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熱賣 部分產品讓人“看不懂”

儘管疫情對經濟基本面的影響不可避免,A股市場也在此背景下發生大幅波動,但農曆新年以來,新基金髮行市場的火爆程度卻出人意料,不少投資者都驚呼“看不懂”。《金融投資報》記者發現,春節以來已有3只基金一日售罄,多隻基金受到超過50億元的資金認購,設置了上限的基金則啟動比例配售。權益基金的發行熱情似乎絲亳沒有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甚至已經火熱到,一些基金經理、基金管理公司的股票投資業績並不出色的產品如永贏科技驅動也受到資金搶購,令不少投資者直呼看不懂。

■本報記者 劉慶華

3只基金大賣一日售罄

家住成都市的袁女士原本在春節之前計劃認購一隻節後開賣的科技類的新基金,不過由於春節前後受疫情影響A股市場發生了大跌,袁女士打消了認購的念頭,並且將手中持有的大約10萬元的基金份額全部賣出去了。因為她以為經濟會受到疫情影響,股票也會跌,基金可能也不好賣。“沒想到我賣出去的基金這幾天不僅漲回來了,還比賣之前價格更高了。”讓袁女士無奈的不僅是這個,還有她放棄認購的那隻基金不但大賣,還因為太多人買啟動了比例配售。

袁女士說的這隻基金叫萬家自主創新。這隻基金募集期原定為2月3 日至2月14日,主要投資於自主創新主題相關的股票,基金經理為黃光亮。2月3日起發售,4天之後萬家自主創新提前結束募集,達到發行目標30億元,並啟動比例配售,確認比例為16.11%,即認購10萬元的基金份額,如果不計相關手續費,最後只能買到1.61萬元的基金份額。根據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有效認購戶數為11.27萬戶。

儘管萬家基金近年來在股票投資領域可圈可點,但黃光亮的管理業績卻難言優秀。

黃光亮此前曾任職於光大保德信,管理光大行業輪動等4只基金,其中他管理的管理光大行業輪動(2014/02/11-2018/01/31)、光大一 帶 一 路 (2015/06/26-2018/10/ 26)的時間均超過3年,據WIND統計,他管理這兩隻基金的累計回報為83.24%和-34.2%,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分別排名第154/422名和第223/463名,從收益率水平來看,基本是隨市波動,從排名來看,兩隻基金的長期收益都處於市場中游水平,甚至沒有排進同類前1/3。

不過黃光亮加入萬家基金後,自2019年3月2日起管理萬家行業優選,自2019年10月30日起管理萬家經濟新動能,截止今年2月13日,分別取得了96.04%和71.12%的收益率,但任職時間較短,不足一年,且從配置上看是明顯受益於這波科技股和新能源汽車股大漲。

大賣的不只萬家自主創新一隻。跟它同期發行的鵬華價值成長4天賣了70億元;2月7日發行的東方紅恆陽五年定開一天賣了92億元,不過由於募集目標是20億元,最終只能按21.66%的比例進行配售;科創主題基金招商科技創新也一天售罄,按照募集目標10億元進行比例配售,確認比例低至12.74%,這意味著認購資金達78億;國富基本面優選2天賣了39億元。節後,已有三隻基金一日售罄。

股票投資的“差生”也受捧

而令投資者張先生驚訝的是永贏科技驅動,他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在銀行聽客戶經理給他介紹的時候,他第一次聽說永贏基金這家公司,正是因為第一次聽說,他沒有認購這隻新產品。但後來他看新聞說這隻基金2月12日一天賣了80億的時候,他表示“不懂為什麼。”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永贏基金在權益投資領域並沒有什麼優勢,甚至可以說處於弱勢,而且永贏科技驅動基金經理李永興也並沒有超過三年的長期優秀的歷史投資業績。

據WIND數據顯示,截止2月14日,永贏基金旗下已成立的基金共50只,算上已結束募集的永贏科技驅動和在發行的兩隻債券基金,合計53只。屬於權益類的基金共有9只,其中,偏股混合基金4只,靈活配置型3只,股票指數基金2只。9只權益類基金中,有8只掛了李永興的名字,其中4只由他單獨管理。有基民在永贏基金的貼吧裡發問:“管那麼多基金,他累嗎”?

另外,以去年四季度末的資產規模和新發基金的募集規模估算,目前永贏基金旗下非貨幣類的公募基金資產規模為1118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只有169億元,佔比為15%,而其中80億元規模來自剛剛發行的這隻永贏科技驅動,如果剔除這隻基金的因素,那麼在此前永贏基金的權益基金規模只有89億元,且佔比只有9%。

顯然永贏基金在管理能力上極度“偏科”,權益基金管理並不是它的強勢,甚至可以說是它的弱項。

而且從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來看,李永興雖然是公司副總經理,但其業績也並不算出色。他曾在交銀施羅德基金任職,管理過 交 銀 主 題 優 選 (2012/02/ 20-2015/06/01)和交銀週期回報(2014/05/22-2015/06/01), 但 據WIND統計,其累計任職回報分別為124.42%和30.54%。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均靠後。尤其是交銀週期回報,在牛市單邊上升期間,大幅跑輸業績比較基準28.46%。

自2015年離任交銀後,2017年12月開始管理債券基金永贏雙利,2018年5月31日開始管理永贏惠添靈活主題。

從他管理公募基金的經歷上看,可以說,李永興並沒有經歷過牛熊轉換的考驗,他於牛市頂點時退出,2018年再管理權益類基金時也只親歷了2018年半年的熊市。他自2018年11月開始管理永贏消費主題基金以來累計取得了72.59%的收益率,雖然排名同類前列,但很難說清其中的主導因素是消費板塊的大漲還是基金經理的個人能力。

不差錢還是盲目搶購?

春節以來權益類新基金的發行火爆,令不少市場人士感嘆,市場真的不差錢!

誠然,這些大賣的權益類基金中,有部分是由投研實力較為突出的基金管理人發行的,有部分產品的基金經理長期業績較為優秀。例如,東方紅恆陽五年定開的基金經理錢思佳管理公募基金的時間並不長,公開業績參考數據不多,但其管理公司東證資管長期業績較為穩健,投資者認可度較高,且東證資管發行的產品往往會限制規模,投資者為了買到更多的份額,也會加大認購量,這樣的基金大賣讓人不難理解。

又如鵬華價值成長的基金經理陳璇淼自2016年3月開始管理公募基金,目前為止她管理的基金收益率基本均處於同類產品前列。

國富基本面優選的基金經理趙曉東也是市場上目前少有的任職長達10年以上的基金經理之一,且他管理的國富中小盤、國富彈性市值分別超過9年和5年,業績均排名同類前列。

相比之下,如永贏科技驅動等基金的熱賣,讓人費解也在情理之中。有分析人士認為,渠道可能起到比較大的作用。永贏科技驅動由交通銀行託管,一位交通銀行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那天我們行都在使勁賣這個基金。”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A股市場在2月3日大跌後,連續反彈,如今已經漸漸失復收地,創業板指則創出新高,市場信心有較為明顯的恢復,這或許也是基金熱賣的重要原因。

但對於投資者來說,不管是認購新基金還是申購老基金,最重要的還是要重點關注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