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校爆發“集體性騷擾”:女性是能隨意玩弄、取樂的對象嗎?


印度女校爆發“集體性騷擾”:女性是能隨意玩弄、取樂的對象嗎?

近日,在印度新德里Gargi女子大學,爆發了一起“集體性騷擾”案。其惡劣程度,駭人聽聞,是世界級負面新聞。

該校在舉行慶典時,千餘名男性,非法翻越女校圍牆,對學校裡的女學生、女教職工,進行性侵和性騷擾。而當地的保安、警察卻在看熱鬧

學生會成員義憤填膺:“男人們成群結隊站在那,如飢似渴盯著女學生看。他們推搡她們,撫摸、嘲笑她們。”


“男人們組成了一條人鏈,從一個地方掃蕩到另一個地方。他們追著女生,吹著口哨,強迫她們說出自己的姓名和社交賬號。而人群擁擠,女生們很難逃出這種圍攻。”

印度女校爆發“集體性騷擾”:女性是能隨意玩弄、取樂的對象嗎?

在印度首都的高等學府,發生這種事,當局還未拿出有力的措施,來糾察、懲治案件的元兇。作為一個女權主義者,我覺得很失望。

一大票男性,都認為,女性是可以隨意玩弄、取樂的對象,這個社會是萬分悲哀的。更何況,應該出來維護秩序、主持公道的印度警察,也成了默許的幫兇。他們僅僅是看著,覺得好玩。

有人說,這是印度民間反對女性受教育的集合行動。也有人說,參與者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是覺得欺負女生有趣,就一起參加了。

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場以打壓女性權益暴力事件

印度女校爆發“集體性騷擾”:女性是能隨意玩弄、取樂的對象嗎?

其實,女權主義沒那麼神秘,也不難理解。它有以下一系列主張:

01 作為女性,要有最基本的人身安全

在很多人眼裡,作為女性,夜晚不能單獨出街,更不能衣著暴露。不然,被性侵、甚至致死,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責任。

但這些人可能不知,現實中大部分性侵、暴力案件,都不是見色起意,而是蓄謀已久。犯罪分子在策劃一次犯罪時,就已經在選容易下手的目標。

懷安特-希伯特博士(wyand - hiebert)和布羅克曼女士(Ms. Brockman)曾舉辦了一場藝術展,叫“你當時穿什麼?”

印度女校爆發“集體性騷擾”:女性是能隨意玩弄、取樂的對象嗎?

“ACU軍隊的軍裝,我當時還帶著槍。”

大部分被侵害的女性,穿著都很日常:T恤、牛仔褲、洋裙、甚至軍裝。

這麼多女性的悲傷經歷,足以證明:當一位女性的基本人身安全,不被保障,那是因為有人覺得,女性可以被侵害。

女權主義不主張女性警醒自我,去各種避免慘劇的發生。因為這不是暴力事件發生的最根本原因。理性女權主義希望通過教育大眾、完善法律、加強執法力度,來保障女性的基本人身安全

02 公平、無騷擾的職場環境

前些天,維密被爆出驚天醜聞:百名模特聯名控訴某些高管性騷擾。曾有“天使”投訴過,但之後遭到高層報復,收到解聘、封殺的通知。


參與其中的,有看似友好的攝影師、看似慈祥的年老上司、看似嚴正公平的面試官。

很難想象,風靡世界的秀場背後,是這樣的職場環境。

印度女校爆發“集體性騷擾”:女性是能隨意玩弄、取樂的對象嗎?

其實,並不是有美色的地方就有“性騷擾”。很多平平無奇的辦公室環境,也有不同程度的性騷擾。

北京眾澤婦女法律諮詢服務中心,曾對北上廣深,發放了2000份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19.8%女性承認自己曾受過性騷擾,23.9%則表示,曾目睹或聽說同事遭受性騷擾。


據中國職場性別歧視調查顯示,大約每25個女性中就會有一名女性遭遇過強行性行為。

職業機會的平等,不僅包括公平的面試機會、就業機會、薪資報酬,也包括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

在職場上,針對女性的生育歧視、性騷擾等一系列問題,都會妨礙女性施展潛能,實現夢想。而這些問題,也希望世界範圍內,人們都多些良心,工作平臺多些監管,當局多些完備的法律條文。

03 不被偏見綁架的婚戀選擇。

在世人眼裡,適齡結婚,相夫教子,是政治正確的選擇。而沒在年輕時,遇到合適的愛人,會被認為是可悲的。彷彿不論這位女性多優秀,只要沒結婚生孩子,或者離婚了,就是“失敗”的。

但是,一個女人想要人生幸福,就必須追求生命的質量。

結婚生子,對有的人來說,能增加幸福感;對不婚主義、丁克族來說,卻是負擔。至於離婚,則是因為要離開一段糟糕的感情,過更有希望的生活。

任何選擇,都是為了更幸福而已啊。

印度女校爆發“集體性騷擾”:女性是能隨意玩弄、取樂的對象嗎?

說到底,“女權主義”就是希望每個女性,都有安全、公平、自由、幸福的人生

印度女校爆發“集體性騷擾”:女性是能隨意玩弄、取樂的對象嗎?

女權主義者的“身份自我認同”:我們到底是怎樣一種存在?

很多女性都支持以上主張,但不喜歡被人稱為“女權主義者”。為什麼?

首先,社會給女權主義者,貼了很多刻板標籤,女權主義者被一定程度上醜化。

一位女權領導者Roxane Gay,就在TED上傾訴過,她的困惑:“一種淺薄的理解是:女權主義者大都剪了短髮,體毛很多,易怒,憎恨男性,憎恨性。這種誤解,太可笑了。”

印度女校爆發“集體性騷擾”:女性是能隨意玩弄、取樂的對象嗎?

更深層次的誤解是,很多人覺得,女權主義者是“不按規則來”、“期待的太多”、“自我感覺太好”的女性。

這其實是一種汙名化。大多數女權主義者,是理性、懂道理、講規則的。

她們的外貌、生活習慣、對性和男人的態度,和她們本人的偏好、性格有關係。這和她們是不是女權主義者,沒什麼關係。

其次,很多人對女權主義者,有諸多不切實際的期待。很多優秀的女權主義者,怕達不到大眾觀念的預期,乾脆不認同自己的身份:“與其把我捧上神壇,又把我踢下來,不如別讓我站上去。”

碧昂斯以性感、健美聞名,她的勁歌辣舞,風靡世界。但同時,她也公開宣稱,自己是女權主義者。於是,她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她長期賣弄性感,取悅男性,這也叫女權主義者?”


艾瑪·沃特森回答了這個問題。她拍攝一組性感照片後,被批“虛偽”的女權主義者。她說,我支持男女平權,這和我性感與否、穿什麼沒關係。我在為平權運動做貢獻,就說明我是合格的女權主義者。

印度女校爆發“集體性騷擾”:女性是能隨意玩弄、取樂的對象嗎?

而很多女性,為了避免這種爭議和麻煩,不被偏見和過高的期待綁架,乾脆就不說自己是女權主義者了。其實,只要支持男女有平等的工作權力、經濟權力、法律權力,併為之付出努力,你就是優秀的女權主義者。

支持同工同酬的職業女性、勇敢捍衛自身權利的家庭主婦、反對性騷擾的性感女星、理性對待婚戀選擇的各齡女性……都是女權主義者。

女權主義者們,需要堅定的“身份自我認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