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產能逐步恢復 訂單加緊趕製


長沙:產能逐步恢復 訂單加緊趕製

三一重工等一批龍頭企業順利復工,帶動了眾多配套企業陸續復工。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志偉 攝

40小時內辦好1500萬元信貸資金! 生產線開足馬力,產量日漸攀升!工人加班加點趕製訂單!長沙工業企業陸續復工以來,企業負責人和員工的內心,似乎都鉚著一股勁:逐步恢復產能,趕製更多訂單,搶佔廣闊市場。

  記者15日走訪企業發現,不少企業迎來了復工後的好消息:融資難題逐步解決了,行業發展遇上好政策;企業產能逐步恢復,一批海內外訂單交付。

  40小時辦好1500萬元信貸資金

  “從1月27日復工以來,我們一直在開足馬力,加班加點,希望為當前抗擊新冠肺炎提供更多急需的醫療設備。”位於長沙高新區的湖南明康中錦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明康中錦)董事長戴徵對記者說。

  明康中錦是目前全國唯一可以同時生產高流量無創呼吸溼化治療儀和醫用無創呼吸機的高科技企業,無創通氣和經鼻高流量氧療兩種治療方法,已納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截至目前,公司已向全國疫情一線提供了1500多臺治療設備,其中絕大部分運往湖北。

  復工以來,在工信部和省工信廳及長沙高新區的支持下,企業正在計劃進一步擴大產能,以解抗疫一線燃眉之急。

  此時,明康中錦要擴產增線,資金投入卻遇到了瓶頸,好在背後有園區支持。

  記者瞭解到,為解決企業擴產面臨的融資困境,長沙銀行科技支行通過與長沙高新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先導擔保開通綠色服務通道,快速入駐明康中錦進行現場辦公,溝通設計服務方案,以不到40小時的高效率將第一批1500萬元信貸資金落實到位,保證了企業擴產所需資金。

  生產線開足馬力,日產無紡布16噸

  在位於瀏陽高新區內的湖南盛士新材料有限公司車間內,記者看到,兩條生產線已經開足馬力進行生產。

  盛士新材料是一家制作無紡布的企業,此前產品主要用於製作紙尿褲。疫情發生後,立即轉產生產用於口罩和防護服的無紡布。

  “30多名員工已經全部到崗,生產線滿負荷運行!”盛士新材料負責人郭大龍介紹,目前,兩條生產線每天可生產無紡布16噸。

  園區其他生物醫藥企業的產能也在逐步釋放。

  位於瀏陽經開區的湖南歐亞藥業有限公司貸款1000萬元,投入兩條生產線生產75%酒精消毒液,生產能力已達30噸/天。

  湖南泓瑞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向職能部門申請備案生產預防2號方劑並獲批,如今每天可生產3000包,產值4.2萬元/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