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在黃陵提及楊君,很少有人知曉,但是說到她冬至為環衛工人送餃子,元宵節為防疫值班人員送湯圓,人們都豎起大拇指,讚歎不已。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出生於黃陵店頭的楊君,父母均從事教育行業,忙於工作的父母無暇顧及她,小小的楊君整天就與一群孩子一塊玩耍,耳濡目染的她一直喜歡孩子。2008年畢業於西安醫學院後,雖然大學學醫,但因為對孩子的特殊感情,在從事了一年醫療工作後,毅然放下自己的專業,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做了五年之後,她覺得當地學前教育相對滯後,決定出去走走看看,學學外面的經驗和做法。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釋迦牟尼說過一句話:“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所以我也相信:“無論我走到哪裡,那都是我該去的地方,經歷一些我該經歷的事,遇見我該遇見的人”。若無相欠,怎會遇見。因緣際會,她在成都遇見今生足以改變她人生軌跡的人,她生命中的貴人,她的師父,從此踏上一段漫長的佛學和公益之路。師父對她感化很大,她也與佛結下一段不解之緣。現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修煉佛學能讓人真正靜下心來,做一些事情。在師父的倡導下,他們成立了民族地區兒童關愛基金會,當時只有五個人,沒有場所,沒有經費,舉步維艱,師父帶領她們深入四川大涼山貧困地區,看見當地孩子生活環境艱苦簡陋,衣著破爛不堪,小小年紀眼神卻透露出絕望而憂鬱的神情,這一切深深刺痛楊君的心,村子裡基本都是留守兒童,五六年沒有見過父母,基本都是爺爺、姥姥帶著,沒有上學的概念,也不知道入學的年齡。他們經過多方打聽了解,資助一位孩子一年大概所需多少費用。然後聯繫經濟狀況好的朋友贊助,楊君的師父靠他的廣結善緣拉來了貴州茅臺、四川傳媒、成都商會等企業贊助,在當地建立小學,每年定期去看望學生,給孩子郵寄刊報、衣服,他們的善舉被成都媒體報道推廣。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從2013年離開四川去甘肅慶陽做禪茶生意,到2017年回到家鄉做餐飲,還是在長安花卉做苗木和綠植批發,老灶,無論身在何時何地,她都始終沒有停止過她的愛心活動。經常利用節假日繼續做公益事業,重陽節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兒童節去福利院看望貧困兒童。每次捐贈她都隨自己心,不想留名。她想先做好自己,讓自己足夠優秀,足夠強大,才能帶來更大的善舉,輻射更多好心人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019年冬至為環衛工人送餃子,寂寂無聞,筆者經多方打聽才找到她。她提前一天買好肉,動員餐廳所有員工包了整整一天餃子備著。冬天的小城,寒風凜冽,寒氣逼人,當很多人還在睡夢中時,楊君和妹妹以及店裡員工凌晨四點就起來煮餃子,六點開始順著公路沿線送給路上正在打掃衛生的清潔工,很多環衛工人感動的問她們是哪裡的,她們只是含蓄地笑笑,並不作答,直至把五十多份餃子送完為止。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020年新年伊始,當全國的冠狀病毒大面積爆發時,疫情給人們沉重的心頭籠罩一片烏雲時,很多人躲在家裡,唯恐避之不及,她卻主動請纓去一線工作,配合縣婦聯在小區搞好防疫值班檢查工作,並積極組織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創建志願者團隊,成立愛心小組,積極籌措資金八萬餘元,輾轉聯繫做醫療器械的朋友,購買供應緊張的防護服和口罩以及其他物資,為全縣奮戰在一線的人員送去防疫物資和慰問品,積極響應縣婦聯的愛心募捐活動,帶頭捐了兩千元,給黨支部捐獻特殊黨費200元,在元宵節為黃陵及店頭每一個值班服務工作站送去一碗暖暖的湯圓,拂去罩在人們心頭的陰霾。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擺在楊君面前的路還很漫長,她將一如既往地把她的善心、善行繼續下去。她說我們應該跟雨傘學做人,跟雨靴學做事。集小愛,成大愛。將善行推廣下去,胸中有溝壑,心中有世界。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楊勝,黃陵縣人。曾經年少輕狂,曾經意氣風發,曾想策馬揚鞭、仗劍天涯。隨著歲月的流逝,又想尋一方庭院,讀書烹茶,與音樂為伴。無論身在何處,音樂與文學一直是我的喜好,從始至終,永不分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