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推動移風易俗 助力疫情防控

推動移風易俗 助力疫情防控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取消婚宴、壽宴等喜宴近200場,簡辦喪事40餘場,捐資公益資金達50餘萬元,全市16家星級酒店取消各類喜宴6715桌……最大程度地減少群眾聚集性活動,化解隱患。疫情發生以來,石獅市各級紀檢監察組織主動擔當,密切聯繫群眾,推動移風易俗,為打贏疫情阻擊戰保駕護航。

  切準要害,排查隱患

  2月6日,錦尚鎮深埕村一位89歲老人去世,鎮村紀檢幹部獲悉後,當即入戶慰問,同時告知疫情防控期間從簡治喪事項,次日一大早,鳳棺被抬上了殯儀車送往墓園,以往親屬弔唁、樂隊吹打繞村行進等環節皆取消。

  在祥芝鎮,經鎮村紀檢幹部細緻做好聯繫群眾工作,祥漁村蔡加輯、蔡加聰兄弟簡化喪事辦理,並捐贈20萬元及喪事出殯專用車1輛;老黨員蔡建興取消原定於正月為孫兒舉辦的週歲宴,捐資5萬元用於全鎮疫情防控……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據悉,石獅市紀委監委立足職責,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移風易俗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抓住“紅事” “白事” “佛事”等重要環節,把移風易俗納入防控督查工作重要內容,督促各鎮(街道)嚴格落實移風易俗主體責任、各有關職能部門全面履行行業監管職責。2月5日,以防控指揮部名義向全市下發《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從簡治喪的告知書》,對治喪時間、弔唁行為、聚餐伙食、出殯祭拜等做出了嚴格規定,特別是嚴禁使用西樂隊、“陣頭”等儀仗,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防止交叉感染。

  鎮村紀檢幹部同頻共振,實行“末梢神經”聯動監督宣傳。分發“閩南土味”宣傳手冊,利用流動宣傳車、LED播放屏、村(社區)廣播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宣傳紅事不辦、白事簡辦、神事停辦,積極引導黨員幹部帶頭踐行移風易俗。

  關口前移,預防在前

  “摸排企業復工情況,發放宣傳資料,走訪入戶測體溫,勸導聚集人員,協助消毒路面……”這是石獅市紀委監委3名駐村協助疫情防控一線幹部“參戰”的身影。

  大侖社區紀檢幹部深入排查,勸導取消6場宴席;

  靈秀鎮簡辦喪事15場;

  鴻山鎮勸停春節元宵期間群眾性文體活動21場。

  “金曾社區霞角今年正趕上六年一次的慶玉皇大帝誕辰民俗活動,家家戶戶均要集中祭拜,規模很大。”得知這個消息後,湖濱街道紀工委幹部會同金曾社區紀檢委員找到主事者,勸導居民取消這場大規模活動。除此之外,金曾社區還關閉了霞角大宮等場所,避免了人群聚集。

  針對閩南地區春節宗教活動多、喜事多、人群聚餐多等特點,市紀委監委及時督促提醒,壓實鎮村監督鏈條。對疫情防控相關違紀違法問題信訪舉報,堅持直查快辦,第一時間調查處置,給予談話提醒1人。

  “加強對黨員、公職人員帶頭移風易俗情況進行監督,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對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推諉扯皮、消極應付,落實防控責任不力的嚴肅問責。”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本報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