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不延误办案 疫情不阻断信访——廊坊市人民检察院远程办案应用助力防控、办案“两不误”

近年来,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推进“智慧检务”工程的统一部署,廊坊市检察机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建成覆盖全市的等级保护、分级保护和视频网络系统,建成远程提讯、远程庭审、远程接访、远程会议调度、远程案件讨论、远程刑事执行检察和远程侦查调查指挥中心等一系列远程办案应用模块,为提升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提供了先进科技保障,为推进全市检察检察机关全面协同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根据高检院、省院关于坚决做好检察机关疫情防控工作、加强案件办理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廊坊市人民检察院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和检察自觉,迅速响应,加强部署,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全面推进远程办案系统应用,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战“疫”、办案两不误。

远程调度部署

2月11日,廊坊市人民检察院以网络视频形式召开全市检察机关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会上,市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胜喜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高检院、省院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检察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推进远程办案、网络接访、移动办公等应用,切实做到防控、办案“两不误”。

远程讯问

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落实疫情期间隔离、防控工作要求,同时保证案件依法及时办理,防止案件超期和不必要的延期、退查,防止超期羁押,全市检察机关充分利用远程提讯平台对看守所在押犯罪嫌疑人及时进行讯问,有效保证了案件办理进度和依法从快打击破坏疫情防控犯罪,有效控制了“案-件比”,实现了疫情防控与依法办案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

目前,全市市、县两级检察院均已建成远程讯问室,并在市看守所和各县(市)看守所建设了专门的讯问室,接通了视频网络和检察专线网络,实现了远程提讯的全覆盖。

远程庭审

对于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检察院办案人员积极与法院沟通联系,尽量利用远程庭审平台进行集中开庭审理。通过远程开庭和集中审理相结合的方式,以前计算上路程需要半天时间才能完成庭审案件,现在平均只需要不到半个小时即可完成,被告人也只需在看守所的专用讯问室接受庭审,极大提升了办案效率和安全性,节约了司法资源。


远程接访

为全面落实疫情联防联控措施,市、县两级人民检察院对12309实体大厅进行了暂时关闭。为畅通群众控告申诉渠道,两级院积极依托网上12309、掌上12309、热线12309和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等多个渠道,加强人员值守,确保百姓足不出户,即可利用信件、电话、网络、微信和手机APP等多种方式表达诉求。同时,两级院加强检察内部人员力量调配和程序衔接,严格按照“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和“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办理进度或结果答复”的办理时限要求办理,不因疫情降低“检察产品”质量,把“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廊坊市人民检察院本级通过以上渠道共受理信访案件63件,答复法律咨询112件。

远程案件讨论

当前,市、县两级检检察院均建成了远程案件讨论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实现两方、多方实时案件讨论,为加强市院对基层院办案指导,加强对案件办理的统一调度,解决疑难复杂案件办理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远程刑事执行巡回检察

疫情爆发以来,市检察院针对看守所被羁押人员相对密集的实际情况,为维护正常监管秩序,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在加强驻看守所检察室检察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远程刑事执行检察平台,对市、县两级看守所进行巡回检察,时刻紧绷“安全弦”,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实,确保法律监督职责履行到位。

远程侦查调查指挥

市院建成了远程案件侦查调查指挥平台,配备了实时通讯侦查调查指挥车、公益诉讼快速检测专用车和“无人机”等装备,能够实现对检察机关办理的侦查案件和公益诉讼调查案件进行远程调度指挥。春节期间,市院统一部署,对超市、菜市场等场所供应的食品、蔬菜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测,发现了一批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并向有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