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刊發中大管院院長王帆教授點評文章


《光明日報》刊發中大管院院長王帆教授點評文章


【中國MBA教育網訊】2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發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王帆教授點評文章“構建系統的防疫抗疫應急管理體制”,以下為全文。


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傳染性很強、關係到千家萬戶生命健康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行之有效地實現“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的應急管理和風險管理,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了現實的急迫要求。面對疫情,廣東省堅持科學與創新的管理思路,通過建設“技術網”“制度網”“關愛網”和“奉獻網”,構建了系統的防疫抗疫應急管理體制。


以基層社區為結點,構建防疫抗疫的全覆蓋管理組織結構。針對新冠肺炎傳播的特性,防疫的組織管理結構必須實現對所有人員的全覆蓋,並能達到指令清晰、責任落實和高效執行的要求。廣東省構建了以基層社區為結點,按照所在位置進行劃分的屬地化管理組織結構,並將每一個基層社區分解成若干個網格進行網格化管理。在實現全員覆蓋的同時,壓實了管理責任,明確了責任主體,確保了令行禁止。


以互聯網和信息化為手段,確保防疫抗疫的高效信息溝通。多層級的組織架構雖然管控有效,但其最大的不足在於信息在組織間的流動效率低,無法實現高效精準的動態和精細化管理。充分應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手段,實現信息在整個組織內的高效流動,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廣東省及廣東各地市利用微信公眾號等多種互聯網渠道,發佈了疫情詳細信息,例如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情況、具體分佈及其活動路徑,讓基層市民既能主動加強自我防範,又能增強對應急治理體系的信心。另一方面,通過“粵省事”“穗康”等手機小程序,廣大市民可以非常方便地隨時報告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狀況與位置信息,大大提高了對疫情信息的全面掌握和分析應對能力。


以黨員為代表,激發防疫抗疫的組織活力。一方面通過恰當的激勵措施,不斷激發組織中每一個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使得整個組織形成一種積極向上、信心十足、和諧共贏的局面。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和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構築不計得失、不畏困難、追求奉獻的組織文化與價值觀,帶領廣大群眾打好防疫抗疫攻堅戰。


廣東在疫情防控中不斷落實“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充分利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手段,提供更精準化和更精細化的服務,“構建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這正是努力踐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戰略部署的具體實踐。


教授簡介

《光明日報》刊發中大管院院長王帆教授點評文章


王帆,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管理學院院長。1998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世界總決賽亞洲冠軍得主。2002年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8年獲IBM全球高校教師研究獎。2009年當選世界經理人年會“中國十大商學院教授”。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012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14年起受聘廣東省政府珠江學者特聘教授。目前擔任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