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足馬力保供應:復工穩供 央企成為“壓艙石”

中央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開展生產經營,一方面擴產能保證防疫物資供應,另一方面穩生產促進上下游產業鏈穩定。國務院國資委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央企業生產型子企業復工復產率已超過80%,發揮了促進經濟運行穩定的“壓艙石”作用。

開足馬力保供應

疫情防控進入最關鍵階段,多家中央企業緊急組織相關產能增產擴產、改造轉產,開足馬力生產醫用口罩、防護服等物資,並通過統籌海外採購等舉措,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一線重點醫療防控物資保障工作。

中國化工旗下的瀋陽橡膠院只用了5天時間就完成轉產準備,開始了應急醫療物資隔離服的生產,目前瀋陽橡膠院A型隔離服每天交付60套;通用技術集團中紡院所屬中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開足馬力24小時不間斷生產一次性醫用防護服面料,目前每天產能可滿足約1萬件醫用防護服生產需要;兵器工業集團北化研究院集團新華公司將防控口罩的日生產能力提升至原來的2.5倍;中糧生物科技調整產能生產供應醫用酒精,24小時生產全力保障供應,醫用消毒酒精日產能已從700噸/日上調到1000噸/日。

據瞭解,中央企業醫療物資生產保障工作已取得了積極進展,重點產品日產量實現快速增長。2月11日,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護目鏡等重點醫療物資日產量,分別提高至2月5日的2.6倍、2.8倍、2.5倍。

長江商學院大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央企已成為防疫物資生產的主力軍。在防疫一線,央企‘拉得出來、頂得上去’,沒有‘掉鏈子’,可以說起到了頂樑柱的作用,為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保障。”

為上下游復工提供保障

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電力、通信、交通、能源等央企積極為疫情防控和其他企業復工提供基礎保障。

總體上看,中央企業生產型子企業復工復產率超過80%。“一些重要的基礎保障行業復工率更高,石油石化企業復工率達到96.8%。”國務院國資委新聞發言人趙世堂說,“電網、發電企業復工率達到83%;鋼鐵企業主要子企業全面開工;機械裝備製造企業(不包括汽車)復工率達到88.1%。”

天上地下空中,央企全天候為全國人民提供“不停歇”服務。截至2月7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四家石油央企5萬多座加油站正常營業提供不間斷加油服務,湖北境內的2658餘座加油站24小時“不打烊”,全力保障市場油氣供應。

用電關係千家萬戶冷暖。據統計,春節期間,國家電網統一調配搶修隊伍、裝備、物資等資源,安排應急搶險隊伍4.9萬支、搶險人員27萬人、搶險車輛6.3萬輛24小時待命,嚴格兌現各項服務承諾,及時響應客戶訴求,快速搶修恢復供電,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用好電。

通信方面,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家運營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障疫情防控,同時推出免停機、緩停機等服務,保障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及疫情高發區用戶的正常通信,積極協助政府相關部門免費發送疫情公益短信,累計為116.95萬人次免停機、為17.48億人次緩停機。

民生保障方面,央企紛紛主動調整產能,確保生活必需品的穩定供應。目前,中糧集團每天發往武漢市場的大米超過200噸、麵粉麵條合計約50噸、食用油約300噸。華潤集團充分發揮多元化民生類企業特性,在保障燃氣、電力穩供的同時,旗下銷售企業大量採購糧油米麵、肉蛋奶蔬等,全力保障人民生活必需品的持續穩定供應。

圍繞全球供應鏈穩產能

此次疫情對於中國的貿易及國際產能合作的影響不容忽視。中央企業是“走出去”的主力軍。到2018年底,中央企業境外單位11028戶,分佈在185個國家和地區,境外資產總額達到7.6萬億元。日前,相關中央企業積極復工復產,圍繞全球供應鏈保證產能,保障國際貿易和產能合作穩定。

自2月3日起,中國電子集團總部及所屬企業已逐步復工。其旗下深科技是金士頓、希捷、西部數據等行業巨頭的重要供應商。由於該業務行業的特殊性,公司一旦停產將會對全球行業市場產生重大影響。深科技在春節期間持續工作,及時與供應商取得聯繫,自行派車到供應商庫房直接取貨,解決缺料問題。近期復工後,對一些間接崗位進行資源整合,對線外崗位進行升級技術培訓,員工奮戰在生產一線,最大限度維持生產經營持續不間斷,滿足市場需求,盡全力保證全球產業鏈的安全穩定。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旗下實業天辰耀隆生產的硫酸銨出口印度等十多個國家。為保證非常時期硫酸銨順利出口,中國化學生產不停歇,並積極協調人工、碼頭、物流等,1月份實現銷售硫酸銨38212噸。

“中央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上佔據重要位置。當前中央企業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力爭按時按約、保質保量完成各項訂單,體現了中國企業對產業鏈上下游高度的責任感,也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企業履約的決心和實力。”李錦說。他認為,中央企業有儲備、有實力,隨著中國國內各經濟領域運行逐步恢復正常,央企全球產業鏈供給將得到更大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