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側記|走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雙線戰役”前線的扶貧幹部

“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當年的我作為學生會一員在大學校園裡開展排查工作。如今,又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村民們走在了一起。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無論脫貧攻堅還是抗擊疫情攻堅,我都要走在第一線……”帶著微弱的燈光,中共廣州市委統戰部派駐梅州市豐順縣湯坑鎮東里村的扶貧幹部麻偉峰,在日記本上寫下了這段話。

豐順縣湯坑鎮東里村轄6個自然村,地處城郊,四通八達,南北及東面路口皆可進出,人口流動量大。村裡登記人口有2400多人,但不少人都在外務工、上學。春節假期,回村探親的人不在少數,無疑是給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

“東里村在收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後立刻組織了第一輪村內人員盤查,並且宣佈封閉式管理。”麻偉峰介紹,駐村工作隊聯合村幹部立即在村裡設置了東、中、西、南方向4處防疫關卡,由扶貧幹部、村幹部、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組成執勤隊伍,對進出車輛、行人逐一進行測量體溫、登記排查。

根據縣、鎮的安排,東里村由專人每天到村內主要活動場所摸排情況並進行宣傳防護。此外,東里村還立刻組織了新一輪“敲門見人”式排查,逐戶核查春節前後從外地回村人員情況。

抗疫要打贏,保障是關鍵,但這也是鄉村防疫的難點重點。2月5日,麻偉峰在社交朋友圈發出了求助信息:鄉村基層戰疫物資緊缺,東里村尋找口罩、消毒液、體溫計等醫療物資貨源,需要醫用外科口罩200個、N95口罩50個,紅外線額溫計5個,84或酒精消毒液10件、速幹手消毒劑10件,求有渠道的企業及朋友分享、推薦購買渠道。“當時,也就是想著試一試,多渠道多方式尋找這些防疫物資。”麻偉峰笑著說,沒想到馬上就得到了積極回應。

瞭解情況後,幫扶單位廣州市委統戰部馬上寄來一批口罩,保障村裡日常防疫工作的開展。村黨支部委員陳位平,自發購買120個口罩,挨家挨戶送到貧困戶家中,確保貧困人員家家戶戶都有口罩用。“我是村裡貧困戶的致富帶頭人,現在抗疫時期,工廠開不了工,貧困戶的工資我要照常發放。”他堅定地說,兩不愁三保障是脫貧攻堅的基本要求,也是打贏疫情阻擊戰的重要保障。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作為省定貧困村的東里村,38戶貧困戶在2019年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就業扶貧和產業扶貧是貧困戶收入的主要來源,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就業帶來了許多不利影響。

“很多工廠開不了工,村民們沒法上班。”對此,駐村工作組通過合理引導部分貧困戶到產業園區就業,鼓勵貧困戶在家手工,加大產業扶貧力度等方式保障貧困戶收入。

除了每天統計分析村民疫情摸查情況,和村民一起戰勝疫情,麻偉峰更多的是思考今年如何帶領村民鞏固脫貧成果。他介紹,駐村兩年初步完成了脫貧階段性任務,但與高標準、高質量還有一定差距。“2020年是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年,查弱項、補短板是重中之重,除發展特色產業增強自身造血外,接下來還要進一步發揮統戰幫扶優勢,既要打好疫情阻擊戰,更要打好扶貧攻堅戰。”

【全媒體記者】黃培強

【作者】 黃培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