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建設公共網絡的十個理由[2]

創建於2019年06月01日

——送給未來的禮物

252:建設公共網絡的十個理由[2]

一、思維的盲區

基本規律:每個人思考的投資和創業半徑由ta賬號的錢決定。

I、90%的人終生思考的投資和創業半徑在10萬之內;

II、9%的人終生思考的投資和創業半徑在100萬之內;

III、0.9%的人終生思考的投資和創業半徑在1000萬之內;

IV:0.09%的人終生思考的投資和創業半徑在1億之內;

而真正的創新投入至少在10億以上,這就使得創新和未來成為極少數人思考的專利。

因此,禁錮創新思維的不是教育,而是金融體系。

99.99%的人從未真正思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創新和未來,

是人類與創新和未來絕緣的根源。

252:建設公共網絡的十個理由[2]

另一方面,創業扎堆出現在10萬元單位的領域,使這些領域必然成為惡性競爭的黑海。

每年會有數百萬十幾萬元的投資,因惡性競爭而被“燒掉”。

數百萬,十幾萬為單位的投資,總量是萬億級別,甚至數萬億級別。

為了避免自己的十幾萬投資被燒掉,大家拼命加班加點,拼命取悅消費者,拼命促銷,但對大家而言,這些拼命只是產生了更多的成本。

虧損不僅不會因為大家的勤勞與努力而停止,反而會加劇。

深陷泥潭的大家感到絕望,把希望寄託在未來,希望給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

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在受自己承受的苦難........

但問題的關鍵:教育並不能改變思維的方式,教師也是這樣思考問題。

因此,如果大家不能走進思維盲區,大家對教育的玩命投入,只會更早的將我們的下一代拉進“競底”的泥潭。

二、公共網絡能夠讓每個人走入創新區

大家會發現:

10億人每人付出1000元的勞動,總量是1萬億投資。

這1萬億投資可以輕鬆創造數十萬億的新增資產和技術。

大家以這些新增資產和技術為抵押,可以繼續創造數十萬億的提貨憑證。

這數十萬億的提貨憑證再投資,可以調動數十萬億的勞動,

可以使每個領域都實現智能化、無人化,

創造數千萬億的新增資產和技術,對應數千萬億的股權資產和充足的提貨憑證。

這些股權資產和提貨憑證被繼承,會給大家的下一代創造經濟自由和時間自由。

252:建設公共網絡的十個理由[2]

在股權共享的創新區,創新者以自己資產為抵押,叫發行提貨權。

也就是說創新者(你)幹1天,創造1天的價值,這個價值直接由系統變成你第2天的權力。

這就使創新者(你)第2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