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溪戰“疫”家書:“疫情不退,我也不退”

紅網時刻湘西2月16日訊(通訊員 向曉玲 姚俊鋒 石慧嫻)“爸爸身上的制服代表的是沉甸甸的責任,疫情不退,我也不退……”這是2月13日晚上,徐紫星在瀘溪縣浦市鎮大碼頭的渡口邊寫下的一封家書,他堅毅的臉龐被凜冽的寒風吹得皸裂開來,手上的凍瘡紅彤彤的,但他仍舊沒有放下手中疾書的筆,一字一句,躍然在紙上的是對親人無盡的思念以及堅定的信念。

從大年三十到現在,瀘溪縣水運事務中心的徐紫星始終堅持24小時值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每天他都要撥打數十通電話逐一摸查轄區內泊船的疫情防控情況,督促渡口渡船做好船舶以及船員的防疫防護和清潔消毒工作,更要每日對前往浦市渡口的船隻與前來搭乘客船的群眾進行勸返。

“小夥子,這船還能不能坐啊,我得到對岸去看看我的外孫呢,這都停了好幾天啦!”不久前,就有一位家住浦溪村的張爺爺前來詢問渡船,徐紫星耐心解釋緣由,勸導爺爺注意安全,儘早返家。

“張爺爺,現在國家疫情的形勢還很嚴峻,為了您的健康安全著想,您還是儘快回家休息吧,等渡船能夠開航了,我們一定第一時間通知您!”說話的間隙,徐紫星注意到張爺爺沒有佩戴口罩,隨即拿出了自己的備用口罩給爺爺戴上,這是單位發放的新口罩,徐紫星一直沒捨得用,自己常常一箇舊口罩戴好幾天。

泸溪战“疫”家书:“疫情不退,我也不退”

徐紫星在給巡察車輛消毒。

“這是我的口罩,請您收下吧,記得一定要戴好口罩才能出門哦!”再三叮囑後,徐紫星又給張爺爺發放了一份疫情防控宣傳手冊,將他安全護送出渡口後,立馬又返回工作崗位執勤。

直到夜幕籠罩了整個渡口,徐紫星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值班室暫作休息,這時候響起的手機鈴聲是徐紫星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

“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我真的好想好想你哦,你有沒有想我呢,你可以回來和我一起做遊戲嗎?”

“哼,我才不會哭鼻子呢,因為我的爸爸是這個世界上最勇敢的人!爸爸,我愛你哦!”

聽著女兒如蜜糖般的聲音,徐紫星的心中溫暖無比,這一句句稚嫩的話語是動力,是活力,給了徐紫星不斷前行的勇氣。黑夜中,他寬厚的背影又站起,守望著整個渡口。

徐紫星的愛人楊雪娟是該縣人民醫院的一名職工,疫情當前,她毅然報名加入了縣醫院新冠肺炎救治小組,白班夜班兩班倒,堅守在防疫一線。

這樣一來,兩人都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他們將兒女送給爺爺奶奶照顧,分赴到了各自一線崗位,孩子們每天愛聽的睡前故事也取消了。

想到這裡,徐紫星的眼角微微泛起淚光,這時候的他已經數十天沒有與愛人和孩子團聚了,滿懷著思念與信念,他鄭重地寫下了一封給女兒的家書。

“親愛的寶貝,以前你總是問爸爸的制服上那些標誌和數字是什麼意思,現在爸爸自豪地告訴你,爸爸身上的制服代表的是沉甸甸的責任,疫情不退,我也不退,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爸爸會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絕不退縮!親愛的寶貝,爸爸祝你天天開心……”

泸溪战“疫”家书:“疫情不退,我也不退”

像這樣的情形,每天都在上演。

34歲的唐祖玲每天都在國省幹線、高速出口、鄉鎮卡點來回奔波,開展一線稽查;54歲的田峰早早侯在湘運汽車站的候車大廳、售票口、進站口噴灑消毒液進行例行消毒……

為了責任,為了使命,他們舍小家為大家,融小我於大我,護大局顯大愛,守護著32萬瀘溪人民的平安健康,忍受與至親短暫分離,只好手寫家書遙寄思情,而這一封封送往歸處的家書,寄出的不僅是深深思情,更是無私的擔當與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