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快樂教育是什麼樣子?你的誤解,正在傷害孩子的童年

01

現代社會,家長們似乎早已達成共識:除去基本的學校教育,真正拉開差距是,其實是你在課外學了什麼。

隨著家長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課外興趣班的熱度與日俱增。但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家長提倡“快樂教育”,表示不願給孩子任何壓力,只想讓他們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而在他們眼裡,學樂器似乎剝奪了孩子的童年幸福。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真正的快樂教育是什麼樣子?你的誤解,正在傷害孩子的童年

02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做功課也好,練樂器也好,除了少數孩子以外,多數孩子都是不得不做的。

如果學樂器是剝奪了孩子的童年幸福,那麼,讓孩子做算術題,是否也是剝奪幸福童年呢?如果這樣,真要讓孩子完全自由的快樂,造成的結果就是“快樂的童年,無為的中年,悲慘的老年”。

把學習和痛苦劃等號是不對的。

一位權威的教育專家說過:教育對於少年兒童,特別是對幼小的孩子來講,不能排除一定的、適當的、必要的強制,這是他們缺乏自控能力決定的。

擁有音樂的童年才會更加燦爛!

真正的快樂教育是什麼樣子?你的誤解,正在傷害孩子的童年

03

首先,父母應該把握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培養孩子學樂器,不僅僅是培養他們的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認知力,創造力,提升他們對美的感知,學會和自己相處,和他人相處,和世界相處,最終獲得內心的豐盈和富足;

04

其次,是通過藝術培養啟迪孩子的思維。

你知道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來源於音樂產生的靈感。

有一天他從樓上下來,直奔鋼琴那兒彈了很長時間,彈完以後上樓把自己關在屋裡,不許人來打攪他。幾天以後,他夾了一大堆紙下來了,說:“我發現了廣義相對論,是在鋼琴上、在音樂上找到的靈感。”

真正的快樂教育是什麼樣子?你的誤解,正在傷害孩子的童年

05

最後,有助於孩子的優良人格的形成。

兒童通過不同形式的藝術教育,逐漸形成初淺的平衡、空間、架構等意識,並會根據這些來形成和諧的性格,不斷滋養精神、涵育生命、圓善人性。藝術的學習過程,在培養記憶、觀察等能力的基礎上,一定伴隨著聚精會神、堅持不懈、有的放矢等,這些是形成完整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學習過程也是促使形成富有個性化的、獨特的、穩定的、統整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和情緒模式的過程,無疑對人的當下生活,對今後的成長、發展,對塑造形成健全人格和完美人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真正的快樂教育是什麼樣子?你的誤解,正在傷害孩子的童年

因此,剝奪孩子快樂的,從來都不是學樂器。家長們應該正確看待音樂的積極作用,正確引導孩子學會學習,而不是將一切歸結於外因,才是我們的父母和老師真正該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