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人物篇:斯內普,偉大的人物,往往在出場時並不驚豔

說到《哈利波特》系列,相信最讓網友淚目的角色莫過於斯內普。

對莉莉·波特愛得深沉,卻因為沉迷於黑魔法而錯失良緣;想要保護她,卻又無能為力,最後只能再自己的承諾下,甘當一輩子的無名英雄。

斯內普無疑是羅琳埋得最深的人物,他所帶來的震撼也遠遠大於人們對他的憎惡。

所以,我將從三個方面來解析羅琳筆下的斯內普。

究竟是什麼樣的表達方法,可以讓他活得如此震撼?

《哈利波特》人物篇:斯內普,偉大的人物,往往在出場時並不驚豔

先入為主,通過哈利的主角光環來增強戲劇效果

哈利入學的第一年,也是他與斯內普正式相見的一年。

他對斯內普所有的印象都來源於他人之口:食死徒、想當黑魔法防禦術老師卻終不能如願、永遠頂著一頭油膩黑髮的魔藥課老師、甚至對馬爾福的所作所為極端縱容的人。

作為伏地魔最忠心誠意的“追隨者”,斯內普自然也沒有讓觀眾失望。

他對哈利的針對,不僅體驗在課堂上的刁難,甚至還會因為哈利的行為,找理由去扣除格蘭芬多學院的操行分。

有失公允的行事作風,是我們厭惡斯內普的首要因素。

《哈利波特》人物篇:斯內普,偉大的人物,往往在出場時並不驚豔

其次,再從霍格沃茨的分院類別看,正義的一方無疑屬於格蘭芬多。片中幾乎所有正面人物都是格蘭芬多出身,諸如麥格教授、莉莉·波特、哈利、赫敏和羅恩等。

反觀斯萊特林則屬於邪惡的一方。諸如在伏地魔倒臺之後,仍然崇尚黑魔法和純血種的馬爾福一家,還有在魁地奇上為了勝利不斷偷襲對方的球員。

同為學生時代的我們,每一個孩子都必然會崇尚英雄的正義,勇敢與無畏。

於是,哈利就成了我們心中最獨一無二的英雄。

惡其所惡,恨其所恨,愛其所愛。與哈利為敵的斯內普,自然而然就成了我們的眼中釘。

《哈利波特》人物篇:斯內普,偉大的人物,往往在出場時並不驚豔

在文學的表達手法上,作者也從斯內普個人地行事風格,他對學員作為的不聞不問,最後再到斯萊特林的整體素質。

巧妙的採取先入為主的寫作手法,讓觀眾才一開始就嫌惡斯內普的人設。

斯內普對哈利又愛又恨,感情極端複雜

斯內普對哈利的感情也是複雜到了極致。

他恨詹姆,不僅是因為童年受到了詹姆,小天狼星,盧平和蟲尾巴的校園霸凌;更多的是他從斯內普手中奪走了莉莉。

他深愛莉莉,他對莉莉一見鍾情。同為霍格沃茨的新生,她在格蘭芬多,他卻在斯萊特林。

原本以為身在不同的學院,並不會影響二人的交往,但卻因為自己崇尚黑魔法而錯失了姻緣。

當他得知伏地魔聽信了一個預言,想要殺死哈利一家時,他便想要極力地保護莉莉,卻因他與伏地魔實力懸殊,繼而調轉槍頭尋求鄧布利多的幫助。

保護莉莉的代價,便是他要終身任憑鄧布利多的差遣。

《哈利波特》人物篇:斯內普,偉大的人物,往往在出場時並不驚豔

斯內普的角色之所以深得民心,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

在伏地魔的鼎盛時期,他為了保護她而背叛主人。此時,伏地魔還有眾多爪牙,甚至可以說是控制了大半個魔法界。

伏地魔生性多疑,食死徒只要表現出一絲半點的不忠,他們就會命喪黃泉。

斯內普不僅許下了終身的承諾,更多的是為了莉莉的生,甘願背叛整個邪惡組織。

莉莉死後,斯內普迎來了他的終極任務——保護哈利周全。但是他又不能像父親一樣,給哈利守護和關愛。

因為伏地魔只是短暫離開,並沒有完全消失,所以伏地魔必然還有一幫爪牙伺機而動。

於是,鄧布利多就成了正大光明保護哈利的人,而斯內普只能是那個躲在暗處保護的人。

《哈利波特》人物篇:斯內普,偉大的人物,往往在出場時並不驚豔

當保護哈利的計劃,從任務變成了習慣之後,就連冷血的人都會變得溫柔。

作為魂器的一部分,在鄧布利多覺得哈利的赴死成了理所當然的時候,偏偏是曾經針對哈利的斯內普心中泛起了一絲憐憫。

連鄧布利多都驚訝於斯內普竟然會關心哈利的死活。斯內普也不辯解,只是用護身護衛召喚了一隻同莉莉一樣的守護神。

always,此生鍾情一人,雖不能至死不渝,但他也把情比金堅,此生不娶做到了極致。

他喜歡哈利的眼睛,但卻討厭他的性格;明面上不僅要忍受鄧布利多對他的抹黑,暗裡還要揹著所有人在角落保護,直到生命終止。

也正是這種複雜的人物性格,在他成了過街老鼠。這時,只要稍加一些轉折,讓他自身加上了好人的標籤之後,便可以在觀眾乃至讀者的心中帶來極大的震撼。

《哈利波特》人物篇:斯內普,偉大的人物,往往在出場時並不驚豔

偉大的人物,往往在出場的時候並不驚豔

無論是書中還是電影中,斯內普的出場並不驚豔,甚至可以用平淡無奇形容。

他並不像哈利一樣,出場的時候自帶光環:父母雙亡,但卻逃過了最邪惡的殺戮咒,就連旁人聞風喪膽的伏地魔都因其而離開。

他也不像鄧布利多那樣,戴著“世上最偉大的巫師”的頭銜,名正言順的享受別人的擁戴。

從哈利的角度來看,他出場時正與奇洛交談著,頂著一頭油膩黑髮,鷹鉤鼻,皮膚蠟黃。

哈利從帕西的口中得知,他是學校的魔藥課老師,但是他並不想教授這門課程,他的理想是黑魔法防禦課。

大家都知道他眼饞奇洛教授的工作。斯內普對黑魔法可是大大在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在兩人短暫對視之後,他只知道,斯內普的對視,讓他渾身不自在。

《哈利波特》人物篇:斯內普,偉大的人物,往往在出場時並不驚豔

在前面幾部作品中,斯內普的角色介紹,更多的是針對哈利而來。

但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作者卻給了我們第一個驚喜。

他不單是執著於黑魔法防禦課,甚至是一個魔藥天才;他討厭泥巴種的存在,但自己卻生來就是混血;魔藥課是巫師成為傲羅的必修課,明知哈利拿走了自己的課本,卻從來沒有想過收回。

身為教授,家中藏書頗多,又怎會將自己兒時的課本隨意擱置在雜物櫃中?

這一切都說明了這是斯內普有意為之。換了魔藥課老師之後,讓哈利帶著自己的課本接近霍拉斯,以此達到鄧布利多索取伏地魔死穴的秘密。

《哈利波特》人物篇:斯內普,偉大的人物,往往在出場時並不驚豔

斯內普給人的第二個驚喜,便是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這次,羅琳才揭示了斯內普隱藏多年的秘密。

哈利在他的回憶看到了似曾相識的麋鹿,也看到了他在面對鄧布利多要求在必要時刻犧牲哈利時的掙扎。

我想,在哈利得知真相之後,他的心中必然閃過了一絲懊悔與感激。

懊悔自己沒能救下斯內普,懊悔曾經對斯內普的偏見,懊悔自己在全校師生的面前,揭露他殺死鄧布利多的罪行。

他的感激則顯得微不足道。

斯內普並不是主角,甚至都是以小人物的方式出場。

但也正是這種娓娓道來的手法,才讓人物的形象更加立體,最後達到的震撼效果才越大。

《哈利波特》人物篇:斯內普,偉大的人物,往往在出場時並不驚豔

結語:斯內普之死是遺憾,但卻成就了其藝術價值

無論是《奇葩說》的辯論賽,還是我們兒時所學的文章,在結尾處加以昇華,則能使作品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毫無疑問,斯內普則不需要過多的昇華。

在我們瞭解了斯內普的生平事蹟之後,他為哈利所做的一切,也就無形中成了人物昇華的一部分。

他的藝術價值就在於會深深抓住觀眾的心,當我們第二次觀看時,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在人物塑造方面,斯內普也是極其成功的存在。

對此,你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呢?

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