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陵“六大體系”阻擊疫情蔓延

疫情就是命令。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寧陵迅速進入“戰時狀態”,著力構建起領導組織、群防群控、線上監測、應急救治、社會救助、物資保障等六大防控體系,堅決阻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縣疫情防控呈現出平穩可控態勢。

構建領導組織體系,用好防控“指揮棒”。該縣及時成立了57個單位參加的縣疫情防控指揮部,下設“一辦八組”,形成了上下銜接、左右協調的組織指揮體系。縣領導包鄉鎮,鄉鎮幹部包村組,村組幹部包戶包人,建立起屬地責任、單位責任、一把手責任等“三大責任”,利用覆蓋縣鄉村三級的工作微信群,將防控指令等第一時間上通下達,全縣兩萬名工作人員聞令而動,防控觸角迅速延伸到全縣。同時強化督查監察,對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不力者進行嚴肅查處。

構建群防群控體系,編織防控“立體網”。該縣實行疫情信息日報告、零報告和即發即報制度,確保疫情公佈及時、準確和真實。健全基層群防群控網絡,建立起縣、鄉、村、組四級防控網絡,嚴格對所有外來、外歸人員逐個進行登記、體檢篩查,對從武漢返鄉人員一律實行居家或集中隔離觀察兩週。加強對重點場所的監督管理,取消一切群體性宴席、集會等活動。目前,全縣已居家隔離1.79萬人,設置卡點1052個,卡點排查6.5萬人,出動宣傳車6642次,取消紅白事宴請1507次。

構建線上監測體系,開啟防控“大數據”。該縣專門研發“家在寧陵”APP,通過“線上預警+線下行動”功能,實行分級網格化、在線化精準管理,所有湖北武漢返鄉人員通過手機在線每日兩次健康打卡,突發預警網格員上下聯動。運用系統數字化運算能力,生成全縣疫情熱力圖,確診人員、密切接觸者分佈圖,使全縣疫情重點區域一目瞭然、精準到點。

構建應急救治體系,築好防控“防火牆”。全縣確定兩家定點醫院,設立發熱門診22家,實行首診負責制,24小時持續接診。對於發熱人員統一安排到到定點醫院就診,專門選調40名醫療專家組成了防控及救治專家組,徵用一家酒店,抽調22名人員,對孔集鄉確診病例密切接觸人員32人進行了集中封閉式隔離。同時加強醫療救治隊伍建設,制定了嚴密的防護規範,採取封閉式管理。

構建社會救助體系,共繪防控“同心圓”。全縣愛心企業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慷慨解囊,累計捐款捐物760萬元,有力支援了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構築物資保障體系,拉長防控“供應鏈”。全縣各級財政安排疫情防控資金 1456萬元,嚴格落實確診病人醫療費用納入醫保報銷。對參加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由各級醫療機構落實特殊補助。提前做好疫情所需藥品、設備、器材和防護服、消毒劑等物資儲備,確保及時供應。加強市場監督力度,維護疫情期間正常市場秩序,滿足群眾基本生活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