民只能自救,命懸一線。而政府呢?一個鬼影子都看不見。從暴雨來臨到暴雨停止,政府就像空氣一樣,不,空氣還能讓人呼吸,政府連空氣都不如。富人們在遭遇暴雨災害後,只是不停地抱怨自己的露營計劃落空,然後第二天繼續開開心心地開爬梯。

富人的別墅豪華氣派,別致有趣。窮人居住的地方堪比印度的貧民窟。韓國或者說亞洲呈現出的進步和繁華就像是一個假象,貧富差距大上天,這是一個即將崩潰的地區,這是一個需要拯救的地區。

韓國為什麼會拍出這樣的影片?韓國為什麼敢講“真話?”韓國為什麼敢於大膽地露出私處?白人們陷入了沉思。

其實這部影片在美國的票房並不是很好。

自10月在北美院線開啟點映以來,《寄生蟲》憑藉“平臺模式”持續擴大放映規模,從3家影院到最多時進入620家影院,截至12月底已累計至2263萬美元(約合1.55億元人民幣)。

北美的普通人並不當回事,真正感興趣的是美國精英階層。

韓國可以說是美國教育出的最好亞洲人,韓國人的意識形態教育早就超過日本,是年級第一名。日本的年輕人早已厭倦了美國式的價值觀,他們慵懶,內卷,不想奮鬥,窩在家裡刻苦創作動漫,只關心自己喜歡的事情,甚至於連學習英語也沒有興趣。

韓國人不同,精神亢奮,醉心於擁抱西方價值觀。

底層人民是蟑螂,而且嗜血。這不單單是影片裡表現的觀點,更是財閥們的共識。

電影裡的富人傻乎乎的,任憑韓國窮人的擺佈欺騙,他們辛苦創業的家產,被窮人竊取,被窮人佔據,最後被窮人謀殺。而蟑螂一般的窮人,為了廚房裡的殘湯剩飯,甚至於自相殘殺,毫無道德可言。

影片裡的富人有什麼錯嗎?他們至少看起來很善良,他們給窮人們提供工作機會,提供食物,完全相信這些窮人。自己的豪華大別墅放心讓窮人們管理,而這些窮人卻幹出這樣的事情,真是令人羞恥,令人震驚。這些窮人沒一個好人,韓國的問題就是這些窮人太貪婪,不知道感恩。

眾所周知,韓國的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已經是發達國家。而這樣發達的亞洲國家所表現出的真相卻是如此不堪,那麼另一個人均遠不如韓國的國家,豈不是更加殘酷?這就是邏輯推導。亞洲仍然是黑暗的,即便是美國最好的學生都是如此,那麼另外一些成績遠不如韓國的國家,難道不是暗無天日?

電影的文藝作品,是意識形態最好的傳播方式,電影裡呈現出的故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應該就是真相。看完這部電影,白人們會長吁一口氣,更加堅定地認為亞洲人就該被統治,他們就是這樣的蟑螂或者白痴。

近幾年來,特別是08年金融危機以來,西方國家開始對亞洲憂心忡忡,亞洲人創造了許多的奇蹟,其經濟獲得了巨大成功,亞洲似乎朝著更加富裕更加進步方向前行,亞洲一個個超級現代化的城市不斷地拔地而起,亞洲的工業產品遍及全球。難道說亞洲就此崛起了?這樣的真相真是難以令人接受,這其中一定有貓膩,一定有不為人知的事實,一直到這部“最偉大的最敢於揭露真相的《寄生蟲》問世。”

毫無疑問,這才是真相,這才是真正的亞洲,只有美國教育出的韓國敢於這樣做,光鮮亮麗的繁華背後就是這樣令人恐怖的一群群蟑螂。真沒想到,韓國的私處爬進爬出的竟然是一隻只蟑螂,太令人噁心了。也太令人興奮了,這一刻,竟然感受到了疑似高潮的樣子。

話說回來,同一個導演,如果講述一個韓國人射殺美國人的電影,如果他敢這樣拍的話,無論劇本有多棒,故事情節有多麼吸引人,畫面處理多麼漂亮,故事剪輯如何精彩紛呈,他會拿到一個白人的電影獎嗎?

我只覺得噁心,就像是扒拉開一盤冷麵,赫然出現了一隻蟑螂。而這家餐館的老闆竟然因為製作冷麵的手藝高超,獲得了國際大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