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貓這樣與你說話

動物行為研究已經證明,我們能夠精確解讀狗臉部的表情和身體姿態的語言。貓就不同了。貓的形象總是晦澀難懂的,有時還有一些冷淡。就算是最喜歡貓的一群人,也會承認,只要按時提供食物,貓其實對和他們交流並沒什麼興趣。


科學研究:貓這樣與你說話


不過,專門研究“人貓交流(cat-human communication)”的學者認為這種印象也不完全是精確的——是的,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研究學科。研究寵物行為的學科曾經一度被取消,因為人們認為這種研究的本質是一種擬人論(anthropomorphism),但現在研究這個學科的學者已經不再這樣認為了(即寵物行為研究有其自身本質的意義)。


科學研究:貓這樣與你說話


目前,越來越多的理論支持認為,貓其實和狗一樣善於表達。佐治亞大學的動物行為學專家Sharon Crowell Davis教授最近在一個學術會議上講解了貓的行為,他指出,其實只是因為我們對於貓行為的研究不如犬科多,導致人類一直以來(至少部分地)誤解了、以及忽視了貓的表達。

不過,研究者已經發現了一些很有趣的事實——以下是目前一些研究關於“如何和貓說話”的看法:

有一件事,是你以為你完全理解你的貓的,你以為當他們“呼嚕呼嚕”的時候就表示他們很開心——這並不完全正確。


科學研究:貓這樣與你說話


貓在開心時確實會發出呼嚕呼嚕的響聲,不過“呼嚕”還有更多的意思,比如它們可能是受傷或者生病了。學者說,貓咪們的“呼嚕”所代表的準確意思是“請呆在這不要離開”。貓咪並沒有關於“求助”的表達,他們能做的就是發出這種呼嚕聲,讓這一刻在身邊的人、貓保持動作,不要離開。

在你下班回家時,貓咪蹭你的褲腿表示它高興你回來。


科學研究:貓這樣與你說話


Cromwell Davis說,貓其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不合群,當野生的貓生病時,它會希望和自己的家人以及群體在一起。“當一隻野貓從捕獵中歸來,它們會花上幾分鐘的時間互相蹭來蹭去,它們還會把尾巴繞到對方的背上——這就好像我們人類互相擁抱一樣。——這是他們在友好地互相打招呼。” 當你回家後發現你的貓在你的腳邊蹭來蹭去,並且把尾巴繞在你的小腿上,它是把自己物種內的行為帶到了你身上,它其實是在說:“你回來啦!我很想你的!”


科學研究:貓這樣與你說話


貓是有表情的。

很多人從來不注意貓的表情,因為他們覺得,貓並不會像狗一樣有著比較豐富的面部表情。其實,如果你留心,你會發現當貓咪感覺有壓力或者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它們的面部肌肉是緊張的,相對地,當它們開心或是放鬆,臉部肌肉就比較鬆弛。

更準確地說,表達它們開心或放鬆的表情,是當它們“慢慢地眨眼睛” ,這個舉動就像人類發出飛吻一樣。它表示它們在你面前完全放鬆、舒適。這種信號貓對同類也會發出。Gary Weitzman說, 這是貓的一種自動的反應,當貓體內一種代表壓力的激素下降的時候,它就會自動做出這個表情。


科學研究:貓這樣與你說話


貓是為了飼養它們的人才形成一套用“喵”聲組成的語言。

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貓咪之間很少用喵喵叫來互相溝通。Bradshaw在觀察貓科動物行為的時候發現,貓是很安靜的動物,通常要數百個小時,研究人員們才能觀測到野生種群中的喵星人發出一聲喵叫。然而我們知道,由人類所飼養的貓發出喵喵的叫聲的頻率非常高。我們曾經都以為這是貓的常用溝通方式——然而事實是,貓是為了讓飼養它們的人更好的理解它們,才故意發展出一套喵喵叫的體系。


科學研究:貓這樣與你說話


事實上,每隻貓“喵喵”叫的含義都是不同的。每一隻貓都會根據自己的主人開發一套獨特的“喵”語。2003年康奈爾的一項研究證明了這件事。在五天中,研究人員錄下了12只不同貓每天的叫聲,然後將這些錄音放給主人們聽。結果顯示,只有貓主人能聽懂自己的貓的叫聲,或者是“我無聊了陪我玩”,或者是“我要吃東西”,而其他的貓對這些事的表達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


科學研究:貓這樣與你說話


每一聲“喵”都是貓在和你互動的過程中習得的、為了獲取你注意力學會的。它們可能在嘗試不同叫聲後,選擇了最能引起你特定注意力的叫聲,成為你們之間的習慣。所以市面上那些貓語翻譯器都是騙人的,因為根本不存在一種通用的翻譯方式。

比起犬類,我們還要付出更多一些的努力才能理解喵星人。不過專家們的確認為,我們一直以來所認為的“貓和人的互動不如狗”是錯誤的。貓和狗一樣喜歡和人溝通、向人表達,只不過是以它們獨特的方式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