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攝影/文字 陽光腳步


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青藏路上,經過玉珠峰

這座戶外驢子爬的最多雪山

此刻正是風雲雨雪

我們匆匆而過

何時,也能親手觸摸你潔白的面容……


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玉珠峰,又稱可可賽極門峰,海拔6178米。 山峰頂部常年被冰雪所覆蓋,無岩石表露。冰雪坡較平緩。粒雪盆以下冰川,由於每年氣溫高,融化快,降水少,消融大於累積,屬消退型大陸冰川。

玉珠峰高度適中,坡度平緩,對攀登技術沒有太高的要求,為入門難度級別,比較合適於初學登山者,是登山愛好者初次攀登雪山較好的訓練場。 攀登者只需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耐力,掌握基本的登山常識,準備好所需裝備,就可以嘗試攀登玉珠峰。

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崑崙山

第一次清晰地知道了它的位置所在

過去總是沒有個地理方向感

親身經歷了,才有深刻的記憶


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崑崙山,又稱崑崙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崑崙丘或玉山。 崑崙山由於其高聳挺拔,成為古代中國和西部之間的天然屏障,被古代中國人認為是世界的邊緣,加上崑崙山的終年積雪令中國古代以白色象徵西方。


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傳說崑崙山高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外圍還有生長持續燃燒不滅的神樹的炎火山。崑崙山頂是黃帝的帝之下都,有開明獸守門。

古代神話認為崑崙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 “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後來的傳說又為西王母配上一位“東王公”,並演化成玉皇大帝的原型。


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如李白的“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的美詩,毛主席的“橫空出世,莽崑崙”的華章,女媧煉石補天、精衛填海、西王母蟠桃盛會、白娘子盜仙草和嫦娥奔月等。《山海經》中對此有詳細記載,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封神演義》,金庸的《天龍八部》,桐華的《曾許諾》和滄月的《七夜雪》等多部通俗小說都提到崑崙山。


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過崑崙山到西藏,歷史上曾為不可逾越的天界

當年,為了祖國的完整和統一,為了高原人們的幸福生活

許多的人民子弟兵充當築路大軍,逢山開道遇水搭橋

不僅灑下了汗水,也灑下了鮮血

崑崙山口,這兒也長眠著當初修築青藏路的英烈們


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一座座巨大的山嶺,被白雪包裹著雲霧瀰漫著。在目力所及的高度,厚重的積雪與雲層交疊在一起,宇宙彷彿在此被一分為二。“橫空出世莽崑崙”此時不僅僅是一句詩的意境,而是真實地橫陳在我們的眼前了。

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面對莽莽崑崙一路延綿的雪山,我們被震撼著,不時的停下來,舉起照像機,希望能把我們所看到的、經歷的、感受的都能記錄下來。然而,最終發現,小小的相機是多麼微不足道,它所記錄的,僅僅是龍之鱗爪。按照毛主席的比喻,崑崙山是“飛起玉龍三百萬”,那麼我們相機所記錄的,僅僅是玉龍之一片鱗甲。


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崑崙山是真正的、雄性的山。他高大,大得讓人神共畏;他常年積雪,一棵樹不長,一棵草不長,更不開什麼豔麗的花朵,他只穿著岩石的鎧甲,披著土質的戰袍,頭戴王者玉冠,巍然屹立,雄睨八方。


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一路見識了茫茫白雪寒霧森森的莽崑崙

崑崙山,得睹尊榮,得悉仙地,心安意滿


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重溫毛主席詩詞《念奴嬌·崑崙》:

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天上西藏——白雪寒霧莽崑崙(川藏行系列之四十七)

出崑崙,夜奔,當晚抵達格爾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