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濤:近期各銀行機構線上業務的服務替代率平均水平達96%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於2月15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

據中國網消息,中國日報記者提問:在特殊時期,社會公眾對在現場辦理一些金融業務會有一定的顧慮。請問,銀行和保險機構在這個時段有沒有特殊安排?怎麼樣保證公眾在現場辦理金融和保險業務時的安全?謝謝。

對此,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回答: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風險,大家對現場辦理業務確實存在很多擔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銀保監會推動銀行保險機構通過創新服務的方式,努力滿足社會的金融服務需求。我們主要採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是合理安排網點營業,保障群眾基本金融服務。各銀行保險機構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合理安排營業網點及營業時間,對受疫情影響臨時停業或者調整營業時間的網點提前向社會公佈,主動說明臨近正常營業的網點。此外,各銀行保險機構切實做好場所的清潔消毒工作,加大對現金櫃臺、ATM場地以及自助機具的消毒頻次,對自助機具及時保障故障維修,確保自助設備安全高效不間斷地運行。

二是指導線上業務辦理暢通。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大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微信銀行、雲繳費平臺等線上產品推廣力度和功能優化,為客戶提供7×24小時在線金融服務,最大限度地減少線下接觸頻率,降低疫情傳染風險,實現足不出戶享受金融服務。有的銀行大幅度增加線上融資投放規模,鼓勵引導客戶線上申貸、用款、還款。在線上實現轉帳、支付、繳費、餘額查詢、對賬、回單打印、代發工資等業務,減少不必要的交叉感染風險。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統計,最近一段時間,各銀行機構線上業務的服務替代率平均水平達到96%。各保險機構也積極開拓推廣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承保、續保、保全和理賠等業務,為客戶提供零接觸、零距離、零風險的一站式服務。保險工作人員在線指導客戶完成車保續保、保全和理賠,讓客戶體驗全新的面對面在線服務。

三是優化個人金融業務服務。不少銀行出臺了專門政策對參加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疾控人員,疫情期間個人貸款、信用卡透支發生逾期的不視為違約,不計入違約客戶名單,強化了對疫情防控人員的信用保護。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客戶,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的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時間。各保險機構對感染新冠肺炎或者受疫情影響受損的出險理賠客戶應賠盡賠快賠,拓展保險責任,將新冠肺炎納入保險保障範圍,並取消等待期、免賠額、給付比例和定點醫院的限制。

四是開通業務“綠色通道”。銀行保險機構為抗擊疫情開通“綠色通道”,疫區捐款資金匯劃業務免排隊、優先辦。單位和個人申請辦理的緊急取現業務加急辦、快捷辦,對客戶有特殊需求業務上門辦、現場辦,向防疫專用賬戶捐款或者匯劃防疫專用款項免收手續費。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