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造尤溪版“馬肉”“牛肉”,尤溪歷史上已有四大名茶?


要造尤溪版“馬肉”“牛肉”,尤溪歷史上已有四大名茶?

“尤溪是中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尤溪紅更是茗中珍品。”尤溪縣委書記楊永生接受記者獨家專訪表示,近年來生態優勢的發揮使尤溪茶產業又快又好發展,而縣委、縣政府著力研究推動茶文化傳承創新將進一步為茶產業“加持”。生態是底色,文化是魂,兩者相加必將使尤溪茶更加“圓潤”。

要造尤溪版“馬肉”“牛肉”,尤溪歷史上已有四大名茶?

尤溪生態底色好。楊永生介紹,尤溪縣地處閩中腹地,山川秀麗,自然生態條件優越,森林覆蓋率高達77%。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水熱資源豐富,擁有適宜茶樹生長的優越條件,特別是具有特早春名茶和綠色、有機茶生產的明顯優勢。

要造尤溪版“馬肉”“牛肉”,尤溪歷史上已有四大名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著眼於保護和發展生態優勢,尤溪縣一方面嚴格有序控制茶葉種植面積,一方面打響“無公害”、“綠色”、“有機”生態牌,茶產業發展的生態效應明顯,拿到了“全國無公害茶葉生產示範基地縣”、“中國十大生態產茶縣”的燙金名片。目前,全縣15個鄉鎮中有14個鄉鎮種植茶葉,茶葉種植總面積達11.2萬畝、茶葉總產值達6.13億元,均佔三明市的三分之一。

要造尤溪版“馬肉”“牛肉”,尤溪歷史上已有四大名茶?

基於生態優勢,尤溪茶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2013年,“尤溪紅”前往臺灣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茶文化季暨兩岸茶王擂臺賽活動,奪得了兩岸紅茶專項的茶王。2015年,天福、中茶廈門公司、華祥苑等閩南茶協聯盟20多家實力茶企前來尤溪進行深度考察。尤溪縣順勢而為,招商引資推動茶產業發展,省內外投資者、經銷商紛至沓來。不過,總體而言,尤溪茶還需進一步提升一個檔次,特別是文化內涵上需要提升。

楊永生說,武夷山在全國各地推出“馬肉”、“牛肉“”等山頭的茶葉產品,結果在全國產生重大的影響。實質上,他們是把武夷山的茶文化融入到這些獨特的山頭中去。

要造尤溪版“馬肉”“牛肉”,尤溪歷史上已有四大名茶?

“尤溪因地制宜傳承創新茶文化勢在必行。假如,把武夷山的茶葉換成尤溪的茶葉,消費者若能夠接受,說明他從心理接受了,這是茶文化持續推導帶來的消費心理。”楊永生書記稱,尤溪在歷史上已有四大名茶——明山聖王茶、湯川普濟茶、華口水仙茶、音頭山仙茶,縣裡將向武夷山學習,挖掘這些茶山裡面的文化內含,打造尤溪版的“牛肉”、“馬肉”。

要造尤溪版“馬肉”“牛肉”,尤溪歷史上已有四大名茶?

尤溪文化底蘊好。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朱子文化品牌。朱熹生於尤溪,從出生時到終其一生都與茶結下深緣。朱熹晚年更是潛心推導茶葉,自封茶仙。推導茶葉與朱子理學的形成,有著鮮為人知的關聯。“客來莫嫌茶當酒,山居偏隅竹為鄰”,楊永生介紹,朱熹的茶聯更透出朱子借茶明志。朱熹與茶,有著許多的歷史記載,用時代的眼光挖掘、解讀、傳承、創新這一文化底蘊,對尤溪推動茶文化塑造十分重要。比如,鼓勵茶業企業研究發展茶文化,推動茶文化與茶園生態結合的觀光旅遊;比如,大力引進創新主體,挖掘尤溪茶文化內涵,在鄉村一級做出茶文化傳承創新亮點和示範。這方面還須久久為功,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張牌打不響,生態底色與文化底蘊尤如尤溪茶業的兩張牌,兩者合一勢將組成“王炸”,使尤溪茶的名片更加響亮。

來源:福建第一茶葉 2019年5月採訪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