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層境界:有境,空境,悟境

眾所周知的原因,最近國人絕大部分都閉門謝客,不敢外出,於是倒有閒情思考平時無暇他顧的問題,昨晚有朋友突然問:人活著為了什麼?

這個問題已有很多人問過了,有史以來,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曾經為此迷茫過,例如近代大家梁啟超先生就曾專門寫了一篇闡述這個問題,《人生的目的何在》,文章劈頭就問:嗚呼!可憐!世人爾許忙!忙個甚麼?所為何來?

而梁任公文末終究沒有給出答案,只是讓讀者自己去思考。“汝若問我人生目的究竟何在,我且不必說出來,待汝痛痛切切徹底參詳透了,方有商量。”


人生的三層境界:有境,空境,悟境


其文甚為精彩,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找來讀讀。現在我們且不糾結這個問題,這裡我只是闡述關於人生途中的三層境界,大抵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層,有境。

把快樂建立在外在物質上,把名利物質追求作為人生的目標和驅動力。此時,沉迷物慾,樂此不疲。

第二層,空境。

洞悉物質世界的無常,肉身毀滅,萬事皆空。此時,表現出悲觀厭世,缺乏動力。

第三層,悟境。


而悟境又分有三悟:


一悟,所有紛繁複雜的人類活動,最終目標都是追求快樂。


二悟,由於外事外物不牢靠,對於快樂的追求就由向外轉為向內。最後發現人活的其實只是一個心!


三悟,把這顆心守好,就是獲得快樂的唯一法門。人生從此變得超級簡單!


悟到之前,心是物質的僕人,跟著物質世界沉浮,不得安寧;悟到以後,物質世界是心的臣子,為心任意驅使,也是心的修煉場所。


世間大部分人都處在一,二層境界之間,不是終日碌碌,執於功名利祿,酒色財氣;就是怨天尤人,悲觀厭世。

只有到了悟境三,這時候既不執著於物質,又不脫離物質,非空非有,似空非空,才能得到快樂,在這個世間逍遙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