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防疫故事|战“疫”当前,海关不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文山州各级部门干部职工义无反顾投入到防控战斗中,涌现出顽强拼搏的各种精神、感人故事,2月15日起,“视听文山”将播发文山州疫情防控中的部分先进典型事迹,今天我们来讲讲蒋金鸿的故事。

“抗击疫情捐款怎么捐啊?”1月31日上午,政协广南县委员工作联系群中有个委员在群中问道。同是政协委员的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凤水赶紧在群里回应“可以到县红十字会进行捐款”,并留下了她个人的联系方式。原来,该委员是广南县篆角乡的爱心人士蒋金鸿。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广南县各级各部门都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中,蒋金鸿有些坐不住了。经过对接,他将 1.8 万元的善款捐到了县红十字会。“国家有难,人人有责。”他留下了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其实,他的爱心不止于此。

蒋金鸿现年44岁,在篆角乡经营着一家超市。作为一名老板,他像所有的商人一样,辛苦创业;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在逐利的路途上始终怀揣着一颗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赤子之心。

2017年3月蒋金鸿荣获广南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颁发的广南县首届网络投票“诚信为先、守法经营”个体二等奖。篆角乡鸡街街上有一句话:“有困难?问哈蒋金鸿肯定帮得上忙。”蒋金鸿说:“篆角乡的老百姓给了我一碗饭吃,我就要让更多的人都端得起碗,有一碗饭吃。”一句承诺化作蒋金鸿的身体力行。

2005年的一天,蒋金鸿无意间听说篆角乡中心学校有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庭贫困辍学回家了。第二天,他就给那名贫困学生捐助1000元钱。从此,他的资助对象由学生延伸到学校,由中学扩展到小学。这一善行义举他默默地坚持了12年,他说:“只要我还在有能力,我就不会停止助学的脚步,我希望用我的坚持,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捐资助学的行动中来,让更多的寒门学子能在求学路上走得更顺,走得更远。”

蒋金鸿的捐资助学对象除了贫困学生以外,还向学校基础设施扩展,他和学校商议,只要老师认真负责教育好孩子,在学生用具、学校体育用品、学习用品有困难,都可以找他反映,能想办法的他一定想办法给予解决。15年时间,蒋金鸿先后资助篆角乡中小学校电脑4台,床架60套,学习用具、学习用品不计其数,资助贫困学生20余名。在艰难的打拼中,他先后出资了近30万元帮扶贫困学生。而面对这次疫情,他捐得更加干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