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真的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嗎

《康熙王朝》是由導演陳家林、劉大印執導,2001年中國大陸拍攝的一部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陳道明、斯琴高娃、茹萍、李建群、高蘭村、胡天鴿等主演,可謂演員陣容強大無比。其實《康熙王朝》的原劇名叫《康熙帝國》,一共50集。它是在

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的基礎上改編的,其背景故事是清朝世祖順治帝的末年和聖祖康熙帝在位時的事蹟。該劇從順治皇帝哀痛愛妃董鄂妃病故時講起,直至康熙在位61年駕崩而止。是第一次以正劇的角度濃墨重彩刻畫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滿傳奇的一生。

《康熙王朝》: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真的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嗎

《康熙王朝》海報

當年,46集的《康熙王朝》在中國內地開播前,它的50集版本已在臺灣和香港播出,均取得了相當高的收視紀錄 。在內地,《康熙王朝》的收視率達到了13%,全面超過了《雍正王朝》和《大宅門》的收視率。2011年12月,《康熙王朝》獲得中國電視劇產業二十年“百部優秀電視劇”獎 。

劇中,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皇帝可謂是演活了康熙,資深藝人的演技無可挑剔,陳道明老師通過對人物的研究在演繹的時候可謂是入木三分對人物刻畫的非常到位在該劇播出後也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更有甚者認為康熙皇帝就是陳道明老師演的那樣。那麼看完《康熙王朝》,除了陳道明老師的精湛演技,我們不免想知道歷史上真正的康熙是否真的具有過人的能力,堪稱是“千古一帝”哪?又是不是能擔得起“千古一帝”這個稱號?

帶著問題我們繼續往下探討:

《康熙王朝》: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真的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嗎

《康熙王朝》康熙—陳道明 飾

一、細數康熙皇帝傳奇一生的功績

1.裁撤三藩,鞏固政權。無論是在《康熙王朝》《鹿鼎記》等影視劇中還是在小說史書中我們知道三藩是指三個降清的明將:平西王吳三桂,鎮雲南;平南王尚可喜(子之信),鎮廣東;靖南王耿繼茂(父仲明、子精忠),鎮福建。尤其吳三桂我們是不陌生的,實打實的漢奸第一人了,先是投降滿清引清軍入關,後又帶頭造反想自己當皇帝,是三藩中最大的刺兒頭。早期,三藩確實為滿清平定天下坐穩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一定意義上也有利於華夏大地的迅速穩定。可是,後來的三藩逐漸坐大尾大不掉,三藩的一應開銷給剛入主中原的滿清王朝財政造成了巨大的負擔,而且後面還有

演變成封疆裂土、劃地稱王的態勢。而如果說康熙一朝還能容忍三藩帶來的巨大開銷負擔的話,搞分裂乃至推翻滿清王朝取而代之是康熙皇帝絕對不能容忍的。所以,康熙皇帝他要裁撤三藩來強化皇權,鞏固滿清王朝的統治政權。這也使得避免了剛剛經歷過王朝更迭的華夏大地剛剛有點復甦的苗頭被再次陷入到無休止的戰亂中。

《康熙王朝》: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真的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嗎

《康熙王朝》三藩聚首

《康熙王朝》: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真的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嗎

《康熙王朝》三藩聚首

2.收復臺灣,開府設縣,完成了大一統。眾所周知,自古至今臺灣一直是我們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人民與我們都是一脈相承都是炎黃子孫。哪怕今天很多臺灣的人士和國外一些勢力都在想辦法將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也改變不了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個事實。當初大明時荷蘭入侵臺灣被鄭成功收復回來了,自此鄭成功及其後人便世守臺灣。然而,到了大清入駐中原,臺灣鄭氏卻趁大清王朝無暇顧及臺灣想把臺灣孤懸海外自立為國。所以,康熙一朝便任用施琅等一班能臣干將收復了臺灣,之後並在臺灣開府設縣、勸課農桑,從而實現了華夏大地的大一統並加強了對臺灣管轄的力度,不僅有利於鞏固政權的實現也促進了臺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康熙王朝》: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真的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嗎

《康熙王朝》收復臺灣

3.抵禦外侵,締結和約。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國在尼布楚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表明康熙帝獨立自主外交的勝利。
4.親征朔漠,善治蒙古。蒙古成為清朝北部堅固的長城。
5.重農治河,興修水利。停止圈地,招徠墾荒,恢復生產。
6.移天縮地,興建園林。康熙先後興建暢春園、避暑山莊、木蘭圍場等,乾隆又大興“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圓、萬壽山清漪園(後改名頤和園)和圓明園等,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推向高峰。
7.興文重教,編纂典籍。他重視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律歷淵源》、《全唐詩》、《清文鑑》、《皇輿全覽圖》等,總計60餘種,2萬餘卷。

《康熙王朝》: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真的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嗎

《康熙王朝》會盟蒙古諸王

《康熙王朝》: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真的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嗎

親征朔漠

以上七點功績,足可以說明康熙皇帝一生的傳奇和功業。可以說,康熙一生玩弄權謀對帝王之術是爐火純青了,其決斷能力、用人眼光、戰略思維、生死規劃在歷代帝王裡都是屬於第一階梯的,說他是一代雄主確不為過。

二、現實中康熙皇帝開始對華夏發展進程的罪過

清朝其實太被熟知和能拿得出手的就康熙雍正乾隆爺孫仨,而康熙算是最能拿得出手的了,康熙常常讓人們拿來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比擬。而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本人也是時不時拿自己和這些以前的歷朝歷代有名的帝王來比較,特別是對明太祖朱元璋很是推崇和敬佩,並向朱元璋學習。然而,還有很多人認為康熙早已超過了前面這些帝王,被很多人稱為“千古一帝”。現實中尤其當代一大批人鼓吹說清朝某某方面好什麼的也不符實,當然了畢竟有喜歡明的有喜歡漢的更有喜歡唐的,自然有人喜歡清也沒什麼不可以,無可厚非。不能因為滿洲人是異族就不能喜歡吧?滿族人也是中國人,這沒異議。那麼,現實中康熙皇帝開始對華夏發展的進程其實是有很大罪過的,且聽我繼續往下給您說道:

《康熙王朝》: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真的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嗎

《康熙王朝》康熙—陳道明 飾

1.康熙皇帝開始大興文字獄,華夏文明大倒退。眾所周知,歷史上北宋時期重文輕武,雖然北宋的軍事實力不行但是文明程度達到了一個巔峰期,尤其是注重文治的情況下北宋的經濟水平事實上超過了盛唐達到了我國封建史上乃至當時世界史上的巔峰狀態。然而,滿族是馬上得的天下,自然而然滿清王朝是重武輕文的。滿清王朝認為治國重點還在於武力卻不善於文治,當征服中原漢人後他們很害怕被漢人推翻,為不使滿清和蒙元一樣他們一定程度上對百姓管控很嚴,甚至一定程度上實行愚民政策和毀壞漢民族文化文明的政策,從康熙一朝開始到後面的好幾代帝王都大興文字獄,瘋狂打壓文化層人士。文字獄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很多文化經典被毀,文明遭到踐踏。康熙也有過興文重教、編纂典籍,但是這些和潮流文化發展文明進步卻相去甚遠。

這一點上看,滿清和北宋相比,康熙跟重文的潮流似乎格格不入。

《康熙王朝》: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真的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嗎

《康熙王朝》康熙—陳道明 飾

2.康熙一朝國家一統政權鞏固卻不思更好的發展武力

看過明朝系列影視劇的朋友們都應該或多或少有所瞭解,在明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火炮營、神機營等善用火器武器的武裝力量。然而,滿期從強到弱一直到洋務運動之前這些都沒有被繼承下來,天朝上國的思想致使思想固步自封進而落後於西方諸國乃至東洋小國。

在康熙乃至順治入駐中原以前的滿清一直是在關外生活,離中原大地遙遠,不識大明火器的發達也就算了,然而入主中原且在康熙一朝國力有了天下太平後這些之前就有的厲害火器未被繼承和發揚光大就說不過去了,說到底還是根本上認為強大的大明被其征服自高自大看不起火器武器,也就有了後面晚清時期被人家用火器打開國門被動挨打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所以說,康熙一朝開始就沒有去思索更好的發展武力,只是滿足於自己的八旗鐵騎!

《康熙王朝》: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真的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嗎

大明神機營 火器

3.不思與民生息空耗國力征戰和多次下江南並大興土木修建園林

至於為什麼說康熙不思與民生息空耗國力征戰和多次下江南並大興土木修建園林哪?因為從上面列舉的康熙功績和流傳的影視劇小說野史中我們不難發現,康熙一朝一直在不間斷通過武力征伐和威懾著西北和北方的各民族及國外和國內的一些勢力,諸如針對西北準噶爾和北方蒙古諸部族的叛亂還有沙俄的入侵以及內部天地會等的征討和防備,要知道打仗會死人要徵調士兵要花費軍資。再一個,康熙好幾次南巡和修建他的功績裡面提到的那些什麼暢春園、避暑山莊、木蘭圍場等。

這些,無一不是要花費錢財徵調民力才能做得成的,凡此種種難道不是空耗國力不思與民生息嗎?等到雍正上臺後國庫空虛,就很好的印證了康熙一朝這些事早就把國庫耗空了!

《康熙王朝》: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真的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嗎

暢春園

4.康熙以喪失大片國土為代價簽訂《尼布楚條約》,喪權辱國

《尼布楚條約》,俄方稱“涅爾琴斯克條約”,是中國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簽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也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締結的第一份國際條約。雅克薩之戰後,中俄就東段邊界等問題進行交涉。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俄歷7197年8月28日),中方代表索額圖、佟國綱等與俄方代表戈洛文等在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以滿、俄和拉丁文三種文字簽訂,以拉丁文本為雙方共同簽署的正式的文本。條約規定: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及外興安嶺為中俄東段邊界,烏第河地區為待議地區;兩國嚴禁越界入侵和收納逃人;兩國人民持有護照者可以過界往來,通商貿易。《尼布楚條約》劃分了中俄兩國東部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

《康熙王朝》: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真的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嗎

《尼布楚條約》

在康熙皇帝的功績中我們提到康熙皇帝抵禦外侵、締結和約,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國在尼布楚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表明康熙帝獨立自主外交的勝利。可以說,是他的功績,因為至少是抵禦了沙俄的入侵,締結合約也為華夏大地安寧換來了和平和發展的時間空間。然而,我們的第一個近代邊界條約儘管在我們的歷史課本上一直寫這是一個平等條約,但是如果從條約內容上來看,《尼布楚條約》是一個失土條約更為貼切。尼布楚條約割讓了43.1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清政府把貝加爾湖以東的尼布楚之地劃歸了俄羅斯。可是據網上一份資料顯示俄羅斯通過談判簽訂條約不費吹灰之力擁有的土地不小於1000萬平方公里,如此看來這個條約儘管你情我願,但是公不公平可想而知了。

也就無怪乎滿期末期後人動不動就是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行徑也是有參照的!

《康熙王朝》: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真的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嗎

《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邊界示意圖

綜上,分析了康熙皇帝的功績和罪過,小編認為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一代傳奇皇帝康熙大帝功是功過是過,功績之下難免造成罪過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嘛,但是有些罪過確實是給後世造成了很壞的後果。這樣的一位帝王一生確實是充滿傳奇色彩的,無論是從功過出發還是從正面側面的訴說這麼一位帝王,也完全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都是可以稱得上是“千古一帝”了!


注:

2.小生不才,部分內容參考了網上文獻和他人文章。

3.頭條創作小白一枚,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並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