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當“保姆”!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70%

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市一方面把疫情防控擺在首位,一方面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企業復工復產,企業復工復產積極性高漲。截至2月12日,從市工信局獲悉,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復工復產近1200戶,復工率達70%,重點中小企業復工率過大半。

做好“保姆” 解決企業運行困難

戰“疫”定有勝時,發展不能停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需要充足的物資供應作保障。面對疫情,為了保障市場供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克海表示,為了能及時解決企業復產中的困難,做企業“貼心保姆”,1月28日,市工信局成立了綜合協調組、材料宣傳組、生產保障組三個抗擊疫情小組,並選派業務骨幹到13家重點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生產企業駐點,讓企業有問題能夠及時解決。


政府當“保姆”!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70%

政府當“保姆”!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70%

作為我市唯一生產醫用外科口罩的企業,淄博興華一直24小時不間斷生產,即使這樣還是供不應求。“口罩需求量太大,原材料告急,設備損壞,人工緊張……”市工信局生產保障組駐點員勞志強、韓臣瞭解到企業困難後,會同經開區產業發展促進局人員迅速在省、市範圍內廣泛尋求解決渠道,設備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修復,並解決了包裝材料緊張和24名員工往返問題。

做好“保鏢”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提前謀劃,靠前工作,做好企業“保鏢”。在疫情面前,部分企業生產線在2月10日後無法恢復正常產能,部分員工無法返崗,影響到復產開工等;面對復工延遲導致企業交貨延期,部分前期已接訂單的企業無法正常履行合同、按期交貨等問題。王克海表示,對連續生產企業和已復工企業疫情防控“兩手抓”,一方面繼續保障防疫物資企業生產,進一步擴大產能,做好防控物資供應,督促企業抓好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另一方面,市工信局通過各種方式與企業溝通,指導企業進行市場調研和銷售渠道、價格、訂單等方面評估,協助企業做好營銷戰略調整和市場開拓;提倡推行新型生產模式,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探索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技術研發等業務啟用網上辦公,以另一種形式做到實際開工。


政府當“保姆”!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70%

政府當“保姆”!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70%

提前做好企業防疫安全達標,幫助企業用最短的時間恢復正常生產,加大馬力,充足生產,以產能補時間、搶市場,努力將疫情對工業經濟的影響降至最低。狠抓項目建設,緊盯重大項目、重大工程,能復工的儘快復工,具備開工條件的抓緊組織開工。積極配合交通運輸等部門做好協調,確保企業原料運的進、產品輸的出。解讀落實應對疫情穩定運行政策,使政策落地落實,讓企業獲得實惠,增強發展信心,危機中搶佔發展先機。

企業復工復產,防疫先行,安全生產。市工信局加強疫情防控同時,認真落實省、市復工復產防疫要求,進一步加強對連續生產及已復工企業的疫情防控工作,再強調、再部署,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齊翔騰達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每天早會通報疫情發展情況,企業門口設立體溫檢測,所有員工佩戴口罩測溫後上崗,人員聚集地點每日不少於3次消毒,廠區不間斷消毒;金誠石化集團根據行業特點,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集團劃分為四個區域進行科學防控,每天對廠區進出人員進行嚴格的體溫檢測及登記,每日對辦公樓、生活區、樓道、廠區道路等公共區域進行消毒防疫,確保生產防疫兩不誤;匯豐石化從企業內部組織管理入手,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了細化到崗到人的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預案,公司應急指揮中心作為處理各類防疫信息的大腦中樞,24小時無縫隙信息銜接,已經形成了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管防一體的應急管理機制。中鋁山東公司每天早調會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幹部、員工加強自身防護,利用電視、大屏、宣傳欄、標語等進行疫情防控宣傳,並且利用車載喇叭,走街串巷加強宣傳。

市工信局全力精準實施科學防治,護航企業復工復產,貢獻決勝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工信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