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區:專業人才積極奮戰抗“疫”一線

安徽網滁州消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琅琊區抽組精幹專業力量到一線抗擊疫情,在黨組織號召下,勇擔重任見實效,發揮了人才的專業作用,構築了一道道堅不可摧的戰“疫”防線。

直面困難求作為

陶愛民,副主任醫師,中共黨員,南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

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祥和的春節。疫情的警報一次次拉響,面對危險嚴峻情況,陶愛民總是衝鋒在前。大年初一下午,他接連接到豐山街道、遵陽街道及社區打來電話要求協同排查確認武漢返回人員是否出現發熱等症狀,此時正值年假人手少,他毫不猶豫騎上電動車逐戶上門摸排,問情況、測體溫、做檢查,掌握第一手資料。儘管情況緊急,防護措施也只是一個普通的醫用口罩,但是他沒有退縮。他說“我是共產黨員、是醫生,摸清情況是我的責任”。他奔波於鼓樓花園、西園小區、南湖壹號、怡景園小區……1月30日,琅琊區確診1例病例後,轄區有密切接觸者需要隔離醫學觀察,陶愛民連夜找到該接觸者,發放居家隔離告知書、84消毒液、體溫表等物品,並進行健康宣教,提示居家隔離注意事項。

主動作為、保障得力。疫情發生突然,中心防護物資十分緊缺。“不能讓一線的戰友暴露在危險之中”,作為中心主任他把物資保障、對一線人員的防護作為重中之重。他主動與醫療器械公司對接,在第一時間獲得一家公司有口罩的信息後,顧不得自己年初一開始已連續工作56個小時沒休息,立即前往取回4000只醫用口罩;年初三夜裡又獲得一批從河南運來的防護服30件、護目鏡30只;之後他經多方努力獲得了酒精、84消毒液、防護服等保障物資,有力保障了一線工作的開展。他顧全大局,主動把爭取到的物資第一時間分發到中心所屬各個衛生服務站,及其他中心、街道社區,保障指揮部會議防護物資,為全區抗擊疫情貢獻了力量。

堅守崗位履職責

王家好,主治醫師,中共黨員,揚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

紮根崗位守一線。王家好同志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全身心投入,承擔著大量工作。他帶領全中心職工和分管的3個街道辦事處轄區13個衛生室、服務站醫務人員,一直為疫情防控工作忙碌著。從1月23日開始,他始終堅守在門診一線全科醫療崗位,冒著隨時可能被感染的風險24小時為患者服務。

工作到位盡職責。每天安排人員在城北汽車站、高速路口、醫院大門等關鍵部位,加班加點對從湖北、從武漢回來的人員進行排查,做好居家隔離工作。經常因安排指導工作、解決各種問題、隨訪排查疫情、統計上報情況誤了吃飯時間,得不到休息,卻無怨言。截至2月3日,共摸排湖北、武漢返鄉人員36名

模範帶頭為大局

毛永霞,全科主治醫師,中共黨員,琅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發揮作用做示範。毛永霞同志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白天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對轄區武漢返鄉人員展開地毯式摸排,晚上到高速路口做好過往車輛司乘人員體溫檢測等醫療保障工作,當其他工作人員都回家休息後,她帶著疲憊的身體直接返回到工作崗位又開始一天的工作。自1月27日以來,隨著疫情的發展,每天工作強度不斷增加,她忙起來隨便吃一點方便麵,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但沒有一句怨言,起到了黨員模範帶頭作用。截至2月3日,共摸排出93名返鄉人員。

不懼危險勇擔當。她每天督查各站點做好武漢返鄉人員的隨訪工作,及時掌握他們及家屬的身體狀況,親自聯繫返鄉人員做好心理疏導和安撫工作。1月31日,我區確認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有7名密切接觸人員需要進行醫學觀察,大家第一次覺得病毒離我們那麼近,每個人都害怕。她說:“怕是正常的,但醫務工作的這份職業使命感讓我們必須衝在前面”。她給這些密切接觸者每天打電話,詢問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狀況,同他們建立微信好友群安撫情緒,向他們介紹相關醫學知識,解答疑問,解決生活需求,給予心理疏導,消除恐慌。

顧全大局為大家。毛永霞同志的愛人在滁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工作,由於人手不足,她的愛人從精神科被抽調到傳染科。夫妻二人共同奮戰在抗疫一線,工作連軸轉兩三天才能見一次面,無暇顧及正在上高中的孩子,只能送給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他們儘管心理上覺得愧對孩子,但還是互相給對方打氣說:不能忘記作為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在這種關鍵時刻一定要用自己的責任守護大家的安全。

請纓參戰擔使命

郭繼玲,執業助理醫師,西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科科長。

主動請纓,積極參戰。郭繼玲同志一直關注疫情發展,她敏銳地意識到防疫事態的嚴峻形勢,立刻向中心領導表示,取消春節期間外出計劃,留守待命,隨時聽從統一調度安排。1月24日以來,她同社區人員一起對返鄉人員進行摸排登記一人不漏,做好武漢返鄉人員居家觀察隨訪與信息上報工作。

克服困難,貼心服務。穿起防護裝備就不能像往常一樣自由的轉動頭部,走路、說話、聽力等都受影響。她說:“為了患者和保護自己,我們必須堅持住。”在上門隨訪時詳盡講解相關知識、注意事項、居家觀察要求,科學解答疑惑,耐心疏導心理恐慌。建立微信群、QQ群,提供24小時服務,11名武漢返鄉人員對她交口稱讚。

科學應對穩防線

付家年,護師,清流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傳染病管理科工作人員。

堅守“疫”線,建好防控網。1月24日中午,付家年接到單位緊急通知後,心情再也不能平靜。各大媒體網站都在播放著疫情動態,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傳染病管理的工作人員,她立刻意識到事件的嚴重性!想著單位發熱門診的各種消殺準備還有不完善,想著轄區服務站的網格化管理還未成型……她心急如焚,以最快速度返回崗位。中心及下屬1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直接服務人口71550人,由於距離滁州南站、滁州北站、周邊各條高速出入口都比較近,排查工作尤為艱鉅。發揮網格化管理的優勢,她與街道辦事處精細劃分防控網絡,成立11個防控區域,實行地毯化摸排。每天與辦事處專幹人員對接上報各類篩查報表,指導各服務站重點監測隔離人員,做好隔離人員隨訪和生活管理工作,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實現群防群控、穩防穩控。

科學防治,穩住防線。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要求,做到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始終穩住疫情防線。1月28日晚7點,付家年獲悉:轄區陳某於1月22日由武漢返滁,在建設路父母家中居住出現發熱咳嗽症狀,到藥房買藥後返回自己家中居住,此人移交我們管理。聽到消息,她立刻警惕起來,第一時間核實疑似患者的各項信息,通過網格下發給陳某所隸屬的居委會及服務站,指導疑似患者防控知識、看病流程,並做好心理疏導、症狀監測工作。1月29日,患者病情有所加重,其愛人也出現發熱、咳嗽症狀,她立刻上報防控指揮中心,由市定點第二人民醫院120專車接收住院。1月31日,官方發佈陳某為琅琊區確診病例,其愛人未被感染。在此期間,她和網格管理人員加強密切接觸者管理、清理消殺患者居住樓道,為其他居民提供消殺用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防止造成恐慌。由於這一系列科學防治措施,確診病例無增加,密切接觸者情況穩定。截至2月3日,共排查武漢返鄉人員132人(確診1人、居家隔離131人),解除觀察隔離86人。

(張桂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