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和他的財富人生

黃光裕是中國商業史上把零售行業發展到淋漓極致的人物,他沒有任何背景,以4000多元起家在20多年的時間裡從一個窮小子成長資本大鱷,運用所有的資源為國美電器提供擴張的優勢,一度把國美電器打造成中國連鎖的第一電器商城,黃光裕本人也分別三次登上中國首富的位置,今天就為大家全面化解說一下黃光裕與國美電器的發家史。

黃光裕和他的財富人生

黃光裕


黃光裕,1969年5月出生於廣東汕頭,具體說,是潮陽區銅盂鎮一個叫"鳳壺"的小村莊。


黃光裕兄妹一共四個,黃光裕原名黃俊烈,排行第二,比他大3歲的老大黃俊欽,以及小四歲的妹妹黃秀虹,和小六歲的小妹妹黃燕虹。毫無疑問,黃光裕從小家境是不寬裕的。


1969年正是發生珍寶島事件的時候,從後來披露的資料看,當年國防戰備費比上一年猛增了34%,1970、1971年又相續遞增15%和16%。至於經商致富並不屬於人們認識的範疇。


父親常年在外奔波,母親曾嬋貞則艱難操持著一家。不過,據媒體追溯,曾嬋貞祖上在泰國經營很大的生意,因此,據說在空閒的時候,她也經常給黃光裕兩兄弟談談之前的生意,或者給兩人後來的人生以啟迪。


16歲那年,迫於環境壓力,仍在上初中的黃光裕輟學了。而隨後哥哥黃俊欽將帶著他出門做生意。母親並未阻攔,儘可能籌了一些錢給兩人做本錢。


1985年,兩人懷揣著母親借來的4000塊錢,北上到內蒙古做生意。有關具體經營項目,黃光裕後來也很少談起。結合當時的環境,有一種說法比較可信,實際上,他們在廣東收購了一些諸如電子錶之類的小百貨,然後到內蒙古銷售。這在當時仍可以歸於"投機倒把"一類,家中擔憂是不能避免的,據說有次黃俊欽去賣產品卻被抓了,黃光裕因為有事沒去而躲過一劫,經此事件後兩人覺得這種銷售必然不能長久經營。


在稍有獲利之後,兩人決定到北京發展。黃光裕回憶:第一次走出北京站時,天色已晚,為了找到一家每天五毛錢的地下旅館,"一元錢走不走?"他被熱心招呼上了一輛人力三輪車,三輪車在繞了一大圈之後,將他送到其實離車站不遠的旅館。第二天早晨,黃光裕走出地下旅館,才發現車伕其實並未帶他走遠,黃光裕抬頭看到聳立的高樓和擁擠的人群,開始幻想如何在這座城市拼出一片天地……。


黃光裕和他的財富人生

黃光裕和哥哥


國美


1987年兩人又借了一些錢,然後在前門邊的珠市口東大街420號盤下了一座兩層小樓,計100多平方米的名叫"國美"的門面。


這是一家服裝門面店。但是兩兄弟一開始服裝生意卻經營得頗不順手,黃光裕後來總結說,"服裝有款式、面料、質地、規格、等各種差異,而且季節性和潮流變化快。"稍不留神就可能造成虧本。此時黃光裕注意到周圍的電器商店生意不錯。


於是黃光裕對周圍的家電行業頗為留心和觀察,後來兄弟倆覺得家電做起來比較合適。當時家電還是有貨不愁賣,就看你能不能進貨。兩兄弟一商量,就開始掉頭做起家電的生意,1987年1月1號國美電器商店轟轟烈烈的開張了,最初經營的大多數都是相對較高的進口家電。


由於當時我國很少有生產家電的企業,這導致家電在當時屬於熱門商品,國美電器一開始兩兄弟就強調以"薄利多銷"來吸引顧客。事實證明兩兄弟的經營策略非常具有超前意識,有點像今天的拼多多,國美電器一經開業就很熱銷。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進口家電門檻很高,像國美這種個體零售店很難保證貨源,黃光裕對此回應,他們是通過廣東老鄉介紹認識的國外的家電商,從而保證了貨源的充足。


雖然黃光裕初中輟學的事情被媒體反覆提及,但是黃光裕卻非常努力,於1988年至1992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一分院,屬於經商、學習兩不誤。


黃光裕2004年年末在接受《廠長經理日報》採訪時說,如果再重新開始,可能我不會再做這個。"我不喜歡做買賣。"至於17歲就開店,他則解釋:剛開始是為了掙錢養家餬口。後來變成了一種工作,當記者問他想什麼樣的理想生活時,黃隨即告訴記者:他很羨慕那些每天按時上下班、有假期的人。


黃俊欽從小就有無線電方面的愛好,據說,有一次大年三十晚上組裝電視機,第二天,全家人醒來發現已經可以看了。生意之餘,也不忘自學無線電和IT計算機。


這一興趣愛好在國美也得到了應用,從1988年起國美開始用電腦收款,當時微機在國企中應用也不普遍,而其中的程序正是黃俊欽自己編寫的。


國美有段時間進行店面擴張,但是家電的備用不是很多,店裡要鋪擠大量電器才能證明國美的實力,但是當時兩兄弟沒有這麼資金進貨,於是黃光裕想起了兵不厭詐的故事,開始用空家電紙箱堆積在店面裡,顧客一進來看到國美的大量備貨,都相信國美的實力和售後服務,這種操作給國美電器增加銷售額。


1991年,黃光裕開始利用《北京晚報》的中縫打起"買電器,到國美"的廣告,同時刊登電器的價格。當時中縫還是"白板",所以廣告價格也非常便宜,最初每次僅為800元。國美一包就是10年,黃光裕因此獲得了第一個稱號,"中縫大王"。


業務就這樣一點一點發展起來了,陸續又開了幾家門店,店名則叫"國豪"、"亞華"、"恆基"等等。黃光裕同進口電器的代理商商量,在打廣告的時候也標註他的店鋪,以便別人知道上哪兒買。隨後他又劃出專區,展示一些品牌廠商,相應也獲得這些廠商的具體支持。


 1992年,黃光裕開始經營規模較大的電器商城,同時將店名統一為"國美",開始了連鎖經營的道路。


1993年,對黃光裕來說是重要的一年,他與哥哥黃俊欽在經營上的分歧日漸加大,最終兩兄弟決定"分家"。黃光裕獲得了"國美"的招牌和幾十萬的現金。這個當時24歲的小夥子,開始在中國家電零售行業大展拳腳。


1995年國美的連鎖電器商城達到了10家,此時,黃光裕希望可以在王府井開設一家電器商城。1996年初,營業面積達3000平米的國美王府井商城開業了,這個項目,前期的廣告投入就達到100萬。但是隨後發現,物業租金太貴,而地處市中心也不便於貨車進出。最終迫使國美提前結束租約,撤出王府井。


好在初期一些錯誤是值得的,它可以使企業積累相應的經驗,而問題又沒有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1993年的時候,黃光裕因為工作關係結識了中國銀行工作的職員杜娟,杜鵑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當時在中國銀行任放款專員。從後面看,兩人頗多共同語言,倆人在1996年結婚了。


真正的機會很快就來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家電業進入產業整合階段,一些國內的品牌,如長虹、海爾開使崛起。黃光裕迅速調整思路,抓住機遇,同國內品牌建立聯繫,並且迅速轉向以銷售國內品牌為主。


一些國內品牌在高速發展初期,仍然強調規模,都是依靠價格制勝,渠道經營較為粗放,必須依靠零售商才最終把產品賣到顧客手裡,這也是國美電器迅速崛起的原因。


1997年,國美率先以包銷、招標、定製等形式,同廠商建立更直接的聯繫,逐步繞開了當時家電渠道繁雜的中間環節。廠商樂意合作的理由是,不斷的價格競爭使他們不得不重新規劃渠道成本。但是這一過程中,國美開始以消費者代表自居,向上遊不斷施加降價的壓力。


1999年,國美開通800免費諮詢電話,並且推出80公里免費送貨、廠商聯保等一系列服務措施,專業家電銷售商的形象開始凸顯。


同年,國美開始了走出北京的第一步嘗試,7月10日,國美在天津的第一家店開業。國美的價格優勢很快吸引了眾多的顧客,據說當時天津的國美電器開業當天場面十分火爆、幾乎是人山人海,但是國美的出現也引發了當地零售業界的不安。天津當地十家商場開會後成立了"商業聯合體",發佈《關於統一電訊商品零售標價的聯合聲明》:"廠家不要因一時之利,而影響我們多年培育的關係……"這一聲明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顧客明白了國美的價格優勢,媒體則總結為"國美現象"……一年後,國美在天津就擁有了五家門店。


年末,國美進軍上海,京、津、滬的全國佈局初步成形。


同時期另一件意義更為深遠的事情是,國美對《經營管理手冊》進行了修訂,330頁的新手冊問世,詳盡的手冊將指導每一家國美門店的運作,這一操作給高速發展的國美總結了經驗和培訓。


2001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黃光裕談到,國美總的淨資產大約為7億元人民幣。當時國美在12個城市共擁有49家直營連鎖店及33家加盟連鎖店。國美並非一夜之間就在我們面前,還是經歷了一個相對長的發展過程。


國產大時代


2002年7月,國美在北京主辦"中國手機高峰論壇",此前的2001年國美引入了手機銷售。2003年9月,國美進入"全國手機十大賣場"的序列。這表明,國美的家電商城也適合銷售手機。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意味國美很容易將優勢延伸到其他領域,並且是利潤更豐厚的領域。


2003年2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佈了2002年中國連鎖經營企業排名結果,國美以年銷售額108.96億元位居第四名,在家電零售企業中則位居第一。


連鎖電器商城迅速擴張並沒有秘密:這個行業的關鍵在於現金流,大型零售企業控制了現金流,一般來說,商品實現收入到向廠商付款,會有時間不等的佔款期,這一段時間,就相當於自有資金,國美就是拿這時的資金來開發展新門店的,


這部分錢不僅可以投入到新門店的開設中去,而且還沒有利息產生,真可謂是一舉兩得,由於電器商城並不是資本密集型的業務,不很多的資金就可以開設一家門店,而基於零售業態銷售會比較穩定,新的門店形成新的銷售又可以控制一部分廠商的現金流,隨著銷售額越來越大,對廠商的影響也會隨之加大,循環如此!


著名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說過一句很經典話,:八個罈子七個蓋,蓋來蓋去都不穿幫,你就是經商高手了。"

但是這個遊戲並不那麼好掌控,將流動資金用於業務擴張是商業大忌,事實上這一階段,無數的連鎖賣場嘗試這一遊戲,在高歌猛進之後,被迅速中斷的現金流壓垮了。但是新時期有新思維,如果企業能夠適時進入資本市場,實現融資之後,不但現金流斷裂的壓力消除了,更可進一步強化市場地位。


早在1988年,黃光裕就看到了房地產的前景,於是黃光裕成立了鵬潤投資有限公司,下屬企業為國美電器、鵬潤地產、鵬泰投資。關於地產項目,2004年年末,黃光裕接受採訪時稱,鵬潤一直處於土地資源儲備階段,也做了一些實施的項目,其中,金尊大廈,以及在北京100萬平方米的住宅區建設,都不錯。


借殼上市


在尋求資本市場支持的過程中,黃光裕結識了他人生第二個貴人來自香港立法會議員詹培忠,同時他們也是同鄉。


詹培忠有殼王之稱,1946年出生,廣東潮州人。9歲時到香港,23歲開始炒股。1991年至1998年期間曾代表金融界及金融服務界為立法局議員。1998年因被控偽造文件罪名成立,被判入獄而失去議員資格,1999年出獄。2004年重頭再來,以金融服務界功能組別再次進入立法會。


詹培忠在香港股市以買殼、洗殼、賣殼而著稱,據說其先後運作的殼達到20多個。


說起來,詹培忠與黃光裕為潮汕同鄉,多少有些共同語言。兩人之間的交往頗讓媒體遐想。但是黃光裕給予了一個簡單的說明:他是一個很會做殼生意的人,但介入公司管理,這種事他從來沒做過。他給我提供了一個殼,達到了我的要求:殼公司無負債,資產清楚。在香港做事,我是腳踏實地。這樣我為自己的公司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基礎。至於借殼上市運作,則"是在專業機構的幫助下完成的。"


黃光裕的"殼"是京華自動化,2000年,詹培忠先以現金購得京華自動化大股東的多數股權,隨後多次"供股",定向增發已發行總股本20%之內的新股份,不需要停牌和經過股東大會決議過程,逐漸引入黃光裕。


2002年2月5日,京華自動化發佈公告,增發13.5億股新股,每股0.1元,增發部分全部由黃光裕獨資的BVI公司Shining Crown 以現金認購。2002年7月,京華自動化發佈公告正式更名為"中國鵬潤"。


2003年初,黃光裕開始重組"國美電器"。先成立一家"北京鵬潤億福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黃光裕擁有100%股權。然後,國美集團將北京和天津、濟南等各地共18家子公司94家門店股權裝入"國美電器",由鵬潤億福持有65%股份,黃光裕直接持有國美電器剩餘35%股份。


2004年4月,鵬潤億福把股權全部出售給了BVI公司Ocean Town。2004年6月,中國鵬潤停牌15天,公告宣佈以83億港元的代價,通過全資BVI子公司China Eagle買下Ocean Town,從而成為"國美電器"的第一大股東。


2004年9月10日,香港上市的"中國鵬潤"正式更改為"國美電器"。而此次交易後,黃光裕的賬面財富大幅度增加。


當年的《胡潤百富榜》排行榜,黃光裕以105億身價列富豪榜第一位,成為中國首富


黃氏家族


2004年春節,黃光裕同黃俊欽出資400多萬元幫助改建縣級公路銅盂鎮草南線鳳壺至市上路段,道路改建後命名為"國美大道",當地媒體在報道此事中還列舉了,兩人捐資254萬多元建設銅盂鎮鳳壺村敬老院、幼兒園,捐資100萬元支持水改建設,最後總結,"深受家鄉父老的好評"。


黃光裕對此有自己的理解:作為一個企業家,不要過分強調自己的社會責任,也不要回避社會責任。"像我們企業家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就是把自己的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投入到社會上去積極地運營。"

黃光裕和他的財富人生

黃秀虹

在管理國美龐雜的業務中,家族成員無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黃光裕一度把國美電器交給二妹夫張志銘全權打理,自己則開始從事房地產和投資業務。


當時有人提出80%中國的家電零售市場都是他們"張家的",(大中電器是張大中、蘇寧電器是張近東,國美是張志銘)


張志銘是北京人,1993年加入國美,初期擔任過一段黃光裕的司機,黃光裕對他頗為器重,張志銘後來一度出任國美電器總經理,被認為是國美的第二號人物。


1994年,黃光裕當時21歲的小妹妹黃燕虹也來到北京進入了國美,先後擔任過鵬潤旗下萬盛源物業總經理、北京鵬潤房地產開發公司副總經理、國美集團監察中心總監等職,有一段時間去加拿大留學。因為工作關係同張志銘接觸較多,日久生情,後來結婚了。


張志銘2004年開始擔任鵬潤房地產總經理,具體運作開發"國美第一城"。據說,鵬潤房地產也有張志銘的股份。對應當時的市場環境,"國美第一城"開盤後熱銷。9個月後,張志銘成立明天地產,推出"明天第一城",被媒體認為是放"單飛"。作為形象代言人的馮小剛在發佈會上說:"明天第一城就如同我的電影一樣,走的是大眾路線,因此我對它有一種信賴。"最新的消息是,張志銘已經離開了明天地產,現在主事的是黃燕虹。


另一個妹妹黃秀虹從財務人員開始,曾經擔任北京國美的總經理,後來調任上海,擔任華東大區負責人,不久前獲得"2007上海零售業十大傑出人物"稱號,是其中唯一一位入選的家電零售企業負責人。

 黃光裕愛人杜鵑在辭去中國銀行的工作之後,為黃光裕處理在香港的業務,一直擔任上市公司國美電器的執行董事。2007年,鵬潤投資集團與貝爾斯登建立合資公司,當時說法是,雙方籌集約5億美元的資金投資中國百貨業,這項業務,據媒體報道看,杜鵑涉足較多。


黃光裕的母親曾嬋貞也在鵬潤下面一家名為國美投資的公司擔任負責人,具體工作是負責鵬潤集團辦公物資的採購事宜。而黃光裕的父親,據2004年12月《環球企業家》的說法:他有時在鵬潤做些事情,在另一些時候又在黃俊欽的新恆基公司做些事情。


媒體一般說法是,黃光裕和黃俊欽兩兄弟關係一般,平時聯絡較少,除非是涉及業務上的聯繫。這一認識可能過於武斷,兩人聯繫,未必都讓別人看見。


黃光裕和他的財富人生

黃俊欽


當談到中國首富這個話題時,黃光裕有時候會談到,其實他哥哥黃俊欽遠比他富有,只不過是沒有上市。


1993年分家之後,黃俊欽創辦了新恆基集團,從事房地產。項目主要集中在北京、瀋陽兩地。開發的項目包括新恆基國際大廈、北京靜安中心、鵬潤大廈等多個商業樓盤。


山東金泰於2001年7月上市,這家以醫藥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上市純粹是一個錯誤,上市不到半年即被重組,並且上市一年多之後就被戴上ST的帽子。2001年底黃俊欽接手山東金泰,隨後發現,其中漏洞頗大,為了保住殼資源,黃俊欽此後6年間不斷向山東金泰注資,維持其日常運轉,累計達1.25億元。


不過到2007年,終於清理完畢,7月9日,*ST金泰發佈定向增發公告。新恆基集團以地產類資產認購*ST金泰定向增發的70億股。包括後來因施工手續引發爭議的號稱"東北第一高樓"的東北世貿廣場等9個項目。隨後股價連續漲停。


《南方日報》8月31日當天的報紙稱:如果今天*ST金泰再次漲停,將是該股連續第43個交易日拉出漲停,報收價將在26.58元。按照金泰增發70億股,黃俊欽持有新恆基集團80%來計算,黃俊欽個人財富將達1488億元。相比較,李嘉誠個人財富為230億美元(合1734億元人民幣)。


老大黃俊欽


2006年10月《財經》雜誌報道,黃俊欽的"新恆基系"和黃光裕的"鵬潤系"在創業階段,涉嫌以違法或嚴重違規方式,獲得北京中國銀行的信貸支持。

文中指出:黃俊欽、黃光裕兄弟早年創業期間向北京中行的違規貸款和其後以租房形式向銀行套取的逾億元租金,以及之後的虛假房貸和車貸,總計達到13億元。人們的興趣是,這個致富神話的承受壓力的能力。


不過,2007年1月16日,國美電器(0493.HK)在香港聯交所發佈公告表示,公安部針對黃光裕及其間接持有的鵬潤房地產公司(Eagle Property Group)的協助調查已經正式撤消。這無疑是扭轉了投資者的信心,低迷數月的股價迅速反彈,一日上漲8%,黃光裕身價一日內增加12億港元。


7月25日晚,國美電器宣稱,將收購競爭對手永樂電器(0503.HK),交易價值52.7億港元,其中現金為4.09億港元。同年11月22日,國美永樂合併而成的新國美電器集團在北京宣佈正式成立。永樂電器總裁陳曉出任新國美集團總裁。


上海永樂家用電器有限公司創建於1996年,是中國商業零售業及中國連鎖行業十強企業之一,在家電領域僅次於國美和蘇寧排第三。永樂家電從成立之初年銷售額只有100萬,發展到年銷售額超過150億元。2005年10月在香港主板上市。


兩家公司合併慶典上,陳曉宣佈了新國美集團的四年戰略規劃:2007年,新國美將完成全國渠道網絡佈局,實現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2008年銷售規模將超過1200億元;2009年,形成國美、永樂、鵬潤電器三大差異化品牌的強大優勢,爭取銷售規模超過1500億元,國內市場份額全面超過15%;2010年,力爭逐步走向國際化市場,重點在東南亞進行網絡開發,爭取銷售規模達到2000億元,並"穩定地"成為全球行業前三甲。 饒平之窗 – 廣東饒平縣新聞資訊娛樂門戶


作為花絮,陳曉來北京上班後,黃光裕每天都讓家裡的廚師準備好午飯,送到陳曉辦公室,只是不知道收不收伙食費。媒體對此評價頗多,深究其內涵。其實未必,陳曉和董事長黃光裕同在鵬潤大廈18層,陳曉最初困擾於找不到合胃口的飯菜,黃光裕那麼做也是人之常情。人到了特定位置,做一件普通的事情,都會讓其他人反覆揣測。


2007年8月23日國美、永樂合併後的第一份業績(上市公司)報告出爐。規模效應導致銷售收入大幅增加74%,達到211.6億元;而上半年淨利潤達到8.06億元,同比增長177.9%。


2007年12月12日晚間蘇寧發佈公告稱與大中的收購終止之後,時隔不到兩日,12月14日晚間,國美電器發佈公告稱將以36億元的價格通過第三方收購大中電器,並且全面接管大中電器的業務。

大中電器由張大中於1982年創辦,初期為音響設備製造廠,1989年註冊成立北京大中電器有限公司。經過近二十年發展,大中電器已成躋身全國電器連鎖前四名。截至2005年12月,大中電器在全國擁有92家連鎖店面,在北京市場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國美的收購似乎永不停息,2008年2月,國美電器以匿名的方式,通過全資子公司山東龍脊島建設有限公司以5.4億元競得山東三聯集團持有的三聯商社10.69%的股份,從而成其單一最大股東,其行業優勢地位進一步確立。


2008年胡潤百富豪榜黃光裕第三次登上中國首富的位置,

而然不久後2008年11月,就傳出黃光裕被北京警方帶走調查的消息,2009年1月18日,黃光裕辭去國美電器董事職務,作為國美主席的身份同時自動終止。

2010年4月22日,黃光裕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8月30日,黃光裕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同時被判罰金6億元,沒收財產2億元自此以後黃光裕再也無緣問鼎於中國首富。國美電器也在伴隨他的牢獄之災開始走向下坡路,


蘇寧和國美之爭

黃光裕和他的財富人生

蘇寧 張近東

2008年黃光裕被警方帶走調查,不僅影響了國美電器擴張的進程,同時還影響了對手蘇寧電器的張近東,08年之前黃光裕的強硬態度一直壓著蘇寧一頭,黃光裕事件的突發反而給了蘇寧反擊的機會,自此之後國美電器開始堅守由攻到守的策略,而蘇寧電器實現了大幅度超車。


而國美和蘇寧結下恩怨,要追溯到2007年,當時,蘇寧想要收購大中電器,而黃光裕卻從蘇寧的手中搶走了大中電器,2008年,黃光裕已經先後收購了大中、永樂、三聯商社,開始將收購蘇寧視為目標,當時,黃光裕還放出豪言:國美電器國美與蘇寧合併只是時間問題。而現在看來,似乎這句話難以實現了。


黃光裕的入獄,也讓國美從天堂跌至地獄,內憂外患,讓昔日的王者,停滯不前,雖然杜鵑保住了國美沒有落入外人之手,但是一個女人的能力到底還是比較弱的,這些年,國美已經被蘇寧甩在了身後,2018年的財報顯示,國美虧損8.96億元,市值只有蘇寧的七分之一。


屋漏偏逢連夜雨


難道說國美電器的跌落最主要兩個原因是內鬥和併購,早年黃光裕在擴張時其強硬和霸道得罪了很多同行,國美電器在黃光裕進監獄以後,就由國美二把手這個來自收購的永樂電器老闆陳曉代為管理,這也為國美埋下了之後的內鬥隱患,


2009年在黃光裕入獄之後,由於信任,國美的老將陳曉獲得了大權,但是陳曉卻想要將國美收為己有,開始"去黃光裕化",陳曉引進貝恩資本,將黃光裕的股份從超過90%稀釋到32%。而在獄中的黃光裕也是掌握了陳曉的一舉一動,開始聯手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開始反擊。


對於黃光裕家族的反擊也是夠狠的,第一次向董事會提出讓陳曉出局和國美人員更換,大股東黃光裕方提出的罷免陳曉、取消董事會增發權、提名黃燕虹與鄒曉春進入董事會等五項動議全部否決,被董事會否決後,黃光裕開始整理其家族全資擁有的400多家非上市門店將從國美電器分拆出來。隨後黃光裕放出話來,寧願國美電器解散,也不願讓國美電器落入外資企業之手,針對黃光裕的威脅,陳曉方面予以了強烈回擊。國美方面不僅表示,從中長期看上市公司將從終止協議中獲益,併為終止協議下了最後期限,


由於黃光裕運籌帷幄,很快陳曉的野心,並沒有實現,被迫離開了國美,而杜鵑替丈夫掌管江山,在張大中的輔佐之下,國美的局面才慢慢的平穩,經過近一年的爭奪之戰,消耗了國美之前打下的家底,雖然黃光裕勝利了,但也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從此國美再也沒有機會和蘇寧一決高下了,由盛到衰國美不到兩年的時間。


電商崛起

黃光裕和他的財富人生

京東 劉強東


2007在和蘇寧爭奪第一的時候,京東商城以電商崛起,當初網上很少有競爭對手,所以京東得於快速的發展,在兩者之間打爭奪戰時,京東已經完成所有的戰略和部署,從單獨的電器開放到其他商品,全面化發展京東。


如今在互聯網時代,隨著電商取代實體店成為主角,蘇寧卻要與京東爭奪家電零售第一的位置。背後的原因正是,蘇寧這個曾經的家電零售一哥,面臨著時代迭代和變革衝擊下的"被動挨打"局面:反觀讓蘇寧引以為傲的線下店面的優勢,反而成了拖累蘇寧的累贅,京東全是網上銷售家電,只有倉庫、沒有店面租金的壓力,這一點優勢同行的蘇寧是不具備的,國美在內鬥後完全沒有了實力和蘇寧去競爭,更別說和京東去競爭了。 一代梟雄從此落幕!


結語


黃光裕從一無所有到中國首富,與其用運氣夠好來說,倒不如說他夠聰明、善於抓住機遇、膽子夠大,才成就了他自己。


從1987年國美電器成立,這個以線下為主的商城,之後在全國瘋狂複製,08年之前國美一直都是這個行業的老大,這是在黃光裕雷厲風行的管理下,才有的繁榮和昌盛,如果換成其他人管理,我敢說沒有人能夠替代黃光裕,國美的風光背後有黃光裕濃厚的個人魅力色彩,這樣的管理方式是把雙刃劍,個人魅力能讓企業發展迅速,也可以在失去個人魅力後走向沒落。


如果黃光裕沒有牢獄之災,一直都在國美工作,那麼今天的家電格局絕對不是這樣的,我不敢說黃光裕一定就能打贏劉強東的京東,但是要比狠我相信在中國商界黃光裕認第二,沒有人能做第一。


2021年就是黃光裕出獄的日子,王者回歸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撼動現在的局面了,畢竟江湖已經不是08年的江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